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兒童病房裡的故事,要說的不只是病痛,更是每個家庭勇敢的故事
這是一本敘述著台大兒童醫院日常,是如何日日不平常的書。
Karen22因為兒子罹癌的治療歷程,而觀察到兒童醫療的困境。她逐一採訪台大兒童友善醫療團隊,一群默默努力,為了每個人的健康而奮鬥的人們,彷彿韓國人氣戲劇《機智醫生生活》中醫院裡的日常。
那些暖心與感動,不是劇本,而是真實人生。
《機智醫生生活》,真實版
誠如《機智醫生生活》,場景是在白花花、冷冰冰的醫院,但卻用最平實、溫暖的劇情,撫慰了當時受困於病情的人們。
由台大友善醫療團隊與我們分享的這二十四個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不同的勇敢與力量。從每個小小生病鬥士與家人的生命歷程,我們在別人的故事裡,療自己的傷,也試著理解他人的傷。
寫給每個父母、每個孩子的書
作者Karen22她從自己身為陪病者、照護者,以及自身專業的公衛學識背景,寫給每個父母、每個孩子的一本情書。
在自序中,Karen22以她親身經歷,讓我們翻開書前的話,她說.....
請不要害怕打開這本書,這是一本寫給你們的情書,給每個父母、每個孩子,不論你是病著的、康復了的,或已經出發遠行了的。
如果你現在在診間或病房,你看到這本書,不要害怕打開來,因為你會發現裡面有你之後帶著孩子展開的旅程,需要的一點點勇氣和信心。
如果你現在在公園,看著今天早上才讓你追逐生氣的孩子踢球,你拿著這本書,不要害怕打開來,因為也許你會找到更多愛世界的方式,今天你很愛你的孩子,你也可以聆聽陪伴,其他需要你握住他們雙手的朋友。
如果你們現在還是兩個人,你拿到這本書,你不要害怕打開來,未來很多未知,也不曉得身邊這個人是不是真的能夠攜手一生,但你也許會發現他有哪些特質,會讓你們願意在人生接下來不論碰到哪些挑戰,都能繼續牽著對方的手,一起面對、走下去。
如果,你只是剛好拿起這本書,你不要害怕打開來,你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人用他們的方法,成為別人的力量,可能是他們的專業,可能是他們的小額捐款,甚至可能只是他們會愛、會支持身邊的人。
如果,你有很多傷痛,我知道這本書不一定能療癒你,你可以痛,真的,你可以很痛、很悲傷。但你要知道,有很多人在這裡,陪伴你。
24個故事中的一個:一起去冒險吧
診間人很多,每個準媽媽都以最自在的方式在候診。這天除了固定產檢以外,醫生也會跟他們說基因檢測報告。雖然嚴格來說,還不到高齡產婦,但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誰不希望每個孩子健健康康,在能力可以負擔的情況下,什麼胎兒基因體檢查都做吧,孩子出生後更貴,哪裡差這一點錢。
輪到她了,和先生一前一後走進去。 「媽媽,我們基因檢測報告出來了,孩子可能有點問題⋯⋯」「基因檢測發現,孩子有很高的機率可能會有愛德華氏症(Edwards syndrome;Trisomy 18),這是一個染色體異常出現的情況,一般發生率僅次於唐氏症。這樣的孩子一出生就會有症狀,可能會有肢體障礙、先天性心臟缺陷、腎臟萎縮、腦部神經發展遲緩的狀況。」
醫生接著說:「一半的孩子可能會在懷孕過程中就不會有生命,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胎死腹中,還是有一半的機會可以正常生下來,但是很少有孩子會活超過一年,是個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活不過一年。」
「為什麼會這樣?是我的問題嗎?」她完全沒發現,自己的聲音,在顫抖。
「媽媽妳不要這樣說,染色體異常的發生,跟媽媽懷孕的狀況或年紀,沒有絕對的關係。我知道這是個很難的決定,你們可以討論,孩子要不要留下來⋯⋯」
出了診間,她和先生,結了帳,走出醫院,坐在車子裡,兩個人,一句話都沒有說。兩個人,沒有發動車子,坐在停車場裡。「我不想親手殺了自己的孩子。」
她對醫生和心裡的自己說著,周邊人的各種聲音,在這個時候都會越來越小聲,只聽得見自己的聲音,自己和孩子的心跳聲音。
女孩出生後,萬幸,教科書上明列的百百種症狀,只出現了幾個。一路長大,也沒開多餘的刀,除了必要的疝氣、先天心臟病的刀,每當醫生說需要手術,他們就回台大醫院,進進出出,有早療團隊的陪伴,有兒童友善醫療的照料,照顧小女孩,也照看著媽媽。
孩子每一次都活下來了。從一開始醫生說的百分之九十的孩子活不到第一年,到現在,她可以和新生的弟弟一起學爬、學走路,她一直在努力著,跟著弟弟學爬、試著抓玩具,抓到了喜歡的蝴蝶玩偶開心地笑著,媽媽也一直努力著,「孩子,你在我心中,和其他孩子沒有不一樣。」
轉眼孩子過了兩歲,又比醫生一開始說的那些機率,再往前了一點點。這一次,心臟的缺損又再大了一點,這個刀,開還是不開?這一次,好像孩子自己決定的,小女孩還是離開了。
回想這兩年和孩子的時光,媽媽靜靜地說著:「我們這一輩子沒遇到什麼困難,怎麼孩子一出生就這麼難?但是如果孩子妳選到了我當妳的媽媽,是不是我們就可以陪妳一起走走看?怎麼可以只有讓妳一個人這麼難,要一起吧!」媽媽笑著說:「我很感謝自己當時做了這個決定,我們這兩年很快樂。」
孩子、家長,都需要聆聽、陪伴、支持
24個故事或許都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就誠如作者說的,我們可以從別人的故事裡,療自己的傷,並理解別人的痛。
透過這本書也讓我們認識了,友善醫療的重要性,守護孩子的健康與治療,以及預後的情況。不單單是醫學上的幫助,個管師、藝術治療師、諮商師等,在協助孩子跟家長面對每個階段,每個考驗,甚至放手的時候⋯⋯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透過兒童友善醫療團隊、共照護理師和兒童醫療輔導師,看到的不是只有「醫療」這個部分,還有醫療一起用他們的專業,幫助每一個勇敢的家庭。
本書版稅也會全數捐贈財團法人台大兒童健康基金會。
書名/《當他生病的那一天》
作者/Karen22
出版社/重版文化整合事業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副流感」病毒竄升!醫師分析四種兒童流行病毒症狀差異
.小孩上吐下瀉不慌張!3個照顧方針應對任何病毒性腸胃炎
.天天噴酒精消毒環境,孩子還是發燒住院!酒精對病毒失效了嗎?新冠病毒與腸病毒症狀、消毒方式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