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口乾舌燥,喝再多水還是很渴?中醫揭「4大缺水體質」你是哪種
上璽中醫診所中醫師余雅雯於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天氣冷許多人都會忘記「補充水分」,或自以為沒流汗就可以不用喝水,但要注意這樣可是會影響身體健康的;另外,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很渴.那可能是身體出問題,要先搞清楚身體的缺水狀況,才能對症下藥。
身體缺水4大體質
中醫認為身體缺水是「津液虧虛」之症,大致可從4種體質來討論表現症狀:
肺燥
除了容易口渴、舌頭乾之外,肺部太過乾燥的人,也容易在季節轉換、進出冷氣房或所處環境濕度太低時,引發過敏性乾咳;待在高溫環境下,比一般人更容易爆汗。
另外,「肺主皮毛」,肺燥體質的人也常有皮膚缺水、粗糙、易長細紋的困擾。
腸燥
肺與大腸相表裡,腸燥可能是肺燥所引起的,可能是飲食偏好辛辣燒烤炸物所造成。排便乾硬或呈現羊屎狀,是這類體質身體缺水的典型代表。
胃熱
在4種體質中,胃熱體質的口乾舌燥情況最嚴重。胃熱的形成多與飲食重口味、偏好辛辣燒烤炸物有關,平時多伴隨消化不良、腹脹、糞質乾硬等症狀。
腎陰不足
中醫認為「腎主水液」,意指腎有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作用。
如果發生腎陰不足的情況,身體水分調節不當,就容易出現頻繁小便,但不一定尿很多的現象,且普遍伴隨睡不好、腰痠背痛的症狀;隨著腎陰虧虛的情況變嚴重,後期往往會出現「一喝就尿」,身體根本無法吸收水分的狀況。
缺水體質需諮詢調理
余雅雯分享,有一上班族患者,平時都很晚睡,交感神經一直很興奮,經常在晚上想東想西所以睡不著;對於口渴的感覺也非常異常,每天就算喝2000CC的水,卻也還是會感到口渴;並且合併一些腰痠、腎虛的狀況。
對此,余雅雯請他多吃一些含有黏液的食物,像是白木耳、山藥等,讓口腔裡有一點黏液的感覺,就能避免口乾舌燥,喝再多水都解渴不了的狀況。
他也補充,幫身體補水,除了掌握飲水的正確方式之外,缺水體質的人可以諮詢中醫師,依據個人體質做調理,才能避免身體缺水。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本文由【優活健康網】授權
文/總是口乾舌燥,喝再多水還是很渴?中醫揭「4大缺水體質」你是哪種
更多文章請見 優活健康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