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不注意,小寶貝自己拿剪刀剪了個新髮型,媽媽的反應引來正反論戰!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正處於摸索環境的年紀,對一切充滿好奇心,看到什麼東西都想摸一摸、動一動(特別是家長使用,卻警示他們不要碰的東西),很多時候不免緊張兮兮,深怕孩子做出危險的事情。
如果今天你只是去上個廁所,離開孩子短暫時間,結果一出來就看到他胡搞瞎搞,可能把家裡弄亂、打翻東西、用彩色比在牆上亂塗等,除了震驚以外,你會對孩子說什麼?會發脾氣嗎?會制止孩子嗎?
孩子正在摸索的年紀
別看孩子小,速度卻十分快,他們有能力迅速抓住任何不該他們使的東西,造成最大的破壞,這時候家長怎麼面對?怎麼做出正確的反應。一位美國媽媽的行為引發正反兩極的意見。
在影片中,當媽媽走進房間,看到女兒手裡拿著一把兒童剪刀,她平靜地問:「妳做了什麼?」小女孩解釋了自己的行為,說:「我剪掉頭髮了,然後把它放在這裡。」她指著放在桌上的一堆頭髮。
圖:截取自TikTok@designerluxury4u
我想看到這個畫面,沒有媽媽不會感到震驚,而且女孩手上拿剪刀,打算繼續剪髮。一般來說,大部分媽媽都會趕快制止孩子的行為。但這位震驚的媽媽卻忍耐下來,她說:「喔,哇。妳做得很好,馬克斯。」
媽媽問她的女兒感覺好些了嗎?因為她的頭髮不會再影響她的臉了,馬克斯回答說:「是的。」
@designerluxury4u Talent #gamimy #kidsoftiktok #girlpower #beautician ##parentsoftiktok ♬ original sound - EveryonedeservesLuxury
面對孩子不成熟的行為,怎麼制止才對?
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育兒方式。有的網友支持這位媽媽溫柔教育的方式,但也有很多人並不認同,批評說:「應該讓孩子知道這是錯誤的,並且不應該再這樣做。」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講師張嘉紋說,大部分學齡前的孩子並不會為了故意要讓爸媽生氣而讓自己陷入危險中。大部分的孩子也不會在知道自己受傷會痛的狀況下,還讓自己受傷。
所以在孩子做出危險行為時,父母應該是先理解孩子產生行為的原因,再用口頭敘述讓其知道可能產生痛覺。透過以上的過程,爸媽試著將自己判斷危險的標準讓孩子知道,也讓孩子有機會練習自己判斷。
做出危險行為,怎麼辦?
當孩子做出不合理的行為,妳不需要對孩子的每個問題行為作出回應。而如果是危險行為時,除了立即制止,要很注意自己制止時的用語與情緒,請盡量不帶情緒的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麼事,以及必須暫停,然後把孩子從他正在做的事情或環境中帶出來。
可以持續提醒,但不要持續責備
當然,很多事情會令家長感到震驚,不免會立刻反應,但不應該持續責備孩子。你要這麼想,孩子不可能生下來就知道每件事正確的處理方式。
在管教的過程之中,要觀察孩子的情緒表現。像是有些孩子,家長越是緊張越是制止,他越喜歡做,想引起家長的關注,而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控制情緒就是你首先要考量的,並檢視原有的方法和態度是否需要修正。懂得同理孩子的情緒,並適時調整管教方式,是照顧者應有的心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