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美學結合洗⼿教育 IF OFFICE 馮宇打造全新「愛洗⼿⼩隊」角⾊視覺 讓孩⼦從玩樂趣味中學習洗⼿觀念
設計美學 x 洗⼿教育 IF OFFICE 馮宇打造全新「愛洗⼿⼩隊」
美感教育強調以⽣活為核⼼,透過與洗⼿教育結合希望增進孩童對健康和美感的認識與理解。致⼒於洗⼿教育推廣的「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會」是已在台灣深耕 26 年的全球性非營利組織,今年特別邀請曾參與「美感細胞教科書再造計畫」的設計師馮宇,攜⼿插畫家 A hui 郭嘉惠以孩⼦的想像⼒為設計出發點,重新設計洗⼿活動道具,將原道具⼿套、⽔龍頭、洗⼿乳、病毒、⾯紙盒等更新簡化為五字⼝訣「⼿⽔皂菌⼱」,並翻新成較有趣且易記憶的動物形象,全新五⾓⾊作為代表演繹——⼤象⽔⽔、章⿂泡泡、⽔獺拍拍、⼱⽑獅王、細菌壞壞,運⽤多元⾝形與性別比例平均的設定作為亮點,融入唱跳遊戲與道具中,希望讓孩⼦輕鬆記住「濕、搓、沖、捧、擦」洗⼿五步驟,透過設計巧思呈現洗⼿動作的教育意涵。
⾓⾊性格與洗⼿教育設計巧思
「⼤象⽔⽔」:代表「⽔」字訣的⾓⾊,性格樂天好親近,頭上有⽔龍頭旋鈕、如⽔管的長⿐⼦可形成強⼒⽔柱,胸⼝的「W」象徵 Water 及哇哇⽔聲,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濕」和「沖」的代表。
「章⿂泡泡」:代表「皂」字訣的⾓⾊,不吐墨汁只吐⽩⾊泡泡,性格溫柔且喜愛與⼩朋友玩耍,胸⼝的「B」象徵 Bubble 及泡泡聲,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搓」的代表。
「⽔獺拍拍」:代表「⼿」字訣的⾓⾊,⽔獺喜歡拍拍⼿,擁有愛乾淨的個性,戴著看得⾒病毒的潛⽔鏡,微⼩細菌也逃不出他的眼睛,胸⼝的「H」設計象徵 Hands 及哈哈笑聲,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捧」的代表。
「⼱⽑獅王」:代表「⼱」字訣的⾓⾊,喜愛演話劇中王⼦的⾓⾊,因此以王冠作為點綴,愛⽣氣且稍微傲嬌的個性,鬃⽑象徵擦⼿⼱,若⽤⼩⼿摸摸鬃⽑會使他開⼼。胸⼝的「D」象徵 Dry 及個性跩跩,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擦」的代表。
「細菌壞壞」:代表「菌」字的⾓⾊,五芒星圖騰象徵腸病毒,擁有迷你⾝形且性格調⽪,喜愛躲藏在孩⼦的⼿上,吃進肚⼦會使⾝體不適,剋星是象徵⽔的「⼤象⽔⽔」跟肥皂「章⿂泡泡」。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會 x 馮宇 以美感設計豐富洗⼿教育活動
多次參與親⼦類型專案的馮宇持續嘗試透過設計帶給孩⼦更多的教育啟發,同為家長⾝份且對洗⼿教育深有所感開啟了本次合作。在視覺統籌的過程中,思考如何賦予「洗⼿」這個⽇常動作教育意涵,同時加入美感再造的觀念與元素,增添⾓⾊性格的豐富與趣味度,透過活動讓孩⼦組成「愛洗⼿⼩隊」進⽽提升對洗⼿的參與和實踐,「藉由新企劃的洗⼿教育推廣,除培養孩⼦正確洗⼿觀念,也是⼀種照顧⾃⼰、獨立負責的教育養成。」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會」進入校園宣導兒童洗⼿教育,請⾒官網資訊了解其理及校園巡迴場次(https://www.rmhc.org.tw/program/handwash.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