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不動就聽到家長控訴「我的孩子被同學霸凌」,家庭醫師三案例解釋:這並非霸凌,不應該被濫用!
孩子逐漸長大開始上學,有了同儕及校園生活,做爸媽的除了開心,更有著無限擔心。
於是寶貝膝蓋上多了瘀青、或是臉上忽然出現刮痕,一有風吹草動,家長便是草木皆兵!
而且,這個現象自從學校出現「校園防治霸凌準則」後越益明顯,家長們動不動就搬出「霸凌」來控訴「欺負」他們家小孩的同學,令她覺得有些不妥。
(和同學玩鬧太過激烈,有時會不小心受傷,應盡量避免。)
上面我舉的三個例子,是霸凌嗎?當然不是!
第一個例子是打架打輸人;
第二個例子是玩過頭;
第三個例子是一個情緒控管有狀況,需要大人協助的孩子。
班上什麼苦差事,都叫他去做,連每一個學生要拿自己的童軍椅到操場集合,那幾位同學也要這個孩子通通一起扛。
因此,這個孩子下課永遠只有一個人,同學走過他身邊,還會丟下一句句不堪的話:「臭死了!」、「你好髒」、「大笨蛋」、「死肥豬」、「你吃大便」......
是的,以上這兩個例子,就是霸凌!
(惡意被針對且一再發生,就有可能構成霸凌。)
例如:好幾個人欺負一個人(人數多欺少)、身高180公分體重90公斤的欺負150公分45公斤的(體型大欺小)、老師欺負學生(位階上欺下)。
還必須是一再重複發生的事件,而不是一次的衝突:
霸凌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對方一再害怕,是充滿惡意的使用各種方法,故意要傷害對方的身心,要對方待在這個環境中是感覺被仇視、被歧視的,是不受歡迎的,讓對方無法在這環境中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李佳燕醫師再次強調,這並不是霸凌!
這種情況的孩子,可能力氣很大,但是並非「權勢」比較大;這些孩子也沒有「深謀遠慮」到充滿惡意,故意要讓對方感覺被歧視、被貶抑,讓對方處在充滿敵意的學習環境中。
日前一名4歲孩子,拍了小女孩的屁股,被對方家長控訴性騷擾。李佳燕表示,明明是一個用意良善的法,被大人們胡亂拿來控訴別人家的小孩,很令人沮喪。
(有些孩子只是情緒管控有問題,需要大人耐心協助,不該被扣上標籤。)
我的孩子曾在某年級時被同儕惡意排擠、針對,當年班導又不OK。走過申訴才懂,原來「證明」長期性、持續性、針對性很重要!(受害方每一次經過都要蒐證或留證,會是不容易又很受傷的過程)
當年我家的案例是霸凌初審未成立,但因有明確三人以上多日偷竊的針對性事件,所以確認單一校園危安事件。
後來教育局人員建議可先採修復式正義導向,校方與雙方會議進行調解。對方父母們的態度讓我們決定給對方孩子們機會,最後放棄霸凌複審和不提告偷竊,以校安事件成立和校方輔導結案。
雖曾為受害方,但看到不少家長將霸凌無限上綱,真心也覺得很無言。不要隨意指責別人霸凌,但真的被霸凌了也不要害怕退縮!家長真的先好好教育自己,才能好好教育孩子。
(網友分享過去申訴過程,強調「證明」長期性、持續性、針對性很重要!)
「我家過動兒最近才和班上過兒有衝突,對方家長報警、控訴我兒傷害和長期霸凌她兒子。」
「我最近才剛剛發生這樣的事情,才小一6歲的小孩,單一衝突事件被搞成霸凌與性平,遇到瘋狂的家長無限上綱到法院提起訴訟共同侵權,當初設立好好保護小孩的機制,通通變成大人宣洩的工具......」
「兒子小一時,遇到男同學有情緒時肢體碰到女同學,結果居然是老師連絡該生家長說她『7歲』的兒子涉及性騷擾......」
「如同一些在教育崗位上,時不時以『過動』要求家長帶孩子去開藥回家吃的老師......每每聽聞後,都感到萬分難過。」
「我孩子的老師要全班都不能跟他講話,誰跟他講話就會受罰......所以我孩子國小過的狠辛苦。」
家長們關心自己的孩子、怕孩子被欺負實屬正常,但也要實地了解雙方當下的原因,並多點耐心與同理心,期望大家看完文章後也能更心平氣,陪伴孩子無憂長大。
家庭醫學科醫師、作家李佳燕
facebook:李佳燕醫師
延伸閱讀:
「霸凌」似乎被無限上綱
深植家庭醫學科多年,認為醫療不應該只是簡短問診開藥,更希望能多了解、幫助人的家庭醫師李佳燕,於臉書語重心長表示,最近,動不動就聽到大人控訴「我的孩子被同學霸凌!」而且,這個現象自從學校出現「校園防治霸凌準則」後越益明顯,家長們動不動就搬出「霸凌」來控訴「欺負」他們家小孩的同學,令她覺得有些不妥。
這些都不是霸凌!
為此,李佳燕醫師舉了三個例子說明:一、「同學拿簿子丟我,我生氣起來,就打他!」
被打的同學,回家告訴父母,父母隔天跳來學校,說他的孩子被霸凌。
二、兩個孩子拿沙起來互丟,結果,一個孩子玩得太瘋狂,拿桶子裝沙,整桶灑向另一個孩子,導致孩子眼睛進了沙,回家,父母帶去看眼科,說孩子被霸凌。
三、一個孩子很容易暴怒,同學不小心撞到他,就會被揍;又很調皮不受控,拿別人的鉛筆盒亂丟,同學制止他,也被揍。反正只要不順他的意,就會動手。
幾個學生的父母,出面控訴這個孩子霸凌很多小孩。
(和同學玩鬧太過激烈,有時會不小心受傷,應盡量避免。)
上面我舉的三個例子,是霸凌嗎?當然不是!
