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17歲懷孕,努力學習擔起生養責任 母:她是小媽媽,也是我女兒
現年26歲的小涵,育有一子恩恩,就讀小學三年級,推算回去,她懷孕時年僅17歲。
儘管過了9年,但回憶起發現自己懷孕的那天,仍像昨天發生的事情一樣,歷歷在目。
「我跟我媽說是月經(週期紊亂),請她陪我去婦產科檢查,然後就發現有小孩,那時候就是很怕,也不知道怎麼處理,醫生說已經懷孕六個月了……那時候才17歲吧,不知道怎麼處理。」
小涵斷斷續續說了好多次「不知道怎麼處理」,也說出很多青少女面對非預期懷孕時的心聲。
面對女兒未成年懷孕,小涵的媽媽(左)表示「畢竟是自己的孩子,你(父母)放棄她,對她也不好」句句是對小涵的擔心和疼惜
來源:親子天下
懷孕前,小涵喜歡烘焙,「國中就能做出一桌菜請家人吃。」高中讀了建教班,夢想是自己開一家麵包店。
但是高一升高二的暑假,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面臨人生的大轉折。當同齡的孩子,還在想電動的課金與裝備,補習要不要補全科,或是社團課該選吉他社還是熱舞社,小涵已經要承擔一個生命的重量。
想著自己與肚中的生命會有甚麼未來?要不要拿掉小孩?要不要找男方負責?該休學嗎?還是該找工作?非預期懷孕的風暴襲來,猶如烏雲罩頂,而且不知道這片烏雲何時才會散去。
但是她不是唯一感覺混亂的人。
「我擔心她……以後怎麼辦,」小涵的媽媽37歲就當阿嬤,對比很多都會同齡女性可能還未婚,她少了新手阿嬤的喜悅,反而充滿焦慮,擔心女兒的未來,「能不能回去念書?學歷只有高中怎麼找工作?」年輕阿嬤很難安頓內心,該怎麼向親友開口宣布這個「喜訊」?
「小涵的阿嬤是個比較傳統的人,恩恩出生前,我們都不敢跟她說」。
原生家庭的接納與後援 是穩定的基礎
有沒有原生家庭的後援,對小爸媽來說很重要。
「每個月赤字的時候、需要周轉的時候,甚至是小孩需要接送的時候,有沒有家人可以幫忙、作為後援?」長期陪伴小涵的社工師趙千誼談到,一般新手爸媽會遇到的難題,小爸媽也會遇到,尤其一般雙薪家庭才撐得起來的家庭經濟,更是沒有經濟基礎的小爸媽們的生活難題。
「我很感謝我的父母,沒有他們的資助,我可能就得每天為錢煩惱」小涵把孩子生下來後,在家照顧小孩兩年,父親一句「多養一個不會怎麼樣」,讓小涵吃了定心丸,也讓這個三代同堂的家庭穩定下來。
現在的小涵,在量販店的倉庫裡負責整理貨物,是個體力活。
但是這工作可以正常上下班,不用輪班,讓小涵可以照顧恩恩,有時間和孩子相處。
她也向父母提出了一套理財計畫,開始自己管錢,也固定「繳房租」給父母,負責水電瓦斯的費用,分擔家庭支出。
「各人造業各人擔,就是要負責到底。」小涵明白非預期懷孕給家裡的影響,她沒有逃避,努力擔起生養孩子的責任。
她也對其他小爸媽的父母喊話,希望原生家庭可以有多一點體諒「不要罵他們(小爸媽),他們也知道做錯事了」小涵像是說出自己的心聲,希望原生家庭能用關心代替責備,做他們最好的靠山。
縱使有家庭的後援,小涵還是有她未解的難題──如何面對社會眼光,常常就連街坊、親戚的一個眼神,都讓小涵覺得全身發麻。
恩恩出生後,小涵曾經封閉自己,不願意出門社交,直到一年後表姊結婚,在爸媽的鼓勵下,她首次以「母親」的身分踏出門,參加家族聚會。
現在的她,已經可以誠實面對自己的過去「如果有人問,我就老實跟他們講恩恩是我生的,有些人會再反問我:『你那麼年輕,為什麼不要出養,你還可以去找下一個更好的(歸宿)』
我就跟他說:『沒關係,現在男生也不一定可以當我們的依靠,我們可以靠自己。』」年少不更事的小涵一夜長大,不但努力在社會上自食其力,想法上也更成熟。
喜歡烘焙的小涵,至今仍會在廚房秀手藝,讓恩恩當她的小幫手 來源:親子天下
「來!你幫我塗果醬」過去愛做烘焙的小涵,雖然沒再回到學校上課,但她依然沒有放棄烘焙夢,她利用假日進修,也偶爾在家裡小試身手,恩恩也在一旁樂當媽媽的小助手。
走過懷孕風暴,小涵更懂得珍惜家人、明白為人父母的辛苦;而她的父母見到小涵的努力,也肯定她把恩恩照顧得很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未婚懷孕成趨勢!結婚與否,會影響到孩子幸福嗎?
.單親媽媽和她的小孩:單親引發尷尬?只因社會對家庭形式想像單一
.「明明有做安全措施,還是懷孕了」19 歲小媽媽的告白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女兒17歲懷孕,努力學習擔起生養責任 母:她是小媽媽,也是我女兒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