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為什麼孩子在家像惡魔,出門像天使?

為什麼孩子在家像惡魔,出門像天使?

孩子在外面乖巧順從,回到家就變了個人?父母沒有做錯什麼,也不是不會教,更不是孩子愛別人甚於父母或比較願意聽別人的話,而是父母們做對了一件好事⋯⋯

孩子耍賴│安全依附感│安全感

孩子在外面乖巧順從,回到家就變了個人?父母沒有做錯什麼,也不是不會教,更不是孩子愛別人甚於父母或比較願意聽別人的話,而是父母們做對了一件好事⋯⋯

也許不少爸媽們也曾自問過這個問題:當孩子跟父母在一起時,喜歡耍賴、哭鬧、不聽話;但是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為什麼就會乖乖地說「請」、「謝謝」,還心甘情願地一起收拾玩過的東西?孩子似乎在家像惡魔,出門卻像天使?

雖然孩子在外人很乖是件好事,但家長也想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落差。而且,如果孩子可以表裡如一,在家也一樣乖,那就更好了。

不過,美國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分校(Rutgers University-Newark)的心理學教授羅伯(Vanessa LoBue)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的部落格指出,父母們與其傷腦筋,其實更應該正面解讀這種現象。

她運用約翰霍普金斯與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愛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針對嬰兒進行的實驗,探討母親在場與否及前後,對嬰兒情緒與行為的影響,導出孩子跟父母間,有種特殊且微妙的安全感依附,並藉此進一步闡釋,小小孩在家中、或父母身邊比較「不乖」,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安全感,而且知道,不管他們怎樣鬧、展現怎樣的本色,父母都會愛他們,而勇於做自己。

安全依附感,讓孩子放心耍賴

更深入地看,孩子這樣的安全感,來自平時當他們在爸媽面前展現不安、不愉快的情緒與行為時,父母會回應他們的需求,例如,哭泣時,爸媽會安慰他們;開心笑時,父母也會與他們同歡喜。所以他們甚至學會了,父母在場時,他們可以大膽展現情緒與任其所為,爸媽會支持與安撫他們。但是陌生人、不熟的外人、或是老師、親友就不能給他們這種安全感,導致孩子沒有信心別人會否這樣呵護他們,他們自然而然地小心翼翼、收斂言行,或是更聽話,展現更好的一面。

最明顯的差異,可能就是在托兒所時。羅伯記得她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時,聽到很多父母問老師,怎麼有辦法帶十幾個孩子,還讓他們乖乖午睡、願意上廁所而不是倚賴尿布、靜靜坐著畫畫,還有人懷疑,老師講的乖孩子,真的是在家耍賴的同一個孩子嗎?

這也像大人回到家時,比較敢展現情緒與放鬆。所以當孩子在家耍賴時,其實是一種信任與愛的表現。如果小小孩在家突然刻意變乖,或有異常的緊張不安,父母就要小心留意,是否這代表孩子遇到某些特殊情況的警訊。

當下次覺得孩子在家像惡魔、出門像天使時,爸媽們千萬別以為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是不會帶或不會教孩子。這其實代表父母充分展現、孩子也充分感受到愛與信任,孩子願意在家裡呈現他們真實的全貌,其實真的是一件好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小孩崩潰尖叫怎麼辦?羅寶鴻:四句訣正確處理幼兒尖叫
孩子動手打人,別只說不可以!筆記2大應對重點,3歲前後策略不同!
3歲小孩在外哭鬧,週末厭世爸吼:再哭不載你回家!別跟孩子鬥氣,4方法搞定負面情緒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資料來源:今日心理學
 文/為什麼孩子在家像惡魔,出門像天使?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