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剖析自我,為何母親的好意關懷總讓她覺得自己不夠好,莫名暴怒?母女間的微妙情結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日前在節目《新聞挖挖哇》談到母女關係,她說,母親每次噓寒問暖,她聽起來卻像是在指責她做得不夠好,總是讓她不耐煩。在經過反思後,她發現即使自己已經50幾歲,也是一個媽媽了,但她在母親面前仍然只是一個等待被稱讚的孩子。她一度哽咽,她如今明白那是因為自己不夠有自信,所以明明母親表達的是關心,但她卻會覺得受傷而生氣。
鄧惠文舉例,媽媽曾經瞄見她的鍋子有殘渣黏在鍋底,告訴她要用某一種菜瓜布刷,她一聽,心中卻莫名馬上燒火,教育了母親一番,跟她說其實她根本不知道怎麼做才對,也不知道上網google。但事後冷靜下來,她坦承也不知道自己當下是在發什麼瘋,為何脾氣這麼大。
期待母親稱讚的女兒
她又說,媽媽到現在看到她上節目,都還會跟她說,要她眼線要畫長一點。這些其實都是關心,但卻讓她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雖然現在她已經懂得轉念,告訴自己這是媽媽對我的擔心,但她心裡明白她一直在等待媽媽稱讚「妳很棒」。
親子關係影響一個人極為深遠,因為這段關係是終其一生的,不會因為死亡而告終。以夫妻關係來說,一段糟糕的關係,或許可能因為你再次遇見了一段好的關係而得到撫慰,但是親子關係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的,因為你的爸媽就是只有這樣一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鄧文惠在節目上談及自己的母親,坦承自己至今仍然渴望母親的稱讚。圖:翻攝自《新聞挖挖哇》)
相愛相殺的母女關係
而母女關係又更特別。為什麼母女關係如此重要?由於母女性別相同,母親更容易將女兒視為另一個自己,因而生出許多期待,也想在女兒身上滿足自身的缺憾。因此,在這樣寶貴的關係中,很容易造成兩人相愛又相殺。
在這段逃不開的關係中,有的媽媽對女兒極盡控制,有的媽媽愛把女兒當成炫耀的工具,有的母女間儼然是敵對關係,有的母女之間完全沒有肢體接觸,有的母女理所當然是對方的情緒垃圾桶……而前文提到的,把關心用批評的方式表現出來,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傷人於無形」,久而久之,孩子會開始認定自己真的不夠好,當這些自我否定和懷疑根植入心,就算孩子長大後察覺到,依然很難改變。
當母親是份艱難的工作
但沒有人會否認,如何成為一位好母親是一項艱苦的任務,特別是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一個好的母親不僅需要耐心,還需要靈活性、隨時調整的能力。確實,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母親,但母親一旦選擇成為母親,就有責任學會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緒。
鄧惠文曾經在她的節目《鄧一個人咖啡》討論「母親情結」,提出了一個問題:「媽媽不可能永遠符合我們的期待,我們要如何在她沒辦法滿足我們的狀況之下還能保有愛?」
她也提到,當成長到一定的程度時,意識到自己受到母親情結的影響,要試著告訴自己:「媽媽不會想到原來她好好做自己會影響到你,這也不是她應該要負責的。」
(鄧文惠以親身經驗,分享如何解開母女情結,得到許多女性的共鳴。圖:鄧文惠臉書。)
不再被母親干擾
她建議,如果在成長過程中覺察到自己長出了干擾的母親情結,我們要試著覺察,停止重複相同的行為。有以下步驟去停止再度被干擾。首先,要承認自己受到母親的影響,把恩怨先放下。再來,開始思考與母親的糾葛對我們人生有什麼樣的侷限,對這樣的模式做一個告別,這是一個儀式,可能長達好幾年,也可能是一瞬間,你明白自己絕不想要繼續這樣下去。最後,問自己需要什麼,自己想辦法去拿到,切記不要回去找媽媽拿!當妳超過25歲,妳想要什麼就要自己想辦法。
如果妳也覺察母女關係讓妳有說不出的沉重感,除了覺察與放下,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那個能力跳出那樣的相處模式,因為妳終究會成長,要有能力自己面對。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