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迷云】我們都看不見:隱藏在暴力與兇猛情緒的背後,施暴者其實有一顆早已破碎的心
社會價值觀是隱藏性的兇手
當暴力事件發生時,不論是當事人還是社會輿論一定都會率先將矛頭指向施暴者的兇殘行為,但萬芳醫院精神科專任主治醫師吳佳慶指出,其實從某些方面來看,部分施暴者的內心是很脆弱的,只是基於種種因素,這個社會並不允許他們表現出脆弱的自我,只好用暴力來武裝。
從巨觀的角度來看,可以追溯到整個亞洲的社會結構,普遍大眾對於男女不同的期待所導致,相較於女性的柔弱,男性一直被灌輸著「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觀念,從來沒有人鼓勵他們去正視自己的情緒和感受,且許多人認為「暴力是情緒宣洩的管道」,偶爾發發脾氣也沒關係。
而從微觀的方向來探討的話,也會發現施暴者之所以以男性居多,根據新北市政府家防中心的數據,男女受暴的比例為 1.5:8.5,正是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男性正確處理壓力的方式,家人以及伴侶間也經常因為疏於溝通而忽視了情緒與感受的表達。
例如家庭間突然出現經濟困頓的狀況時,身為一家之主的先生多半會覺得,即便告訴太太也無法幫上忙,且有損自己男性氣魄的顏面,多選擇自行處理。
談起溝通,吳佳慶醫師說,在臨床上的經驗發現,傳統台灣伴侶的溝通有時候很兩極,過於直接或不肯溝通,這兩者情況在長時間的累積下,會使問題越來越大,某種程度也會演變為將暴力行為視為一種「逃避壓力」的溝通方式。
施暴者的共同特點:自卑卻想保有主導權
然而這些施暴者會產生這些行為,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根據臨床上眾多案例的施暴者性格,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正典將其分為以下四大特徵。
控制欲極強
通常,施暴者容易將受暴者當成自己的所有物,進而想要控制或是占有,因此渴求對方能「照著自己期望的愛或方式」,強行要求他人來配合。
當施暴者越想要控制局面,但期待卻不被滿足、事與願違時,很容易就會伴隨情緒失控,進而爆發精神、言語或肢體上的暴力衝突。
主觀意識較強
施暴者常常較以自我為中心,無法將心比心站在其他人的角度設想,缺乏應該要有的「感同身受」以及「同理心」。
最常見的像高知識份子的家庭暴力,往往因為施暴者教育程度及成就較高,容易產生「自以為是」的心態、看不起受暴者;或是對孩子寄予厚望,有著過份的期待,太心急就很容易用錯方法。
情緒處理不當
「台灣有 9 成的施暴者都屬於衝動型的。」這種類型的人往往思考的成熟度較低,面對自己躁動的情緒,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因此明知暴力無法解決問題,但每每在情緒上來的時候仍會無法控制地使用暴力來解決,雖然事後多半會後悔,但在還沒找到正確的抒發管道之前,也難保下一次不再發生。
家庭因素影響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是:「施暴者從小的成長環境,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也許是因為施暴者本身長期處在一個不安全感的地方,使得他變得極度沒有自信,導致特別渴望被重視、被需要與被愛,甚至小時候就在暴力的環境中長大。
暴力是可以被學習的過程,因此當施暴者感覺到自我的權力或地位被挑戰甚至威脅時,就會回溯以往的受挫記憶,同樣選擇使用暴力要求受暴者屈服。
許正典醫師表示,以施暴者的心理層面做進一步的探討,發現他們除了想滿足對受暴者的控制欲望外,也會極力想掩蓋自己「無法解決問題的丟臉」,面對自己的自卑、沒自信,就會選擇以「拳頭」來抒發,當作解決問題的一種途徑。
正如上述觀點所形容:「暴力不能解決妳的問題,但暴力可以解決妳。」
用酒精抒發自我的脆弱
人們總習慣用酒精來麻痺壓力、借酒澆愁,將「喝酒」做為心靈的釋放。
根據研究統計,台灣社會暴力行為案例,常常與酒精合併在一起,「部分的施暴者有酒精成癮問題,大多施暴者並沒有如幻聽或妄想表現之精神疾病,卻往往在施暴當時合併使用酒精」,吳佳慶醫師感概地說。
「酒精的確能使人放鬆,卻也容易使情緒控管失靈」,以施暴者的心態來說,可能剛開始只想嚇嚇對方,但因為酒精的推波助瀾,往往讓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
再者,絕大部分的施暴者都是「臨時起意」,很少有蓄意傷害受暴者的案例。通常,他們一開始都只是想要溝通,卻找不到適當的管道,當情緒失控後就會演變為暴力。
打個比方來說,在親密關係上的暴力,常見於想要解除關係或是最後談判的場面,在攤牌、討論的時候,施暴者多少會抱有希望,期待被挽留被重視,但只要和想像中的有出入、期待落空,暴力就發生了。
關於施暴者的情緒,吳佳慶醫師比喻,人的心情就像一個桶子,承受各種喜怒哀樂,當壞情緒來襲時,就像不停地在為桶子裡注入流水,如果不趕緊關掉水龍頭,水就會從桶子中溢出,波及到其他的地方。
就如同開頭所說的:「暴力行為的產生是一個累積的過程」,與其群情激憤,或許身為旁觀者的我們,可以站在更客觀的角度思考,在憾事發生之前,先伸手幫幫這些脆弱又無處宣洩的「潛在」施暴者淨空水桶。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