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人選之人—造浪者》黃健瑋私底下是個愛帶女兒露營的爸爸!「生活中的學習、玩樂,和課業是同等重要。」

《人選之人—造浪者》黃健瑋私底下是個愛帶女兒露營的爸爸!「生活中的學習、玩樂,和課業是同等重要。」

《人選之人—造浪者》中黃健瑋演活了在職場與家庭間奔波的爸爸。真實生活中,他是個堅持女兒六歲起就要鍛鍊身體和「學用刀」的爸爸。理由是「你得先知道它怎麼用,才能面對它可能帶來的危險」,而他理想中的父親形象,是在剛強中有溫柔,可以為了孩子的教育,付出一切......

黃健瑋│演員
(黃健瑋體格精實,擅長武術,因為曾受過醫療人員的急救協助,他演起醫療寫實劇格外用心,希望有一天也能幫助更多人。楊煥世攝)

從劇場到電視、電影,黃健瑋當一位專業演員10多年了,但很多觀眾是從「麻醉風暴」才真正注意到他「很會演戲」。

劇中他所詮釋的蕭醫師永遠處在疲憊、忙碌的狀態下,因為在人力吃緊的醫學中心裡,他經常得一人扛起整間大醫院的麻醉工作。

黃健瑋透露,演完此劇後收到不少一線醫護人員、實習生來信,向他抱怨、投訴或取暖等等,他發現一部製作認真的寫實劇,的確能道出各個行業的殘酷與心酸,讓社會正視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這是一個演員的使命」。

為了當好演員,他非常投入。曾有長達一個月,天天醒來就不斷練習「吐口水」和「套繩圈」,來展現玩世不恭的牛仔形象。

演醫生,就跟著真正的醫院麻醉科主任一起進開刀房,跟著體驗醫生的每一天。

練插管,不停的用假人頭來練,最後成為全劇組插管插得最好的人。

「我從小做事就很專注,看書看到入迷,常會不自覺流口水。因為很專心,所以學什麼都學得很快」,黃健瑋這樣形容著自己。

黃健瑋│演員│麻醉風暴
(《麻醉風暴2》劇照。公視提供)

就算工作,也不能少陪孩子

「我們應該是台灣第一個做醫療寫實劇的,既然要做,就要把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像;可能只有20萬元的預算,但要做到像是200萬元一樣的專業效果」。

大環境不理想,黃健瑋也不喪氣,只能盡力去做,還會想辦法替劇組省錢。

《麻醉風暴2》將於9/9於公視播出,在拍攝《麻醉風暴2》有段時間他因為眼睛受傷,無法拍戲,自願搬到設備沒那麼好的工作人員旅館去住,同時還幫忙寫劇本,共體時艱,只為了全員一起,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演員工作經常得飛來飛去,無法長時間待在家裡,如何維持和四歲女兒的感情呢?

「我盡量不離家超過一個半月」,黃健瑋說,六歲以前是成長最重要的階段,要盡量多陪陪孩子。

憶起自己童年時,父親經常帶著全家去環島、露營,這感受讓他至今「念念不忘」,所以當了父親後,最愛帶著全家去野外露營,有時連自己的父母也帶去,三代同堂共處在沒有太多外在干擾的環境,靜靜享受單純與家人同在的美好時刻。

黃健瑋│演員│麻醉風暴2
(《麻醉風暴2》劇照。公視提供)

對於孩子的教養,有獨到見解

從小因為父親是台商,每三個月才能回家一趟,他與父親相處的時間不多,愛看電影的黃健瑋,便一直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尋找理想的父親形象。

「但是我一直都找錯了,總是找到類似『終極警探』裡布魯斯威利那種,在一場大災難中冒險救回妻小,絕對的硬漢形象」,後來他才發現,父親應該也有柔軟一點的部分,可以和孩子談心,為孩子的教育多盡點力,甚至是用自己整個生命來教好孩子。

他最嚮往的是電影《神奇大隊長(Captain Fantastic)》裡,那個有點嬉皮式的另類父親,把一群孩子帶到原始荒山裡,每天早起跑山、打坐加武術訓練,自己種菜、打獵、捕魚過生活,把畢生所學一一教給孩子,以培養每個孩子成為「生活哲學家」為目標,這種完全投入、在家自學式的教養境界令他心嚮往之。

目前的他因為演藝工作,還無法做到這點,但他已為四歲半女兒訂下教養方針。

熱愛武術的他堅持,女兒到了六歲必須學會用刀和練武術,生活中的學習、玩樂和課業是同等重要。

皮膚黝黑的黃健瑋左手有一道很明顯長長的疤,是他21歲時酒駕自撞,橈骨斷裂後留下的,當時下巴也裂開流血不止,如今即使留了絡腮鬍,疤痕還是清晰可見。

或許正因受過醫療人員的急救協助,他也希望有一天也能幫助別人,在當演員之外,靠體能、靠武術或急救專業,完成這個心願。

和黃健瑋談話是一件很痛快的事。

他喜歡演戲、參與寫劇本,工作之餘愛看書,不時會推薦記者去看看哪一本書,像是最近愛讀的,一位神經外科醫師臨終前寫的「當呼吸化為空氣」;也因為很愛武俠電影「師父」,而去看了大陸作家徐浩峰的精采原著「刀背藏身」。

被問到如果有一天,再也沒人找他拍戲了,那時他想改行做什麼?對人生很淡泊的他想了一下回答說,就去做EMT(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戶外急難救助員吧,「因為我喜歡幫助別人」,黃健瑋眼神很誠懇的這樣說。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