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父母說什麼孩子都回不要?心理師:把指令變遊戲,克服 2 歲孩子的「不要不要期」
當媽媽問,「寶貝現在要不要現在吃飯?」小孩卻回應「不要」;接著爸爸又問,「寶貝那我們現在一起收玩具準備吃飯?」孩子依然說「不要」。
家長們對於此情景是否感同身受?孩子漸漸長大,心智成長過程也會有自己的主觀意見,一方面看見子女有所成長,父母絕對是高興的,但相對的有些孩子總擁有許多意見,於是便進入一段瘋狂的「不要不要期」。
如何克服孩子的不要不要?3 訣竅爸媽學起來
訣竅一:思考大人自己也「不要、不要」?
諮商心理師陳彥琪認為,我們總期待孩子能乖乖走規矩,但父母在認為孩子說都說不聽以前,應該先思考,自己是不是也常說「不要」這兩個字,像是在規勸子女的過程,總講不要跑、不要跳、不要笑這麼大聲等等。
當孩子說不聽,家長也會開始大聲、生氣,甚至吼罵,反而進入了惡性循環。
訣竅二:要求孩子,嘗試用不一樣的語句
陳彥琪分享,自己身為二寶媽,也經歷過孩子不要不要的時期,只是自己的教養風格傾向「正向教養」,在要求孩子這件事上,她嘗試轉化語言,比起請兒女不要做什麼,她選擇告訴他們「我們現在一起來做一件事。」她認為父母穩定的引導,比發脾氣強硬請孩子不要做,會來得更有效。
訣竅三:把規則建立變成遊戲
如果親子關係更好,或父母總是呈現比較穩定的狀態,可以嘗試將準備請孩子做的事情,變成一個小遊戲。陳彥琪舉例,「睡覺」也能變成遊戲,她會告訴兒女爸爸喜歡「睡覺」的遊戲,神奇的是一聽到遊戲二字,孩子都很買單,甚至覺得有趣,只要說到睡覺就直接躺成一片。
這方法比起追在他們屁股後面跑,命令孩子不要做什麼、要做什麼來得有用。 陳彥琪也分享過去在校園中的輔導經驗,有些孩子個性稍微調皮點,無論桌子椅子,各種物品都能在他們手上變成玩具,場面一度很失控。這時她選擇的應對方法是,在地板上貼上叉叉的符號,倒數三二一後,抓最後一個到叉叉位置的人,遊戲才剛開始,孩子們便瞬間歸位。畢竟人們聽到指令,想要反抗是本能,如果能變成遊戲,小朋友覺得有趣也更聽得進去。
孩子失控時,請父母先照顧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開始失控,大人通常也難以好好溝通,反而自己也情緒上漲,下一步便開始吵架、親子間更是產生衝突。
陳彥琪指出,即便是大人在此時此刻也難以冷靜,家長也會不知所措,自己腦袋一片空白,更何況還要組織正向語言跟孩子溝通?因此陳彥琪強調,這是一個警訊,請父母先學習安頓、穩定自身情緒。
在吵架時,大人若還是給予孩子許多複雜的回饋,他們無法吸收,甚至不曉得自己哪裡做錯。
陳彥琪分享,她曾看見一個小朋友脫離媽媽的手,自己按電梯玩耍,理所當然他的母親驚嚇又生氣,第一時間對孩子反應:「你真的很過分你知道嗎?你為什麼要這樣做?」而孩子只是愣在原地,不知如何回應。
陳彥琪認為,其實家長想表達的都是當下情況的危險和自己的擔憂,因此更需要冷靜後去表達,「被關注怎麼辦?被帶走了怎麼辦?」父母的擔心才會被孩子接收,下一步的提議(像是等一下要牽好手、不要自己玩電梯等)子女也才願意接受。
「與孩子每次溝通規則的目的,是希望他們能養成好習慣,而不是敷衍或只遵守一次規定。」
小事也要多稱讚,規則才能變習慣
當然孩子難免做出危險行為的時候,陳彥琪分享自己跟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她的兒女喜歡爬樓梯,身為家長難免擔心孩子在樓梯遊戲時跌倒,通常會想禁止孩子這麼做,只是她認為教育時機不限於做出危險行為時,而是小朋友有好好走下樓梯,她也會肯定孩子,鼓勵他們下次繼續如此。
因此下一次詢問孩子,他們如果沒有不要、不要的回應,而是願意接受家長的提議時,陳彥琪強調,父母一定要適時給予孩子稱讚與肯定,「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才想去教他,但如果平常就多給他們正向回饋,在他們做出正確行為時,多加以鼓勵和引導,能夠加深他們願意做、知道該怎麼做的認知,這才是與孩子建立常規的意義所在。」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