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設計師爸爸馮宇的美感教育!「愛洗手小隊」啟發於父女間的互動,期待激發孩子無限想像力

設計師爸爸馮宇的美感教育!「愛洗手小隊」啟發於父女間的互動,期待激發孩子無限想像力

曾參與「美感教科書再造計畫」、目前為IF OFFICE創辦人的設計師馮宇,致力於美感普及和教育設計,設計師的工作,再加上爸爸角色,讓他學習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創造出一件件兼具美感和教育意義的作品。從教科書到這次與麥當勞叔叔之家基金會的合作,他期望孩子不單單只是接受資訊,而是透過引導互動,激發出更多想像與創意!

文章目錄

帥酷的外表,配上爽朗的聲音,談吐之間有條有理,這是馮宇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所經手過的設計,每件作品的背後,都有個想傳達的價值意義。馮宇長年來致力於美感普及,不少人會問,何謂美感普及?馮宇說道,大眾對於「美感」通常會有距離感,認為美的事物,價錢就會比較高,大眾應該去思考的是,為什麼生活中需要美?美又能帶來什麼價值? 

「簡單舉個例來說,運用設計把一間餐廳變美了,氣氛變好了,客源就變多了;或是運用設計把站牌變得更美觀,讓行人覺得便利,這就是美感所帶來的價值。每個美感的背後,都有個設計的思考,美對於每個人都會帶來不同感受,重要的是大家如何去欣賞美,了解美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參與美感教科書計劃,開啟馮宇走上教育設計這條路

今年,馮宇接受麥當勞叔叔之家基金會之託,與插畫家打造全新「愛洗手小隊」角色,引發廣大迴響,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功的教育設計,基礎來自於10年前開始的美感教科書計劃。 

馮宇提到,當年接收到美感細胞團隊的邀請,加入教科書再造計劃,在參與設計的過程中,他認為「教科書不單是追求形式美麗,更重要的是如何引發孩子的想像力及創造力。」他所設計的第一本國語課本,封面只有一個框、一個點,讓孩子自己去創造獨一無二的封面設計,課本內頁更是參考繪本式設計,成功打造出全台灣第一本繪本型國語課本,同時還有一系列深具特色的教科書。馮宇說,「我們與插畫家合作,根據不同科目想要傳達的教育意義,設計不同風格,以增進學習效益。很開心推出後深受家長及孩子的歡迎,這也體現出美感存在的意義,具體被落實在生活中。」 


(圖片提供:IF OFFICE)

當然,這項教科書再造計畫挑戰不少,其中讓馮大覺得最難的,莫過於呼應時代的需求。馮宇指出,因為自己接觸教科書的時間不長,新課綱的改變,設計也必須隨時更動,使他不斷與編輯團隊討論,要如何規劃出符合新時代的設計,教科書的內容如何增加更多的教育啟發。他透露,「每當一個新版設計的誕生,我都會拿回家做個『市場調查』,女兒會給我很多的反饋,讓我能清楚了解現代孩子最真實的想法,讓我的設計更貼近孩子內心。」

 
(圖片提供:馮宇)

爸爸角色為設計工作帶來不少靈感,也帶來意想不到的「衝突」!

「其實我算是沒什麼距離感的爸爸,很容易就能跟孩子玩在一起。」談到馮宇與女兒的相處,他的嘴角藏不住笑意,眼神裡滿滿都是對女兒的愛。即便平常工作忙碌,馮宇一定會空出假日時間,好好陪伴家人,無論整天窩在家,或是出門逛街都好,也因為職業關係,讓他與女兒建立起相當有趣的互動模式。馮宇分享,「女兒段考前都很緊張,我習慣在睡前畫一張圖,放在她的書桌上,女兒隔天起床看見,會覺得心安不少。這樣的習慣,從女兒國小持續到國中,每一張畫女兒都有收集下來,久而久之成了我們之間的小遊戲,我覺得還蠻有趣的!」 

