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嗎?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與耍賴,媽媽的修煉從這3點做起
回想以前還是單身的時候,手機滑著社群媒體上有孩子的家庭,每每看到可愛孩子嬉鬧、玩樂的畫面,真得覺得:「哇!好幸福喔!」、「小孩很可愛耶!」
但事實上,等到成為父母之後,才知道實際上和小孩子的相處,真的是一場修煉啊。
孩子誕生的哭聲很讓人開心,但隨之而來就是現實
不同階段孩子的哭聲都不一樣 !
寶寶誕生時那一刻聽到的哭聲讓人無比感動,當下會覺得生命的美好,但緊接著進入忙碌的育兒生活後,不斷地餵奶循環、把屎把尿、洗澡、哄睡,而且孩子肚子餓就哭、想要睡就哭、剛睡醒也哭、想要陪還是哭,無時無刻都在哭。
這時候面對的是一個不會講話的孩子,而孩子只會用哭來表達需求,然而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如何面對身邊有一個人不停的跟你哭,而且還是必須解決問題的哭。這因為如此 , 很多媽媽的產後憂鬱都是在生完孩子後產生的。
( 現在2歲多的小喵,正值容易哭鬧的年紀。 )
幼兒期的哭,又是另一個挑戰
進入幼兒期後,這時的哭又是另一個挑戰。幼兒有很多想說的話和意見,也許有些能好好用言語表達,但如果還不太能完整表述就可能會靠哭鬧解決。
比如現在2歲多的小喵,她常哭鬧的原因就是很多事情想要自己做,如果強制改變她又剛好踩到她的點,她就會崩潰,然而這個崩潰界線很難偵測,不小心踏到時就會哭鬧非常久,而且也很難介入,只能等她宣洩到有點累時再溝通;但並不代表能馬上止住哭泣,她有時候還會說:「我還要生氣。」爸媽就只能等她發洩完畢才能慢慢開導。
另外,也有遇過小喵怎麼講都講不聽且哭鬧非常久的時候,比如過年時我們全家出去玩,小喵在飯店的兒童遊戲室玩得很開心,要離開前也有講好要走了,然而在準備要走的那一刻,小喵不曉得哪個點被卡到,不管怎麼勸導都不想離開。
我們搬出的台詞包括:「遊戲室要關門了。」、「姊姊要打掃了。」(這也的確是事實,遊戲室已經要打烊了)講了幾十次都沒有用,小喵根本聽不進去,從頭到尾都一直跳針說:「我要留在遊戲室、我要留在遊戲室……」最後竟演變成在地上打滾拖地!
後來我們試著跟她說,那我們來吃奶嘴或小點心,但當下用吃來轉移注意力居然也沒用,小喵給我的感覺是:「爸媽不能隨便打發我,我就是要留在遊戲室,或是要拿出非常接近的替代方案才行。」最後,阿包醫生只好把她扛走,但扛走要上車時,小喵又繼續抗爭和生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我們才終於強制讓她坐上安全座椅並綁好安全帶,過程像是制伏一頭小獸,寒冷的冬天也讓父母都一身汗了。
即使上小學,孩子也會哭泣
除了小小孩的哭,其實現在10歲的小包也會哭,但他的哭已進化到是啜泣而非大吵大鬧,原因常常是因為心理上有個點過不去,大多是學業或者生活上遭遇到些挑戰。
然而如果我正在忙,又看到他為了一點小事啜泣,就會覺得有點煩躁,因為我們無法不當成一回事,無法把孩子的哭和自己做切割,畢竟他們就是我們的小孩。10歲的孩子依然期待父母可以放下當下手邊的事,去傾聽他的狀況還有為他們解決問題,願意等待的時間能比幼兒再長一點點。
( 10歲的小包願意等待的時間能比幼兒再長一點點。)
可以讓孩子自己哭嗎?讓他們哭多久?
雖然說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但我還是會看狀況決定讓孩子哭鬧多久,如果在家裡便比較沒有時間和場地壓力,因此會讓孩子適時發洩,並在情緒高峰過後才介入安撫。
如果在高點時強行介入,當時孩子的杏仁核作用還非常活躍,有可能會引起反效果,甚至會摔東西、打人。
至於孩子哭鬧時該怎麼解決呢?
