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很有效?孩子被打就再也不敢?盤點體罰對兒少造成的 4 種衝擊
體罰與暴力往往一線之隔,但若沒有抓好界線,對孩子來說將成為影響身心健康的暴力行為。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禁止體罰兒童,日本、韓國也已修法明定禁止父母體罰,日前法務部亦宣布,將跟進他國並修改民法第 1085 條,取消父母的「懲戒權」。
多少孩子曾被體罰過?他們如何看待被體罰後的親子關係?
家扶基金會調查 9 歲至未滿 18 歲兒少對父母體罰看法,調查期間為 1 月 4 日至 1 月 31 日,共 10,120 份有效問卷,包括小學階段 7,211 份。
中學階段 1,979 份;高中職階段 930 份。同時將結果進行整合,並公布《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報告。
遭受暴力的兒少年齡集中在小學
台灣每年約新增一萬多名兒少遭不當對待,其中以身體不當對待類型為最多。
根據衛福部兒童及少年保護之受虐/問題類型統計,2022 年 1 月至 6 月高達 2,533 個孩子遭受身體不當對待;性不當對待也高達 1,985 人;被疏忽方式對待的也不在少數。
家扶基金會每年新承接約 1,500 名兒少,透過服務實務中發現,遭身體不當對待或管教不當的兒少,多數集中在小學階段。
《兒少對父母教養的看法》問卷調查指出,小學階段被父母體罰的比例亦偏高。體罰方式包括被要求維持姿勢,或用器具、用拳腳毆打等,這些方式皆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來源:家扶基金會提供。)
其實體罰不一定能有效約束孩子行為,孩子這次說不敢,其實背後是出自恐懼,國際趨勢所追求的正向教養,並非是要求父母輕聲細語、絕對順應或寵溺孩子,而是希望父母能承擔真正讓孩子學會什麼是對的,而不是被打怕的。
調查更指出,父母教養影響兒少人格發展,體罰的速成式教養策略,無形中卻犧牲了「親子關係」和「兒少健康」,更潛藏暴力循環風險。
體罰對孩子有 4 種層面的影響
你知道體罰對孩子的影響嗎?
調查顯示小學階段兒少遭受體罰後,親子關係、孩子心理健康、外在行為等都會受到創傷或變化,包括:
親子關係
將近 4 成 5 會減少與父母溝通、不願分享心事。
心理健康
近 7 成認為體罰讓自己失去自信、超過半數容易情緒低落,更有 3 成左右開始自我否定,甚至覺得不被父母疼愛。
外在行為的變化
如超過 3 成孩子會隱瞞自己的事,或無法專注課業,甚至近 2 成開始自我放棄。
暴力傾向的發生
近 4 成孩子表示,自己會以暴力解決問題。
當懲戒權演變成體罰,只會助長孩子負面行為
然而所有父母不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事,往往伴隨體罰出現。
家扶基金會指出,曾有位個案小安(化名)從小就常因動作慢、學校表現被爸爸體罰,被打怕的他反而會將食物藏起來,假裝在規定時間內吃完;說謊、甚至竄改聯絡簿。
新北市家扶社工督導彭淑鈴說,「相信家長管教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但用錯方法不但傷害孩子,甚至會助長其他更不適行為。」
兒虐案超過一半以上施虐者是父母,雖然會被通報是兒虐案的確實為少數,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照顧者仍存有「孩子不打不成器」的觀念。
有家長認為,民法修改取消懲戒權,恐怕無法真正嚇阻暴力與兒虐事件的發生,反而將使父母對親職權力的執行產生疑慮與無所適從。
但法律往往是最低限度的要求,賦予父母教養權的同時,禁止體罰的修法將成為翻轉觀念的第一步。
而取消懲戒權不代表父母會失去教育孩子最有效、直接的方式,但為了無所適從的父母,家扶基金會指出,應透過公私協力的力量去推動完善的教養資源,促進父母正向教養,從根本解決兒虐問題。
執行長周大堯強調,少子化的現在,本應該要好好長大的孩子,都值得被更好地對待。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