因為職業關係,也讓馮宇在當爸爸這件事上產生一些「衝突」!馮宇笑說,老實說,買育兒用品時很痛苦,像是選奶粉,除了在意營養成分,罐子的設計美觀也是他很在乎的點,同時還要考量到CP值,「視覺獲得滿足,至少半夜起床泡奶時,心情也會比較好吧!」而這樣的「職業病」,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女兒的選擇,「我們並沒有特別培養女兒的美感,但從日常生活中,像是吃飯時,她會想選擇氣氛好、舒服的餐廳,可以看到父母所帶來的影響力。」 

全新角色「愛洗手小隊」登場!多元動物造型激發孩子想像力

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致力於洗手教育已有26年的時間,這次特別與設計師馮宇、插畫家A hui郭嘉惠合作,打造五個可愛動物造型的「愛洗手小隊」,用來取代原先的道具設計,融合唱跳遊戲作為這次洗手教育的代言人,讓孩子愛上洗手! 

馮宇表示,當時收到麥當勞叔叔之家基金會的邀請,內心十分開心,覺得這是個很不錯的體驗,「陪孩子洗手,對我來說是個有趣的育兒回憶,當女兒還小時,每當玩耍回家,我都會帶著女兒洗手,一次次摸著她又肥又嫩的小手,感覺得到她正在慢慢長大,感受很奇特,也激發出這次洗手小隊的設計靈感。」

擁有日常與女兒的互動,加上長年來參與親子類型專案,馮宇觀察到「動物」對孩子來說非常有吸引力,因此這次選擇以動物角色作為出發點,再加入多元身形及性別平均等概念,與插畫家共創出五個動感角色——大象水水、章魚泡泡、水獺拍拍、巾毛獅王組成「愛洗手小隊」,共同消滅細菌壞壞,期待孩子在想像力之下了解洗手的重要。馮宇形容,「就像是復仇者聯盟,只要你家孩子愛洗手,他也能是洗手小隊中的一員,進而提升孩子的榮譽感及參與感。」 

「對多數孩子來說,洗手可能不是件好玩的事,但我希望藉由這次的教育設計,讓孩子喜歡洗手,家長也能重視洗手的重要性。」馮宇說,這次的合作過程,製作環節需考量環保、永續等議題,是之前較少接觸過的領域,也覺得很新鮮,未來他依然會繼續參與更多具有啟發性的專案,創造出美感與教育結合的更多可能!




「⼤象⽔⽔」:代表「⽔」字訣的⾓⾊,性格樂天好親近,頭上有⽔龍頭旋鈕、如⽔管的長⿐⼦可形成強⼒⽔柱,胸⼝的「W」象徵 Water 及哇哇⽔聲,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濕」和「沖」的代表。

「章⿂泡泡」:代表「皂」字訣的⾓⾊,不吐墨汁只吐⽩⾊泡泡,性格溫柔且喜愛與⼩朋友玩耍,胸⼝的「B」象徵 Bubble 及泡泡聲,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搓」的代表。

「⽔獺拍拍」:代表「⼿」字訣的⾓⾊,⽔獺喜歡拍拍⼿,擁有愛乾淨的個性,戴著看得⾒病毒的潛⽔鏡,微⼩細菌也逃不出他的眼睛,胸⼝的「H」設計象徵 Hands 及哈哈笑聲,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捧」的代表。

「⼱⽑獅王」:代表「⼱」字訣的⾓⾊,喜愛演話劇中王⼦的⾓⾊,因此以王冠作為點綴,愛⽣氣且稍微傲嬌的個性,鬃⽑象徵擦⼿⼱,若⽤⼩⼿摸摸鬃⽑會使他開⼼。胸⼝的「D」象徵 Dry 及個性跩跩,同時為洗⼿五步驟中「擦」的代表。

「細菌壞壞」:代表「菌」字的⾓⾊,五芒星圖騰象徵腸病毒,擁有迷你⾝形且性格調⽪,喜愛躲藏在孩⼦的⼿上,吃進肚⼦會使⾝體不適,剋星是象徵⽔的「⼤象⽔⽔」跟肥皂「章⿂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