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壓力那麼大?所有偏差行為,都是他們透露的「求救訊號」!
壓力影響孩子的行為,無論是破壞東西、打架、曠課、態度不佳……所有偏差行為,都是青春期孩子正在透露的「求救訊號」,試圖告訴大人「我壓力好大,我需要幫忙」。
青少年憂鬱的問題日益嚴重,在這個階段,除了身體和大腦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外在的學業壓力、同儕、家庭關係,以及對未來的徬徨,都可能帶給他們壓力。尤其在疫情緊繃期間,很多戶外活動都被迫取消,身心靈無法達到平衡,心理就先生病了。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發表調查報告,顯示台灣15-24歲的自殺人數,從2018年的193人成長到2020年的257人,增幅超過33%。董氏基金會也有調查發現,青少年自殺率逐年增加,高中職學生每7位就有1人,但求助率不到1/10。
衛福部長陳時中也指出,這兩年打進心理諮詢服務電話1925專線尋求協助的15-24歲青少年,顯著增加。
青春期孩子明顯開始的一個重要壓力來自於同儕。在這個階段,他們十分在意同儕的感覺與認同,有時也會受到同儕團體順從與制裁的壓力,有了從眾的行為現象。
「國中孩子愈來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害怕遭到特別眼光對待。」桃園青溪國中教師廖令珍觀察,當學生有聲音想要表達,但在同儕中沒有安全感時,絕大多數會選擇「讓自己的聲音消失」。
她以自己的課堂舉例,當她請學生從ABCD四個選項中分享自己的看法時,大部分孩子會先觀察「哪個選項的同學最多」,便傾向做同樣選擇;或是百分之百確定自己言之有理,說出來不會被翻白眼,才敢發表與眾不同的意見,否則就算有不同想法,孩子們還是會選擇從眾,而沒有勇氣站出來告訴大家:「我跟你們不一樣。」
上課時「大家的想法,就算心裡不喜歡,也強迫自己跟著做選擇」的心態也許還ok,但當演變成「校園裡的小圈圈」,就會成為「被迫選邊站,跟大家一起排擠、取笑某人,否則我連我也會被邊緣化」的同儕壓力。
學校課業是壓力重要來源
學校課業一直都是青少年很大的壓力來源,兒福聯盟多年的調查顯示,這份壓力從國小高年級就逐步明顯。今年的調查則是高達82.5%的孩子,最大的煩惱是課業壓力。
在教學現場超過二十年的蔣錦繡,經歷大學聯考、推薦甄試多元入學、108課綱的素養導向學習,對現在高中生課業的繁重程度,非常有感。
新課綱的立意很好,但她回應,以前高中生最大、也是唯一的壓力是大學聯考;當大學入學方式多元使孩子擺脫「一試定終身」的壓力,隨之而來的卻是更繁重的課業負擔,「高中生永遠都在忙學科作業、課堂報告、研究小論文、自主學習進度、社團活動表現……深怕一個不小心,學習歷程檔案沒辦法上傳滿意成果。」
另一方面,新課綱以跨領域使學生探索自我、發揮潛能,但跨領域學習最後可能演變成「每一科老師教同樣主題、出類似作業,學生不斷重複學習、重複寫作業,成為孩子們另一個焦慮與壓力。」她無奈地說。
父母過多的焦慮與期待 使得孩子壓力更大
壓力大的孩子,背後經常有焦慮的父母。《成為更好的自己:未來少年的18堂心理必修課》作者劉軒曾直言:「孩子們天生下來大部分都滿樂天的,沒什麼壓力可言。如果有,大部分是吸收身邊大人的焦慮和壓力。」
劉軒認為,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而焦慮來自對一件事情未知、未瞭,不確定自己是否做了正確決定。
他舉例,一位媽媽幫孩子報了補習班,卻不太確定是不是對孩子有幫助、值不值得花這麼多錢。當有一天看到孩子不太認真,便告訴孩子:「你認真一點!我可是花了不少錢在你身上」「你知道我每次為了接送你來補習,得放下多少手上的工作、浪費我多少時間嗎?」言下之意似乎在責備孩子辜負自己的期待,但其實是不確定自己決定是否正確而產生的焦慮;而孩子不知道為什麼媽媽不開心,便歸因到「一定是我的表現不夠好」或是「我一定做了什麼事情讓爸媽失望」,將媽媽的焦慮加到自己身上變成壓力,卻不會說、或說不出來。
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在到復興高中前曾任職雙北多所高中導師、教務主任等職務,是學生口中的「校園心靈捕手」。在他多年經驗中,最常聽到孩子抱怨:「為什麼爸媽永遠都跟我說『好還要更好』?為什麼無論我怎麼做,他們都不滿意?」
