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孩子看見妳的眼淚與脆弱嗎?總希望保護孩子免受我們情緒的影響,但這樣其實並不好
有時候,孩子的行為讓妳難以應付、難以處理,可能是孩子固執某件事,妳屢次溫柔規勸,但他置之不理;可能是兩個孩子,不斷爭執,誰也不讓誰。可能妳還夾在工作與家庭之間,不停冒出倦怠與內疚感。更或許,妳有無法不悲傷的理由,與另一半爭執、親愛的家人離世……
面對難解的習題,難以排解的情緒,實在難以假裝沒事。很多人都想問,如果忍不住了,可以哭嗎?可以讓孩子看見妳的脆弱嗎?又該如何向孩子解釋流淚的原因?
大部分的人都覺得讓孩子看到自己心煩意亂,似乎不妥,因為我們總希望保護孩子免受我們情緒的影響。但這樣真的好嗎?
人不可能沒有情緒
首先,強忍自己的悲傷,使孩子看不到妳的人性。父母也是人,會有無數情緒、恐懼和欲望。讓孩子知道這一點沒關係。事實上,孩子一直都在觀察我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這是他們學習的一種方式。
悲傷很正常,所以請說出來
如果他們認為我們永遠不會感到悲傷,那麼當他們感到悲傷時,他們怎麼知道該怎麼辦嗎?如果他們沒有看到我們有這種感覺,他們怎麼會知道他們有時情緒低落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會這樣?舉例來說,如果父母因家庭成員的去世而哭泣,孩子們見證這種悲傷,可以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並不孤單。
孩子該知道每個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如果他們需要花一些時間讓自己發洩,他們可以毫不羞愧地發洩,而且永遠不必為自己的感受感到羞恥。這裡必須先釐清一點,不管是家長或孩子誠實的表現出自己的情緒,與把情緒發洩在其他人身上並不一樣。特別是家長,需注意這並非只轉嫁情緒。
當孩子問起,妳可以誠實表達,可能妳對他們所做的事情感到生氣、沮喪,可以直接告知。這可以讓他們知道,每個人都可以用語言表達他們的挫敗感,即使是針對另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把它壓在心裡。交流情緒是一件好事。因為孩子的生活經驗不多,很多時候當他們有不同的想法或感受時,他們會質疑:「這正常嗎?我有什麼問題嗎?」往往不願意說出口,但妳可以示範究竟該怎麼處理。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
表達妳的情緒,也可以訓練孩子培養出同理心。當孩子出自關心,問妳是否還好,而當他看起來心煩意亂時,妳也問他同樣的問題。
孩子還小時,要特別注意
但要注意,雖然親子之間可以真誠交流情緒,但孩子不需要知道父母的所有問題,或者覺得他們有責任讓父母高興起來。而考慮到孩子的年紀,在孩子還小時,妳必須向他們保證妳會沒事的,並讓他們理解這不是他們的錯,否則他們往往會感到困惑和害怕。同時,也要注意沮喪的時間是否過度,與次數是否太頻繁。
特別鼓勵男孩的父母特別注意他們的情感經歷,讓小男孩知道他們可以體驗和討論他們的各種情感。不要灌輸他們「男孩子不可以哭」的錯誤觀念。
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各種情緒,並找到解決的辦法,是在教他們一種生活技能,也在告訴他們如何談論自己的經歷,這是非常健康的。這也絕對是加強親子關係的有效辦法!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