HOME> 生產> 哺乳> 【哺乳三階段QA】初乳怎麼擠?吃到退奶食物怎麼辦?產後黃金哺乳期該掌握的10個母乳哺餵事項

【哺乳三階段QA】初乳怎麼擠?吃到退奶食物怎麼辦?產後黃金哺乳期該掌握的10個母乳哺餵事項

生下寶寶後,媽媽即刻踏入母乳哺餵之旅,此一時期,掌握正確的哺餵技巧與相關注意事項,成功哺乳並非難事。

文章目錄

產檯親子肌膚接觸
(產後即刻親子肌膚接觸,可以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圖/shutterstock)

Q1:產檯親子肌膚接觸的方式與好處?

  孕學林產後護理之家駐館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梅筱筠表示,產檯親子肌膚接觸是指寶寶出生後,由醫護人員將寶寶皮膚擦乾,讓寶寶直接躺於媽媽胸前約1小時以上,此時若寶寶出現蹬踏、抓握反射,並有想吃奶的表現,例如:吸吮、伸舌頭與尋乳反射時,醫護人員會協助寶寶含乳、吸吮媽媽乳房。

  讓媽媽與寶寶進行產檯親子肌膚接觸,除了讓寶寶接觸媽媽身上的細菌,開始建立免疫力,也因為寶寶初離開子宮的溫暖環境,會感到害怕,待在媽媽懷裡更有安全感,寶寶不僅不易哭鬧,其心跳、呼吸等生命徵象也會更加穩定。而於產檯上親餵,初乳中含豐富抗體,也有益於寶寶體內免疫系統之建立。

Q2:何謂初乳?初乳怎麼擠?

  梅筱筠泌乳顧問表示,媽媽在胎盤娩出後,首次擠出的乳汁稱之為「初乳」,由於娩出胎盤後,子宮會產生傷口,使媽媽產生抗體,並反饋於母乳中,因此,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與營養。建議媽媽產後約48小時內,於精神、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先進行手擠乳,趁尚未出現「生理性漲奶」且乳房仍柔軟時,就進行按摩與擠乳,每小時將乳暈擠至柔軟狀態即可,避免「生理性漲奶」時,感到疼痛而難以將乳汁移出。

手擠乳重點

1.過程中不應產生疼痛感。

2.避免用力推擠乳房,許多媽媽會認為,乳房有硬塊,想推開、推散,但過度用力揉推會使乳房受傷,必須溫柔以待。

手擠乳技巧

1.雙手洗淨後,將大拇指與食指放置於距離乳根兩個指頭位置,在乳暈360度任一方向擠乳時,大拇指、食指與乳頭呈一直線。

2.大拇指與食指輕且快速按壓乳房,進行按摩約1~3分鐘,直到看見一滴滴黏稠的初乳冒出。

3.待乳汁分泌量稍多時,放緩按壓速度,按1~3秒後再將手指頭放開,並持續進行此一動作,將乳汁擠出,並以空針抽吸收集。

4.一邊乳房進行擠乳約15分鐘,兩邊總共不超過30分鐘。

5.脹奶時,以手擠乳方式進行,確定至少乳暈周圍呈現柔軟狀況,即可休息。

Q3:乳房腫脹的原因與處理方式?

  媽媽將胎盤娩出後,體內黃體素急速下降,泌乳激素急速上升,會刺激乳腺分泌乳汁,當泌乳激素持續升高,乳汁分泌速度大於擠乳速度時,乳房中充盈奶水造成乳房腫脹,建議媽媽根據寶寶需求來哺餵,每一次最少哺餵或擠出乳汁至乳頭乳暈柔軟狀態。

  若寶寶奶量需求大,則可哺餵或移出乳汁至乳房半軟狀態,這時,通常乳房較後端仍呈現腫脹,但媽媽不必過於擔心,約一週後,身體就能漸漸掌握寶寶所需的奶量,達到供需平衡,腫脹情形就會改善。

  除了頻繁移出乳汁,媽媽出現生理性漲奶時,還可用高麗菜葉、冷水等兩種冷敷方式來舒緩腫脹感:

高麗菜冷敷

  必須將高麗菜洗乾淨、擦乾,並避開乳頭、乳暈,直接將高麗菜葉敷於乳房上,當高麗菜變軟就必須更換。

冷水冷敷

  使用一般冷敷袋或手套,加入冷水製作成水球,同樣避開乳頭、乳暈,放置於乳房上,幫助緩解脹痛感。

哺乳|哺乳技巧|寶寶含乳
(媽媽可以乳頭輕觸寶寶鼻子與人中,當寶寶聞到味道後就會抬頭含乳。圖/shutterstock)

Q4:如何觀察寶寶肚子餓的訊號?

