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深夜me time> 常背痛、便秘、想吃東西…身體14徵兆提醒你活動量不夠!4大類疾病出現前快動起來

常背痛、便秘、想吃東西…身體14徵兆提醒你活動量不夠!4大類疾病出現前快動起來

現代人總是吃多動少,不但愈來愈胖,健康也容易出問題。而活動量不夠,身體其實是有預兆的,《WebMD》就整理了以下14項徵兆,例如關節變硬、血壓升高、情緒多變等。較特別的是「總是想吃東西」,一般我們會認為,活動或運動較多,比較容易餓,但事實上如果你多騎車、游泳、走路,這些運動會改變你「飢餓激素」的水平,會變得沒那麼容易餓。無論如何,這些現象都是在提醒你,趁身體還沒真正出大事前,該動一動了!

文章目錄

活動量不足

活動量不足14徵兆

1.便秘

2.關節僵硬

3.總是氣喘吁吁

4.喜怒無常

5.精神不振

6.新陳代謝變慢

7.難以入睡

8.忘東忘西

9.血壓升高

10.糖尿病前期

11.背痛

12.總是想吃東西

13.生重病

14.皮膚暗沉

活動量不足易導致這些疾病 

而以上可能還僅是你身體發出的警示徵兆,若你還是不理不動,疾病就真的上身了。

世界衛生組織曾發布身體活動不足為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常見引發的疾病有這些: 

1.肌少症

長期活動量不足、沒有運動習慣,隨著年齡增長,會開始出現走路沒力、容易跌倒。肌少症更嚴重的話,將使失能、臥床的風險提高。

2.癌症及慢性病風險

根據國健署統計,約有2成1至2成5的乳癌、大腸癌、2成7的糖尿病與3成的缺血性心臟病、高血壓等,也都是因身體活動不足造成的疾病。

3.失智症

《英國運動醫學雜誌》在2021年發表的研究顯示,運動量不足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恐增加8.1%。

4.肥胖症

長時間久坐,肥胖與過重也是最常見的問題,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也因此升高。

國健署建議成人每周只要達到150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或是75分鐘的費力身體活動,就可達到生理最基本的健康效果。

而如果你沒時間每天持續且固定的進行運動,研究指出,只要每天進行3次、每次約1分鐘的劇烈運動,也有助益。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懶病上身、不想上班,專家建議你這麼做

培養運動習慣.添好孕 助順產 益處說不完
沒有養成運動習慣,做完家事就窩在沙發.多數媽媽就此成為「下背痛」高風險群


👌本文由【元氣網】授權
 文/常背痛、便秘、想吃東西…身體14徵兆提醒你活動量不夠!4大類疾病出現前快動起來
 更多文章請見 元氣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