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肩膀痠、偏頭痛⋯竟是因「拇趾外翻」造成?醫教「1招」自我檢測

肩膀痠、偏頭痛⋯竟是因「拇趾外翻」造成?醫教「1招」自我檢測

30多歲的小慧從小就有拇趾外翻的問題,因工作所需,得長時間穿高跟鞋,使症狀加劇,經常舉步維艱,令她相當困擾。另有一名50多歲男子,10年來每個月至少跑一次全馬,但最近一走路就痛到不良於行,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他的腳板特別寬,又愛穿狹長型運動鞋,腳在長期擠壓下,造成拇趾外翻惹禍。

文章目錄

拇趾外翻│肩膀痠│偏頭痛

  30多歲的小慧從小就有拇趾外翻的問題,因工作所需,得長時間穿高跟鞋,使症狀加劇,經常舉步維艱,令她相當困擾。另有一名50多歲男子,10年來每個月至少跑一次全馬,但最近一走路就痛到不良於行,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他的腳板特別寬,又愛穿狹長型運動鞋,腳在長期擠壓下,造成拇趾外翻惹禍。

為什麼會拇趾外翻?

  郭綜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振琨表示,「拇趾」為足部大拇趾,「外翻」是拇趾呈現異常的起角,並歪向第2趾。拇趾外翻的定義,是指外觀上大腳趾往第2腳趾的方向偏移超過15度,使大腳趾重疊到第2腳趾,造成第2腳趾異位。

  他也指出,造成拇趾外翻的原因,多與家族基因遺傳有關,但也會因長期摩擦而產生發炎、位移。主要有以下5種成因:

1.性別:女性患上拇趾外翻較男性高15倍。

2.家族史:58~88% 的患者有拇趾外翻家族史。

3.鞋子不合腳:長時間穿高跟鞋、楦頭太小的鞋子。

4.扁平足:因內側足弓缺乏支撐,導致拇指下方無法支撐體重而外翻。

5.發炎疾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神經肌肉病變者。

拇趾外翻常見症狀

  陳振琨說明,拇趾外翻患者有一明顯徵兆,通常在穿鞋時會感到摩擦不舒服,赤足時也會發現大腳趾根部的骨頭突出,且紅腫發痛。常見併發症狀如下:

疼痛、腳掌不穩定

可能造成全身骨骼和關節歪斜

出現O型腿

膝蓋痛

肩膀痠痛

腰痛

偏頭痛

自律神經失調

拇指外翻│消炎止痛│跟鞋│五指襪│拇趾分隔墊(拇指外翻怎麼辦/UHO提供)

拇趾外翻如何治療?

保守治療

  陳振琨表示,初期治療拇趾外翻可使用消炎止痛藥,並建議改善穿鞋習慣,尤其女性盡量不要穿高度超過1吋的鞋子,楦頭寬度要能讓腳趾舒服活動等。另外,也可使用足部輔具,如五指分開襪、大拇指分隔墊等,減少大腳趾內側摩擦,減緩足部承重不均的壓力。

  但當接受保守治療一段時間,拇趾外翻的症狀仍遲遲無法緩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或拇指外翻超過40度時,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

  拇趾外翻矯正手術相當多元,超過200種以上,主要以「軟組織修補」和「切骨矯正」為主,前者是將拇指外翻緊繃的韌帶放鬆、內側鬆弛的韌帶拉緊;後者是將內翻的大腳趾矯正到理想角度,併搭配適合的內固定器。

  近來亦有專為拇趾外翻手術而研發的矯正微創骨板植入物,具備減少軟組織破壞、客製化矯正、手術時間短、穩定性高、無異物感等多重優點,可供患者做選擇,術後3個月,即可經由X光追蹤復原狀況,骨頭癒合即可開始運動,如游泳、腳踏車、跑跳等。

拇趾外翻預防方法?

  因拇指外翻會隨時間角度變大,且嚴重的拇指外翻無法自行恢復,但陳振琨也建議,日常習慣中有一些預防方法:

改掉不良的穿鞋習慣,如太高或楦頭太小的鞋子,避免長時間久站或走動

需多活動腳趾、矯正扁平足,以預防勝於治療

長期穿鞋墊或五指襪保護足部健康

維持適當體重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女性足部問題發生率遠高於男性
腰痛、肩痛、膝蓋痛...全身都在痛,原來是「骨盆不正」!日本治療師獨創「6套自癒操」在家就可自我復健
恐怖足底筋膜炎!高跟鞋可能令人寸步難行

 

👌本文由【優活健康網】授權 
 文/肩膀痠、偏頭痛⋯竟是因「拇趾外翻」造成?醫教「1招」自我檢測
 更多文章請見 優活健康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uho優活健康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