劉桂光記得,曾經有一個只有化學成績稍微落後,其他科目都是全班前幾名的學生,因為和爸爸起了很大的衝突而來找他,問:「老師,為什麼我爸爸看到成績單的第一眼,永遠只看到我最弱的化學,卻對我其他考得好的視而不見?然後劈哩啪拉拼命罵『我的補習費都丟到水裡了嗎』『你每天唸化學是唸到哪裡去了』,甚至還覺得我其他科目都可以,只有化學沒辦法考好,一定是不夠努力。」
「這真的會讓孩子壓力很大,甚至因而缺乏成就感、自我否定。」劉桂光邊搖頭邊嘆氣說:「家長總以為嚴厲的責罵可以鞭策孩子加倍努力,卻沒想過一直卡關,孩子比任何人更難過,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身為父母,是不是應該問問孩子哪裡需要幫忙?」
壓力影響孩子的行為,劉桂光認為,無論是破壞東西、打架、曠課、態度不佳……所有偏差行為,都是青春期孩子正在透露的「求救訊號」,試圖告訴大人「我壓力好大,我需要幫忙」,如果能夠在第一線接住孩子的求救訊號,大多數孩子都可以順利渡過壓力、情緒風暴。
校園現場的第一道防線
越來越多教育現場的老師加入成為孩子信任的傾聽者行列,覺察孩子情緒出問題,希望即時接住孩子,成為青少年心靈守護的第一道防線。
廖令珍善用聯絡簿作為和學生的對話工具。她當導師時,每天的聯絡簿都多了「生活心情雜記」這一欄,依照每個階段學生會遇到的問題設計主題,請孩子花5-10分鐘寫下心情、想法。她笑著說:「有點像是跟老師的交換日記。」
七年級一開學大多是國小銜接國中的適應題,第一次段考前她會請孩子設定考前目標、段考後分享最近的心情、考完後的感想……從每天的文字了解他們的情緒或心理壓力。
廖令珍發現,當雜記主題觸發到孩子內心深處某一塊灰色角落,他們的文字中常常會流露脆弱、無助,讓她可以即時覺察,接住求救訊號。
最近廖令珍經常利用「反思四步驟」(事實、感受、發現、未來),請學生描述發生了什麼事情?感覺是什麼?從這件事情有什麼發現?覺得自己未來可以怎麼做?她觀察,當孩子能夠自己排解情緒,「發現」通常比較快樂,「未來」也會比較具體;至於以負面情緒、困擾敘述「發現」的孩子,通常對「未來」的描述也會充滿徬徨和無助。
「進到新班級的第一堂課,我都會告訴學生,有什麼想說的話,隨時可以到辦公室來找我。」最近幾年找她的學生越來越多,常常開口沒幾句話就掉眼淚,「現在孩子們的壓力真的很大啊!而且他們總說:不知道要把這些煩惱、憂愁說給誰聽?」
蔣錦繡則要求自己每天和任教學生對話一次。早自習、導師課、每節下課、午休時間到打掃時間,都是她「不著痕跡主動出擊」的好時機,隨口聊兩句「最近如何?」「今天看起來有點累耶」「午餐怎麼吃這麼少?」甚至是考試時走到學生旁邊問:「這裏寫的好像不太順?」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被老師關心,便有信任,「沒有信任感,青春期的孩子就不會開口跟你對話,也失去了覺察的機會。」
和孩子對話時,蔣錦繡善用「重複」的小技巧,讓孩子知道「老師正在聽、我聽到了」,再根據孩子透露出的訊息抽絲剝繭繼續提問。
她觀察,青春期的孩子細膩又敏感、充滿不安全感,一開始和大人的對話經常都是試探、丟出一些訊息觀察大人的反應,如果不如預期,孩子便會退縮、停止對話;如果感覺被同理、被關注,就會卸下心防,「在這過程,我們就當個耐心等待的大人吧!」
位於北投的復興高中,上午最後一節課下課鈴聲響起,看著十幾歲的高中生們笑容無比燦爛地走出教室,校長劉桂光悄悄說:「成長本身就是一件充滿壓力的事情。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經歷從兒童到成人的過渡期,笑容下藏了很多很多的不安全感和壓力,非常需要大人的理解和支持啊!」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爸媽說的明明很有道理,為什麼孩子總聽不進去?陳志恆心理師:這些事情孩子都知道,但問題是他做不到;做不到不是他不懂,而是內在無力
.壓力也會出現在寶寶身上!尖叫、哭鬧都是壓力宣洩,需靠爸媽的耐心及同理
.孩子面臨課業與人際壓力,不該打罵,嘗試溝通或尋求專家協助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