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觀看的親⼦運動⼼法!麥麥童樂會 ╳ 運動 KOL ⿊⾯蔡媽媽:運動,是需要互相陪伴的
然⽽在 YouTuber 的光環背後,她也是個家有⼆寶的全職媽媽,除了⽤⼼陪伴女兒成長,還得兼顧影⾳⼯作。台灣⿆當勞近年來以粉絲專⾴「⿆當勞【⿆⿆童樂會】」傳遞實⽤的教養經驗,及親⼦間的豐富相處,這次⾛入⿊⾯蔡媽媽和兩個女兒的運動⽇常——熱愛運動的媽媽和不太喜歡運動的女兒,如何讓運動成為彼此的語⾔?當爸媽想要帶著孩⼦⼀起居家運動時,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三事呢?
運動,讓我們陪伴彼此久⼀點
⼗年前的⿊⾯蔡媽媽,根本沒有想過⾃⼰會⽤運動和孩⼦交朋友。當時她還是電視台的記者,在⾼壓的職場中傷痕累累,最後決定為了備孕⽽離開記者崗位。⽣下⼤女兒 Emma 後,她始終為感冒咳嗽所苦,直到後來健康檢查才發現肺部纖維化,醫⽣嚴肅地對她說:「如果妳想活久⼀點,妳就要運動。」
從此,最討厭運動的她開始踏進健身房,還把孩⼦帶在身邊⼀起運動。每當雙⼿再也舉不起來的時候,在⼀旁的女兒就對她喊「媽媽加油」,頓時就又有了⼒氣。「那時候就會覺得,好像有⼩孩的陪伴,運動的⽬的不單純是為了健康,反⽽是為了陪伴⼩孩更久。」
到現在,兩個女兒會在她的呼喚之下,陪在她身邊⼀起仰臥起坐、開合跳和弓箭步。從前她做運動,是為了能陪孩⼦更久⼀點,現在母女三⼈做運動,卻成了她們之間最緊密的陪伴。
雖然有個熱愛運動的運動 YouTuber 媽媽,但兩個孩⼦對於運動的態度卻稍有不同。⼩女兒還在媽媽肚⼦裡的時候,就跟著媽媽⼀起做運動當胎教,成長過程中幾乎對各種運動來者不拒;⽽在懷⼤女兒的時候,媽媽還沒培養出健身的習慣,⼤女兒有時依然會流露出對運動的抗拒。
為了讓兩個女兒都能開⼼動起來,⿊⾯蔡媽媽將幾年下來的努⼒整理出兩點⼼法——
1. 把運動變遊戲
⾛進⿊⾯蔡媽媽的家中,在她的巧⼿擺設下,空曠的客廳瞬間成了她和女兒的運動場兼遊樂場:瑜珈墊、瑜珈球和滾輪分別排列成獨⽊橋、跑道和障礙物,⽽⿊⾯蔡媽媽就帶著⼩女兒 Amber ⼀起過關斬將,⼀下跳躍、⼀下深蹲,既是玩樂,也是運動。
這次⿆當勞來訪,⿊⾯蔡媽媽更是善⽤⼿邊的 Happy Meal ⿆⿆盒,搖身⼀變成了運動闖關遊戲的抽籤籤筒,幾⽀寫著各種健身動作的籤放在⿆⿆盒裡,抽中了就得⽤指定動作通過這⽚家庭遊樂場︔抽完籤後,⿆⿆盒又搖身⼀變成為運動器材,只⾒ Amber 雙⼿⾼舉盒⼦,不只可以鍛鍊⼿部肌⾁,還能同時練習平衡感。
「運動對我們來講不困難,困難的是找到⼩朋友願意⼀起加入的動機。」
如同⿊⾯蔡媽媽將 Happy Meal ⿆⿆盒設計成與孩⼦同樂的百寶盒,吸引他們⼀起加入玩樂,遊戲不只讓孩⼦可以快樂地沉浸其中,也可以讓爸媽脫下包袱,⽤最舒服⾃在的⽅式和孩⼦互動,⼀家⼈才能夠在運動過程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2. 花⼼⼒養成習慣
⿊⾯蔡媽媽⾃⼰從⼩就是成長在沒有運動習慣的家庭,因此她⼗分清楚,許多時候孩⼦對運動的抗拒,其實是因為缺乏習慣的關係。「像我⼩時候這麼討厭運動,是因為我們家沒有⼈在做運動。」當沒有⼈⼀起運動的時候,⾃⼰⼀個⼈往往容易懶惰懈怠,習慣便難以養成,但當身旁有⼈互相提醒陪伴,慢慢就能習慣成⾃然。「運動確實很⾟苦很孤獨,可是有⼈陪伴的時候會不⼀樣,妳就可以⾛下去。」
是家⼈,也是平等的朋友與夥伴
身為運動 YouTuber,⿊⾯蔡媽媽在家裡的身份不只是孩⼦的媽媽,有時更是她們的⼯作夥伴。許多時候,兩個女兒會在她的影⽚中現身,不只⼀起運動,⼤多還會有⾃⼰的台詞和劇情,不免讓⼈好奇,要如何讓⼩⼩孩乖乖配合呢?