如果小喵是因為憤怒一直哭,我會嘗試抱緊她,因為擁抱可以刺激血清素分泌,也可以使大腦的多巴胺系統平衡,提供腦內良好的感覺,情緒有機會慢慢緩和,而在大哭大鬧後我會用比較沉穩的聲音跟她說:「妳剛才真的很生氣,我知道。」接著再慢慢開導。
但若在外面則不同,外面環境並非自己可以控制,而且也得遵守不同場合的規矩,讓孩子學習如何因應不同的環境與這個世界相處,因此會盡快安撫孩子,但是這並不容易。
尤其當孩子哭鬧很厲害時,還得在眾目睽睽之下表現得很淡定,內心也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當狀況失控時,我們只能選擇帶孩子到一個安全、人少的地方處理。
媽媽的修煉和心理素質
所以,面對孩子的哭鬧真的考驗是考驗父母的心志,有些父母可能會直接拿出棍子,但孩子不見得看到棍子就會嚇到噤聲,有時反而哭更慘,尤其被威脅而安靜的方法,其實長久下來只會讓孩子變得擅長壓抑,並不利身心健康。
我比較著重在情緒開導,這對孩子的情緒發展較有幫助,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如何梳理、消化自己的情緒,並且不要傷害到自己和他人,這也是我們做為父母長遠的目標。
畢竟,我們沒辦法處處站在孩子角度思考 , 並且設想當下心境,尤其當自己一忙起來,孩子又哭的時候,就會覺得孩子的負面情緒好棘手,而且隨著宣洩的時間不斷流逝,大人也越來越焦慮煩躁。只能說在一次又一次跟小孩過招的情況下,媽媽要深呼吸,不能跟他大小聲,這就像失火時慌張沒有用,反而要靜下來觀察為什麼失火?如何滅火?以及如何保護全家的安全?
我們可以做的是:
1.假裝是看別人的孩子在哭
面對自己的孩子一定會比較不耐煩,假裝是看別的孩子哭,比較能去思考理性上該怎麼處理,不會意氣用事硬碰硬。
2.暫時抽離混亂情境
如果當下孩子所處的環境夠安全,我會先到孩子身旁,在他耳邊用平穩的聲音安慰一下,「我等你哭好,你好了我再給你抱抱。」接著轉身先去忙一些不需要動腦的事,用眼角餘光留意一下孩子的狀態。如果你一直認真盯著孩子,你會發現他也同時看著你,哭得更加慘烈,也不接受你給的安撫方案。
3.減少語言的刺激,只要無聲的陪伴
先不急著分析跟講道理,也不要責罵,更不用急著對哭鬧不停的孩子丟問題:「那你要什麼?」「你想要怎麼做?」「你到底要怎樣?」(此時大人已經快要火冒三丈)
聽到小孩這個不要、那個也不要,大人通常很心急,尤其是兩個以上的大人,很容易看著孩子在負面情緒中,兩人都急著要把孩子拉出哭鬧的深淵,一直要用言語去試探究竟要怎樣才能停止哭泣。
( 面對孩子的哭鬧真的是考驗父母的心志 !)
「無聲的陪伴」,陪他先丟掉情緒垃圾
經過多次經歷小孩情緒風暴後,我發現在負面情緒中的孩子,根本無法正常思考你提出的所有問題,我常開玩笑說:「如果他知道他現在要什麼?或應該怎樣做?他就不會哭了啦!」
當他們在大聲哭泣中,大人也跟他比大聲提問,那些問題都只是浪費力氣的無效提問。當你不斷問孩子「這樣好嗎?」、「不然這樣?」幾個回合下來,只會引爆你的憤怒!
我們要努力的是「無聲的陪伴」,哭泣時他不一定會讓你碰觸,就靜靜讓他好好發洩,如果不是在家,就盡可能移動他到一個安全處讓他宣洩吧!無聲的陪伴反而最有力量,情緒垃圾丟棄後,才有空間好好談。
文章授權 : Dj琦琦-醫師娘陪你當媽媽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