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食物也會成癮?女性比男性更易食物成癮 3大族群要注意
對高熱量食物也會成癮
明知洋芋片熱量高、吃多了對身體不好,就是無法控制自己不去吃,臨床上也越來越多相關食物成癮的研究,對食物有不同程度的依賴現象。
食物成癮這個用詞似乎很強烈,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食品和成癮科學與治療實驗室主任 Ashley Gearhardt 博士表示:「研究發現大腦其實對高度加工的食物反應強烈,尤其是對於含糖量高、精緻澱粉、脂肪含量最高的食物,會產生對煙草、酒精上癮一樣的快感。」
該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對垃圾食物成癮?國際間常用「耶魯食物成癮表」來評估(YFAS),當你減少垃圾食物時、甚至完全不吃,當身體頭痛、心理易怒等 29 種症狀,類似戒斷表現,小心你可能有這方面問題。
三大族群需注意食物成癮
密西根大學近期做了美國具有代表性的調查結果,在 2022年 針對 2,163名 50-80 歲成年人進行調查,分析不同年齡及族群對於食物成癮的影響程度,結果發將近四分之一的年長者,表示高度對垃圾食物、加工食品有強烈的渴望。
每周至少有一次想吃的強烈衝動,19% 年長者每周至少有 2-3 次嘗試減少或不吃垃圾食物,但最終均以失敗收場。
同時這項調查發現,超過十分之一的老年人符合對高度加工食品上癮的既定標準,與過去煙草成癮 10% 和酒精成癮 4% ,其他物質成癮流行率相似,甚至可能超過,而台灣目前沒有相關對於食物成癮的相關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
產生食物成癮的機轉比起常見對菸酒成癮更加複雜,失衡的進食行為會產生身心極大的影響,常見發生在以下族群當中:
體重超重者
心理健康狀況不佳
獨居年長者
尤其又以女性比男性更為常見,美國有 22% 的 50-64 歲女性和 18% 的 50-80 歲女性面對此問題,其中食物成癮的女性中有 45% 認為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一般或較差,甚至 34% 自覺體重有超重問題。
如何克服飲食成癮?
對此現象,醫療保健系統臨床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科學家 Jeffrey Kullgren 警示:「臨床醫生需要更好地了解食物成癮對患者影響,患者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心理健康,該特別關注已經出現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慢性病的患者。」
這種對於食物的渴望源自於大腦化學變化與遺傳,如同要戒菸或戒酒,必要時也是需要外界介入從治療角度來提供幫助,但不妨可以先從間單的方式杜絕食物成癮的影響:
清空零食櫃
減少垃圾食物出現家裡,多準備原型類食物。
改變食物烹調方式
當想要吃炸薯條的時候,不妨改換吃烤地瓜。
良好的飲食規劃
除了多吃蔬果外,在正餐之間準備小點心避免肚子餓想吃垃圾食物。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懷孕飲食三階段必備營養素&每日攝取量,吃對才能養胎不養肉!
.簡廷芮公開「孕期菜單」,掌握1關鍵:孕期體重控制好簡單,且每個人都適用!
.把水果、薯條漢堡當正餐,孕婦竟被診斷出妊娠糖尿病!婦產科醫師:控制不好,恐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
💁♀本文由【Heho健康】授權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垃圾食物也會成癮?女性比男性更易食物成癮 三大族群要注意
更多文章請見 Heho健康,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