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深夜me time> 擁抱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自己:重塑家庭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擁抱被原生家庭傷害的自己:重塑家庭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玩過捉迷藏的孩子都知道,躲在黑暗裡,是為了不被找到;同樣地,也是為了被找到。生命裡受的傷痛也是一樣,躲在傷痛裡,是為了不被看見;同樣地,也是為了被看見。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急著把受傷的自己藏起來,只顧著在別人面前展現光鮮亮麗的一面,而他們這麼做的原因,無非是不想再受到旁人給予的二度傷害。其實,這個世界上有好多因為童年傷害而把自己藏起來的成年人,他們會在深夜裡獨自舔著傷口,不為人知。然而,這些成年人也像我一樣,在暗地裡渴望自己的傷痛被看見、被讀懂、被諒解,以及被接納。

推薦閱讀:小蠻心疼兒受傷卻不自覺複製原生家庭創傷!驚覺:「育兒就是在照鏡子。」

原生家庭|代際傷害|家庭關係
(未消化的傷痛將對後代造成傷害。圖/shutterstock)

未消化的傷痛將對後代造成傷害

  你知道嗎?有些傷痛,你要是沒有消化好,下一個被影響的人就是你的下一代。在家庭裡,父母除了對我們付出關愛之外,也會在高度生活壓力之下,對我們輸出不同程度的傷害。有些傷害是父母傳給我們的;有些則是祖父母傳給父母,再傳給我們的。譬如:有關家暴事件,當初被爸爸打的男孩,長大了之後,成為打兒子的爸爸;又譬如:當初不停照顧媽媽的負面情緒的女兒,長大了之後,成為不停散發負面情緒給她女兒的母親。

  這些一代傳一代,不斷重疊又重複的傷害面貌,就叫做「代際傷害(Transgenerational Pain)」。

  不過,我們不能夠輕易斷定凡是經歷代際傷害的孩子,就一定會有「代際創傷(Transgenerational Trauma)」。一個人是否有「創傷(Trauma)」,是需要透過專業人士為其做出整體的身心評估,就像一般人不能隨意說他人患有憂鬱症是同樣的道理。這都是需要透過專業人士對當事人的各種狀態進行評估,才能給予診斷。

推薦閱讀:《華燈初上》蘇慶儀的扭曲,來自原生家庭沒教她「愛是什麼」

原生家庭|代際傷害|家庭關係
(家庭重塑,是為了重新療癒自己。圖/shutterstock)

家庭重塑.是為了重新療癒自己

  在馬來西亞,我是一名臨終關懷推動者,也是提供「哀傷撫慰(Grief Support)」的心理輔導員。曾見過不少成年案主因童年時經歷過一些代際傷害,長大後卻不曉得如何安頓身心,而導致各個生活層面都頻頻出事。

  除了提供一對一的對談之外,團體工作的「家庭雕塑(Family Sculpting)」也是我常使用的技巧之一。「家庭重塑(Family Reconstruction)」是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眾多的助人工具之一。我常在我的工作坊裡,邀請案主雕塑自己的原生家庭,並邀請其他學員扮演案主的模擬家屬。透過模擬雕塑及演練,我時而邀請案主再次經歷過去曾發生的家庭經驗,也時而邀請案主站在外圍的角度,看清過去的自己曾在家裡所遭遇的種種。

  這無非是想讓案主有機會再次「看清楚」多年前的代際傷害,是如何影響著童年的他、青年的他,甚至是成年的他。

  另外,我觀察到大部分的案主都是把過去的傷害掃進地毯下,以為事情過了,就算了。但其實有不少的傷害會藏在各個案主的心靈深處,只是在等待被人看見或被人讀懂。

  不管我們承認與否,過去已成過去。然而,現在的我們可以改變的是,如何看待過去的自己、過去的父母,以及過去的傷害。家庭重塑並不是企圖要改變父母,也不是要重塑我們的原生家庭,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如何從代際傷害裡,再一次看見自己、療癒自己、重塑自己──而這也是家庭重塑最重要的精髓。

自我療癒前.請先善待受過傷的自己

  在《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這本書裡,我準備了二十餘篇文章與你分享,裡面的主人翁,包括我自己,勇敢地揭露屬於自己最真實且最殘酷的傷痛。我陪著他們,也陪著自己,一點一滴地把破碎的靈魂拼湊起來。每篇真實故事裡所發生的過程,都曾經感動了我,所以我決定將其化為文字。

  這本書,你可以當成一本簡單的故事書來閱讀,純粹讀著別人的故事。你也可以讀得很深,透過別人的故事,試著去讀懂你自己的內心。要是你能因為閱讀這本書,而連結到那個把傷痛藏起來的自己,我恭喜你,你終於找到躲在角落獨自傷痛的自己了,我祝福你。要是你覺得這本書過於沉重,讓你喘不過氣,請你稍微把書蓋起來,給自己喝一杯溫水,暫時休息一下。這樣做,你就是正在善待那個曾受過傷痛的自己了。

  讓我們好好的陪一陪受傷的自己,走一趟生命探索之旅。要是生命把挑戰交給你,請你面對它;要是生命把痛苦塞給你,請你轉化它。我相信,只要有愈來愈多成年人願意堅持行走在自我療癒的道路上,就會有愈來愈多孩子們能在痛苦中被釋放。

  祝願這世界有更多的大人不再隱藏自己,而是坦露自己;有更多的大人不再傷害自己,而是成長自己;有更多的大人不再傷害彼此,而是互予恩惠。要是我們願意這麼做,就能開始自我療癒了。

原生家庭|代際傷害|家庭關係
(自我療癒前,請先善待受過傷的自己。圖/shutterstock)

謝謝你沒有放棄當年的受傷自己

  每當被爸爸遺棄的男孩或女孩出現在我的輔導室,我都異常心疼,因為我也有過類似的經歷。雖然故事並不完全一樣,但內心受傷的面貌很相似,因此我特別能理解,也特別能體會。

  每每陪伴這些男孩或女孩一步一步地長大成人,看似我的功能很重大,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這些孩子陪著我,讓我一次又一次地面對自己內心那個受傷的男孩。我必須承認,有時候是我引領他們長大;但有時候卻是他們的無懼及冒險,帶著我和他們一同長大。

  我也很想在這邊大聲地對過去的馮以量說聲:「以量,謝謝你!」謝謝當年的自己,即便生命不順遂,即便幾度很想放棄自己的生命,到最後還是撐過去了。我為過去沒有放棄自己的自己,感到無比驕傲。畢竟,任何人都有權利放棄我們,但我們別放棄自己。

原生家庭|代際傷害|家庭關係
書名/《你背負了誰的傷──從家庭的原生三角關係,療癒代際傷害》
作者/馮以量
出版社/寶瓶文化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賈靜雯的人生體悟:「光懂愛人不夠,還要懂得如何被愛」
孩子為父母上的一堂課:「改變」就從觀看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開始!
《華燈初上》第三季爆哭點在子維!未說完的冷笑話藏洋蔥,天使子維是如何養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