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心姬專欄】中秋連假,小孩玩到不肯回家怎麼辦?3步驟開心出門、開心回家!
有時,小孩玩興正濃,要說服他們回家簡直難如登天!其實,利用腳本的概念,讓孩子形成「出門玩,時間到,就回家」的腳本,也能出門容易、回家不難!
腳本(scrpits)是指將一連串重複的經驗或事件,重新建構成新的記憶一再重覆這些行為,能幫孩子組織這一連串的行為,且經驗愈多,除了能讓腳本細節愈精緻,孩子也會愈熟悉腳本中的行為順序,並有助於維持事件間的順序與因果關係,自然而然地建立好規矩。
(孩子賴皮不肯回家怎麼辦?圖/Shutterstock)
用「腳本」建立規矩3步驟
利用「腳本」建立規矩的實施方式有3步驟,提供給各位父母做參考。
步驟1.事先約定
在開始玩之前,便會跟小孩事先約定:玩多長時間、何時離開。腳本可依大人小孩的需求,協定出不同的細節與行為順序,例如:先做完正事再去公園玩,還是先玩再去辦正事,若是先玩的話,可討論先玩多少時間。
另外,必要時也可提前跟孩子說明遊樂設施的規則,若違反遊戲規則的結果就是乖乖接受懲罰。
推薦閱讀:親子教養大不易! 教孩子前,爸媽也要先學習控制自我情商力
步驟2.預告倒數
我通常會預告倒數三次:十分鐘、五分鐘、三分鐘,且三分鐘時會順便開始收東西,讓小孩知道該回家了。為什麼要三次?原因是讓孩子有足夠時間做好要結束離開的心理準備。通常胖比會趕快把握剩餘的時間,去玩想再多玩幾次的設施。玩夠了、開心了,就會心甘情願地回家。
當然,不是每次都會奏效,小孩偶爾還是會盧。這時候我就會用兩種方式:「條件交換」、「轉移注意力」。如果小孩沒辦法說到做到,就會提出代價,例如連續三天不能來公園,讓小孩自己決定要繼續玩、還是連續三天不能來公園;同時合併「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提醒回家後能做些小孩喜歡的事,通常孩子都會乖乖聽話。
步驟3.協商延長
有時候,「協商妥協」也不是件壞事。一方面讓孩子知道媽媽也是「通人情」的,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如何與他人交涉與妥協,最後,能讓孩子覺得他有時間多玩已經佔到便宜,心滿意足而願意退讓。
根據經驗,協商最好是在十分鐘或五分鐘時,絕對不要放在最後一次三分鐘提醒時才做,才能讓孩子有較長的時間做好心理準備。同時,也要把規則訂定清楚,免得一延再延,那就失去延長與規定的意義。
(雖然是溫和、堅定,但也要有方法說服小孩。圖/Shutterstock)
建立腳本需要時間,也需要多練習幾次,小孩慢慢就會學到腳本的行為順序。腳本建立好,就能形成規矩。
另外,對身為媽媽的我來說,建立腳本時的溝通討論,也是練習開明權威的教養方式(authoritative parenting style),因為自由不是毫無限制,而是在設定適當範圍或限制(例如安全、不影響他人等)之內。即使是大人也不全然都是對的,透過協商妥協、達成共識、學習配合、調整行為,對父母和孩子來說,都是很重要的練習與學習!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孩子的性格來自父母教養風格!給爸媽的10個教養守則建議
.完全解決父母最關心的5個教養問題
.于美人的6條教養守則:小孩用餐完一定要說這句話、小孩房最好只擺一張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