  梅筱筠泌乳顧問指出,寶寶清醒時,媽媽就能進行哺餵,由於寶寶胃容量小且無彈性,需頻繁進食,一天通常哺餵8~12次以上(約2小時哺餵一次)。另外,也能觀察寶寶是否出現肚子餓的訊號,如:伸舌頭、舔嘴唇、小手伸向嘴巴,想找東西往嘴巴放的動作或轉頭,這些舉動大約會持續10~15分鐘且動作越來越大,媽媽看見寶寶出現上述動作時進行哺餵,寶寶的吸吮較為溫和,若寶寶大哭,表示過於飢餓、急著喝奶,此時的哺餵容易讓寶寶咬傷乳房,建議媽媽掌握其飢餓訊號進行哺餵較佳。

Q5:寶寶是否正確含乳?

  梅筱筠泌乳顧問指出,寶寶未含乳之前,讓寶寶的鼻頭對準媽媽乳頭,媽媽可以乳頭輕觸寶寶鼻子與人中,當寶寶聞到味道後會抬頭含乳,這時,寶寶的下巴緊貼乳房,並出現大口吞嚥的動作,同時,媽媽不會感到疼痛,且乳房變軟,即表示寶寶有正確含乳。她提醒,寶寶尚未含乳前,請勿直接將乳頭塞入寶寶口中,因為寶寶會本能地仰頭吸吮,將乳頭塞入寶寶口中,寶寶抬頭時容易又找不到乳頭,進而拉扯乳頭,將產生疼痛感。

Q6:乳頭破皮,該如何照護?

  梅筱筠泌乳顧問表示,哺乳過程造成乳頭破皮受傷,大多是因寶寶含乳不正確,因此,首要改正哺餵姿勢,使寶寶能正確含乳,避免日後乳頭反覆受傷。

  當乳頭破皮時,建議仍想親餵的媽媽,以正確含乳姿勢持續親餵,只要能正確親餵,即便在受傷的狀態下,僅會於寶寶含乳第一口時,產生疼痛感,哺餵過程中並不會疼痛,或是疼痛漸漸降低;若媽媽想改為將奶水擠出瓶餵,可改以手擠乳或使用電動擠奶器,將乳汁擠出,停止親餵約2~3天左右,乳頭受傷的狀態就會慢慢復原。

  另外,由於初乳中富含許多抗體,媽媽也能將乳汁擠出塗抹於乳頭乳暈上,接著抹上滋潤油保護傷口、幫助乳頭修復,同時避免穿著內衣,直接套上外衣即可。

哺乳|親餵|排泄量
(親餵的媽媽可以藉由寶寶的排泄量來了解寶寶是否有喝飽。圖/shutterstock)

Q7: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喝飽?

  由於親餵難以明確知道寶寶的喝奶量,媽媽要如何確保寶寶有喝飽,有賴哺餵當下以及排泄量的觀察。梅筱筠泌乳顧問表示,寶寶喝飽時,其手腳、肌肉會放鬆,媽媽的乳房也會有輕鬆感,而原先寶寶肚子餓時,出現的尋乳反應則會消失,同時出現挺舌反應,以舌頭將乳頭不斷往外頂,或直接睡著。

  至於寶寶的排泄量,可分為尿液與糞便來觀察。尿液部分,計算其尿布更換的片數,寶寶出生後第一天,正常排泄量為一片50公克尿液、第二天為兩片、第三天三片……以此類推,至第六天以及第六天以上為六片;糞便一天正常需排出三次,每次約50元硬幣大小,若發現寶寶排泄量低於此一建議量,則需再增加哺餵量。

Q8:確診新冠肺炎仍希望進行哺乳,可以怎麼做?