第一個例子是打架打輸人;
第二個例子是玩過頭;
第三個例子是一個情緒控管有狀況,需要大人協助的孩子。
如何才算霸凌?
李佳燕醫師解釋,「霸凌」是一件很讓人生氣的事,造成被霸凌的人身心受創,甚至影響一輩子。案例一:
一個孩子每天進教室後,好幾個同學就會圍著他、調侃他、戲弄他,孩子如果都不回應,那幾位同學,甚至開始打他。班上什麼苦差事,都叫他去做,連每一個學生要拿自己的童軍椅到操場集合,那幾位同學也要這個孩子通通一起扛。
案例二:
一個孩子被同學排擠,只要有人要和這位孩子講話,就會被其他同學警告:「你不要跟他講話,你要是跟他講話,我們通通不跟你做朋友了!」因此,這個孩子下課永遠只有一個人,同學走過他身邊,還會丟下一句句不堪的話:「臭死了!」、「你好髒」、「大笨蛋」、「死肥豬」、「你吃大便」......
是的,以上這兩個例子,就是霸凌!
不是出現暴力行為,就是霸凌!
不是有衝突,就是霸凌!
不是孩子受傷,就是被霸凌!
不是孩子打輸了,就是被霸凌!
(惡意被針對且一再發生,就有可能構成霸凌。)
構成霸凌的條件
李佳燕醫師指出,霸凌,是有一些條件的,它是指勢力強大的欺負弱小的:例如:好幾個人欺負一個人(人數多欺少)、身高180公分體重90公斤的欺負150公分45公斤的(體型大欺小)、老師欺負學生(位階上欺下)。
還必須是一再重複發生的事件,而不是一次的衝突:
霸凌是有目的的,就是要對方一再害怕,是充滿惡意的使用各種方法,故意要傷害對方的身心,要對方待在這個環境中是感覺被仇視、被歧視的,是不受歡迎的,讓對方無法在這環境中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有些孩子只是需要幫忙
因此,當在網路上看到有大人說,一個小孩「霸凌」全校學生時,令她著實傻眼!她也經常聽到動作比較大、反應比較激烈、脾氣控管比較差的孩子,被其他家長控訴「霸凌」他的孩子。李佳燕醫師再次強調,這並不是霸凌!
這種情況的孩子,可能力氣很大,但是並非「權勢」比較大;這些孩子也沒有「深謀遠慮」到充滿惡意,故意要讓對方感覺被歧視、被貶抑,讓對方處在充滿敵意的學習環境中。
日前一名4歲孩子,拍了小女孩的屁股,被對方家長控訴性騷擾。李佳燕表示,明明是一個用意良善的法,被大人們胡亂拿來控訴別人家的小孩,很令人沮喪。
(有些孩子只是情緒管控有問題,需要大人耐心協助,不該被扣上標籤。)
網友:家長必須先教育自己
有深受其害的網友分享:「家長和家庭真的要先好好瞭解霸凌的基礎定義,無限上綱濫用,要怎麼教育孩子?!」我的孩子曾在某年級時被同儕惡意排擠、針對,當年班導又不OK。走過申訴才懂,原來「證明」長期性、持續性、針對性很重要!(受害方每一次經過都要蒐證或留證,會是不容易又很受傷的過程)
當年我家的案例是霸凌初審未成立,但因有明確三人以上多日偷竊的針對性事件,所以確認單一校園危安事件。
後來教育局人員建議可先採修復式正義導向,校方與雙方會議進行調解。對方父母們的態度讓我們決定給對方孩子們機會,最後放棄霸凌複審和不提告偷竊,以校安事件成立和校方輔導結案。
雖曾為受害方,但看到不少家長將霸凌無限上綱,真心也覺得很無言。不要隨意指責別人霸凌,但真的被霸凌了也不要害怕退縮!家長真的先好好教育自己,才能好好教育孩子。
(網友分享過去申訴過程,強調「證明」長期性、持續性、針對性很重要!)
「我家過動兒最近才和班上過兒有衝突,對方家長報警、控訴我兒傷害和長期霸凌她兒子。」
「我最近才剛剛發生這樣的事情,才小一6歲的小孩,單一衝突事件被搞成霸凌與性平,遇到瘋狂的家長無限上綱到法院提起訴訟共同侵權,當初設立好好保護小孩的機制,通通變成大人宣洩的工具......」
「兒子小一時,遇到男同學有情緒時肢體碰到女同學,結果居然是老師連絡該生家長說她『7歲』的兒子涉及性騷擾......」
「如同一些在教育崗位上,時不時以『過動』要求家長帶孩子去開藥回家吃的老師......每每聽聞後,都感到萬分難過。」
「我孩子的老師要全班都不能跟他講話,誰跟他講話就會受罰......所以我孩子國小過的狠辛苦。」
注意霸凌的界線
看完上述網友們的分享,有不少的家長、孩子,甚至是老師等教育人員都深受其害,更可怕的是胡亂指控別人霸凌,或以自身權勢帶頭霸凌的例子。家長們關心自己的孩子、怕孩子被欺負實屬正常,但也要實地了解雙方當下的原因,並多點耐心與同理心,期望大家看完文章後也能更心平氣,陪伴孩子無憂長大。
家庭醫學科醫師、作家李佳燕
facebook:李佳燕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