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羊水晶片補傳統染色體檢查不足,掌握微小缺失

羊水晶片補傳統染色體檢查不足,掌握微小缺失

傳統染色體檢查是利用人工肉眼辨識染色體的排列、數目是否異常及有無大片段缺失、平衡性染色體轉位,對於微小片段缺失與重複疾病則無法偵測。但透過羊水晶片放大解析度,可補傳統檢查的不足之處,讓染色體檢查更為全面,同時掌握重大異常與微小缺與重複。

文章目錄

羊水晶片檢查|高層次超音波|染色體數目|染色體排列|基因檢測|基因異常 
針對高層次超音波與羊水檢查有異常時,再以晶片檢查進一步確認狀況。圖/shutterstock)

羊水晶片檢查愈來愈為人所知,不時可見主動要求檢查的孕婦,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吳琬如表示,「根據正規流程,針對高層次超音波與羊水檢查有異常時,再以晶片檢查進一步確認狀況。透過高層次超音波與羊水檢查可查出8~10%的病因,搭配晶片檢查可再多抓出6%的病因」。

檢查價值

吳琬如醫師指出,「基因晶片檢查的前身,是對已有臨床症狀的病童和成年人,找出病因所使用的工具,藉由長時間累積的數據資料歸納出共同的染色體微小變化,後來將之運用在產前診斷,可提早在胎兒時期發現疾病,並能及早做好相關準備」。

不過,因為當初沒有同時對正常族群進行普篩,所以應用在仍在發育中的腹中胎兒身上時,當中會存有在盲點,因為像狄喬治症候群、小胖威利症候群等已確定病因的疾病,只要檢體結果與致病基因位點100%吻合,就能確認腹中胎兒預後,「然而,在檢查的平台上將解析度放大並普篩後,會發現並不是每個人的遺傳物質序列是制式統一化的,這稱為『臨床意義不明確的變異』,這時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一般,需要繼續抽絲剝繭追查下去,影響所及將難以預先掌握,這些可能是孕婦們當初在尋求更精密的檢查時,沒預料到的結果」。

吳琬如醫師表示,「若是已有臨床證據再進行晶片檢查,對於相關事項的解釋相對容易,如高層次超音波看到了胎兒的結構異常,晶片檢查也看到了基因變異,以基因變異回推胎兒的結構異常,證據確鑿;如在沒有特別病因的狀況下受檢,務必先進行相關事項的諮詢,避免得知檢查結果後造成無謂的負擔」。

她補充,染色體數目正常,卻也可能因微小片段缺失或重複而造成智能障礙、學習障礙、語言發展遲緩、情緒控制障礙與自閉症等問題,「目前的晶片的探針也多設計在偵測與智力相關的疾病,是否有這些問題,至少要到一歲後才會表現出來,但檢查是胎兒時期所做,該如何解釋就非常重要,畢竟檢查結果是風險值的預估,尤其有些變異也存在正常族群人體」。

吳琬如醫師說,「胎兒結構若無重大問題,即使帶了某些外顯率非100%的變異基因,也可能沒事,因為可能家族中有一些未知的基因背景,可將不好的基因稀釋,而不致出現問題,不過,最終決定權仍取決於每個家庭的風險承受度」。

適用對象

. 一般高齡孕產婦

.孕婦血清篩檢、NIPT/NIPS篩檢高風險者

.胎兒超音波檢查或羊水染色體核型分析異常者

.家庭成員有不明遺傳疾病或先天異常者

個案分享

有位30歲的個案因超音波檢查有異狀,而做了羊水晶片,發現帶有一段基因片段異常,外顯率約20%,有症狀者可能會出現智能發展、癲癇和一些內臟結構的問題,進一步追查,該片段的基因來自父親。遺傳諮詢時,吳琬如醫師觀察父親雖然不是精明能幹的人,但是個相當寵妻的藍領階級,生活穩定,所以,當孕婦因捨不得胎兒得引產而糾結時,建議她可將老公為參考標準去考慮。

不料,幾天後,家中長輩出面,表明「基於優生學,不要留下孩子」。因為家中長輩不忍夫妻未來要承受照顧孫兒的風險,還不如現在就終止這樣的命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羊水基因晶片檢測 一次掌握染色體的重大異常與微小缺失
該做「高層次超音波」嗎?醫師點名:這6類孕媽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