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怎麼吃和如何運動逆轉最後機會

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怎麼吃和如何運動逆轉最後機會

台灣糖尿病患者超過200萬人,每年增加2.5萬人,但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需透過定期健檢才能察覺,建議家中備有血糖機定期測量。運動頻率要高於一般人,每周建議運動150分鐘以上,飲食控制則要注意澱粉含量、進食順序,建議選擇糙米、紫米等非精緻澱粉類食物,盡量減少喝手搖杯、果汁等高糖飲料,並避免飲用含糖的無糖珍奶、拿鐵等飲料。

糖尿病│血糖

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以2萬5千人的速度持續增長。

要預防糖尿病上身,甚至「逆轉」糖尿病前期,醫師表示,臨床上確實有病患相當努力,即使在診斷出糖尿病後,努力監測、運動、控制血糖,回歸到一般人的正常值範圍。營養師提醒,台灣人飲食習慣中的手搖杯、水果都是血糖控制的風險因子,尤其「果汁」更是血糖殺手。

糖尿病│血糖

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未透過定期檢驗難以察覺。

根據統計,111年度健保支出疾病排名中,糖尿病以402億點位居第3名。同時,每年近萬人因糖尿病死亡,預防糖尿病上身,成為台灣的健康課題。

林口長庚新陳代謝科醫師林怡瑄表示,一般人空腹血糖約在70至100之間,若高到100至160就屬於「血糖偏高」;飯後血糖要在140以下為佳,糖尿病患者則會高到200以上,不過標準值仍得視患者年齡而定。

林怡瑄說,糖尿病前期症狀不明顯,難以自我察覺,除非血糖飆到300以上,導致嚴重意識不清、昏迷,否則都得透過定期健檢才能得知。一般健檢多檢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無法掌握,也無法及早因應,若家中有血糖機定期追蹤,才有可能在糖尿病前期就採取積極作為。

運動頻率要高於一般人,每周建議150分鐘以上

糖尿病的成因相當多元,林怡瑄提醒兩大高危險族群,第一是有家族病史,父母、兄弟姊妹、祖父母中有糖尿病史者,得特別注意自身的血糖控制,並觀察是否為飲食生活習慣相近,導致的高血糖。第二個高危險群則是生活上少運動、飲食高油高糖者。

「糖尿病前期是可逆的。」林怡瑄說,患者在只要能好好控制飲食、規律運動,調整生活習慣,絕對有機會讓血糖回到正常數值。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運動頻率要比一般人高,每周建議運動150分鐘以上,從事中強度運動,最好是每天30分鐘,不要超過兩天不運動,年紀較大的民眾,若無法做中強度運動,在公園走路要加快速度、走到流汗。

進食順序:青菜→蛋白質→澱粉類,水果飯後吃

糖尿病前期的飲食控制非常重要,美兆健康管理中心營養師王筱婷建議,血糖忽高忽低會導致所謂的「血糖震盪」,過程中容易生成脂肪,血糖控制要以「穩定」為目標。建議三餐避免吃白米飯、蛋糕麵包等「精緻澱粉」,進食順序上先吃青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才吃澱粉類;水果安排在餐後進食,空腹吃容易使血糖飆升。

「雖然建議少吃精緻澱粉,但並非不吃飯。」王筱婷提醒,不吃澱粉不代表血糖不會上升,油脂類食物也會使血糖升高,但通常是在飯後2至6小時內;澱粉類則是飯後2小時內會造成血糖上升,要從「總量」進行控制。同時,澱粉也是身體利用效率最高的能量來源,可以選擇糙米、紫米等非精緻澱粉類食物,較不會造成血糖飆升。

無糖拿鐵有乳糖,「無糖珍奶」的珍珠是澱粉、又含糖

 

 控糖飲食停看聽

林怡瑄提醒,有糖尿病風險的民眾,三餐烹調應少油少鹽,減少喝手搖杯的次數,「果汁」對血糖的影響常常被忽略,成人建議一天兩份水果,但打一杯果汁的水果份量遠高於兩分,除了糖分過高,纖維也不足。有人覺得點「無糖珍奶」比較安全,但當中的珍珠是澱粉類,且會用糖熬煮,最好避免。

王筱婷說,人體吸收液體食物的速度遠快於固體,新鮮水果打成果汁不但變成液體,同時纖維也被截短;市售果汁不僅糖分可能超標,其中人工添加物更可能危害身體;牛奶中的「乳糖」也常常被忽略,因此即使無糖拿鐵也會讓血糖產生波動。

林怡瑄說,逢年過節難免有月餅、綠豆椪等中式或西式糕點,都是「熱量炸彈」,又甜又油。家人團聚不妨「控制份量」,以分享、減量的方式進食,或選擇減糖月餅、代糖糕餅等,最重要的還是要「減量攝食」。

林怡瑄表示,糖尿病前期會出現「胰島素阻抗」的問題,這時胰臟仍可分泌胰島素,但身體的肌肉、脂肪等組織卻沒辦法妥善利用,讓血糖進入細胞內,體內胰島素濃度又過高,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典型病徵。長期下來,胰臟恐衰退更加嚴重,因此會開立口服降血糖藥,幫助患者減少胰島素阻抗的發生。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本文由【元氣網】授權 糖尿病前期是可以改善!醫教你怎麼吃和如何運動逆轉最後機會
   文 /編輯辜子桓整理
   更多文章請見 元氣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喝果汁可以取代吃水果嗎?兒科醫師揭密:恐埋4項健康憂患
妊娠糖尿病飲食3原則與注意事項,營養師推薦一日三餐這樣吃

看更多udn元氣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