對此⿊⾯蔡媽媽回顧,每每進入⼯作狀態後,她會意識到彼此之間是⼯作夥伴的平等狀態,於是收起上對下的家長角⾊,沒有命令,只有溝通,對於孩⼦提出的意⾒想法,她也像看待⼤⼈⼀樣仔細傾聽回應。
她從來不避諱讓女兒了解⾃⼰的⼯作性質,也⼤⽅讓她們參與⾃⼰的⽇常⼯作,有時在拍影⽚之前,兩個女兒會問她:「媽媽妳這次有寫我嗎?我有台詞嗎?」⿊⾯蔡媽媽會開放她們⾃⼰發想提議;⽽有時姊妹倆相互爭取演出機會,媽媽也公平地聽取意⾒,分別拍攝姊妹兩個版本。雖然最終版本只能有⼀個,但至少⼤家都有公平爭取的機會。
對⿊⾯蔡媽媽來說,帶著女兒⼀起⼯作,反⽽是凝聚家庭的⽅式之⼀。每⼀年她會規劃全家⼈的旅遊,名稱不是「家庭旅遊」,⽽是「員⼯旅遊」,為的是犒賞⼀年間同樣努⼒付出的兩個孩⼦。
她對女兒說,「妳們會在這邊,都是因為去年很認真⼯作喔!所以我們今年要繼續努⼒!」不知不覺,她們已經不只是家⼈,⽽是朝著同⼀個⽬標前進的 team。
汗⽔和⿆當勞,都是努⼒過後的勳章
這回收到⿆當勞【⿆⿆童樂會】的邀約,⿊⾯蔡媽媽仔細清點了⼀下⽣活中的⿆當勞記憶,幾乎都充滿快樂和滿⾜。有時對⼀家⼈來說,⿆當勞是⽇常⽣活中的點綴——⿊⾯蔡媽媽回憶,不久前她們⼀家⼈到北投維修⾞⼦,⼤⽼遠的路途如何製造歡樂?答案就是⿆當勞。
那天早上,全家⼈在等待⾞⼦維修的空檔,久違地坐在店⾯,度過⼀個悠閒的⿆當勞式早上。那樣的親⼦時刻,是⽣活中最值得被牢牢記得的⽇常瞬間。
但更多時候,⿆當勞是努⼒過後結成的果實,象徵孩⼦「終於過關」的各種⾥程碑:參加比賽、學校活動,甚至是跳繩達到 200 下,都是全家⼈⼀起吃⿆當勞的好理由。不是以此作為努⼒的誘因,⽽是打從內⼼深處,對於孩⼦好表現的衷⼼⿎勵。
每到期末考的最後⼀天,⿊⾯蔡媽媽在校⾨⼜等⼤女兒凱旋放學,那時她總會說:「⾟苦妳這⼀個禮拜的努⼒了喔!」女兒也開⼼地回她,「那我要吃冰炫風!」
於是想到⿆當勞,永遠是那些值得慶祝的珍貴回憶,就像運動時母女三⼈共同揮灑的汗⽔,那都是努⼒之後最閃耀的勳章。
【⿆⿆童樂會,陪你當孩⼦的朋友】
當孩⼦的朋友,就是要⼀起做快樂的事、分享喜歡的東西!每個孩⼦都有⾃⼰的喜好,爸媽要如何加入陪伴,⼀起找到共同的樂趣呢?⿆當勞將陸續邀請四對親⼦分享他們的 #FeelGoodMoment 及最獨特的親⼦互動祕⽅,和⼤⼩朋友們在 2022 年的春夏秋冬找到⽣活的驚喜!
第三波邀請到運動 YouTuber ⿊⾯蔡媽媽,更多親⼦運動教學,請關注⿆當勞【⿆⿆童樂會】臉書粉絲專⾴:https://bit.ly/3rmrW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