  新冠病毒係經由飛沫傳播,目前台灣醫療院所針對生產後的感控措施,會將確診媽媽與寶寶分開,但由於母乳中並不會存在病毒,媽媽仍可以手擠乳方式,擠出乳汁,維持泌乳。建議擠乳前,戴上口罩並確保雙手、奶瓶已清潔乾淨再進行,可將擠出的母乳放入奶瓶或儲奶袋中提供給寶寶。

  蔡明郁泌乳顧問強調,不論是確診或是已經打過3劑疫苗的媽媽,體內都有很多能夠保護寶寶的抗體,透過母乳哺餵提供給寶寶,就能幫助寶寶達到預防新冠重症的風險,特別是不滿6個月大的寶寶,目前暫時無疫苗可施打提供保護,此時,哺餵母乳就是給寶寶最佳的防衛武器。

推薦閱讀:媽媽染新冠仍獨力育兒、持續哺乳,2歲兒7天後確診!奇蹟發生了,孩子短短10天從Ct值15到採陰

哺乳|發奶食物|發奶飲品|提升奶量
(乳汁成分有90%以上為水,哺乳媽媽飲食上液體攝取量必須充足。圖/shutterstock)

Q9:飲食上,如何攝取才能幫助發奶?

  陳怡錞營養師指出,產後哺乳媽媽在飲食上,可多留意以下3點來幫助哺乳更加順利:

水分攝取

  由於乳汁的成分中,有90%以上為水,液體攝取量必須充足,建議一天至少補充3,000c.c.(包含水與各類湯品),泌乳量更多者,則需再攝取更多液體。

營養素補充

  乳汁成分中,還包含蛋白質、脂肪,此兩大營養素也需攝取充足。

熱量充足

  乳汁製造過程中會消耗熱量,若媽媽產後急著瘦身,一天熱量攝取不足1,500大卡,會嚴重影響泌乳量,須攝取足夠熱量。

Q10:發奶食物V.S退奶食物,不小心吃到退奶食物,怎麼辦?

  陳怡錞營養師表示,促進發奶的食物通常為蛋豆魚肉奶類,且同時具備上述提及水分、蛋白質與脂肪,以及熱量等3要素,如:花生豬腳湯、魚湯、雞湯等;吃素食的哺乳媽媽可以黃豆(蛋白質)搭配花生(脂肪)燉煮湯品來食用。另外,黑豆茶、芝麻牛奶、芝麻奶酪等甜品也是不錯選擇;容易導致退奶的食物,主要以寒性食物為主,寒性食物會使血液循環變差,導致乳汁製造量減少,例如:冰品;西瓜、綠豆、薏仁,火龍果等,另外,大麥芽與人蔘,則是食用後會明顯退奶的食物。

  由於寒性食物種類多,日常中時常不小心就會攝取到這一類食物,如:空心菜、花椰菜等,哺乳媽媽若偶爾攝取到少量這類食物不必過於緊張,只要再多補充發奶食物即可。

  陳怡錞營養師提醒,哺乳媽媽飲食上的補充固然重要,但頻繁移出奶水才是影響泌乳量的關鍵,若不斷攝取發奶食物,擠奶頻率少,會造成塞奶,排空乳汁是不可少的步驟!

延伸閱讀
【哺乳三階段QA】想順利哺乳,產前要做哪些準備?專家解答常見6大疑問,助產後哺乳成功
【哺乳三階段QA】哺乳媽媽回職場後,遇哺乳瓶頸別慌!泌乳顧問提供解方,讓你的哺乳之路更長久
哺乳也需要神助攻!哺乳媽媽必備4大幫手,讓妳更輕鬆、自在哺餵


IBCLC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梅筱筠 

【經歷】

孕學林產後護理之家駐館泌乳顧問
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照服員
華人泌乳顧問協會指導員
毛醫師哺乳諮詢團隊泌乳顧問
青年診所哺乳諮詢中心泌乳顧問
IAIM嬰兒按摩講師 

【證照】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照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L-1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