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餵藥事件,家長該如何面對兒童篩檢藥物的結果?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歐良修告訴你
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歐良修,昨日在臉書撰文,告訴家長該如何面對兒童篩檢藥物的結果,陰性、低濃度陽性、高濃度陽性,各代表什麼?接下來該怎麼做。
針對最近幼兒園餵藥事件,許多家長人心惶惶,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主治醫師歐良修,昨日在臉書撰文,告訴家長該如何面對兒童篩檢藥物的結果,以下為全文,連結在文末。
歐醫師全文
最近已經開始有小朋友因家長有「疑慮」(有「疑慮」的家長麻煩看一下我之前PO文)而帶小朋友去醫院檢查相關藥物,接下來醫師端就必須面對如何說明,個人建議如下:
1.陰性
小孩應該沒有接觸或目前體內沒有藥物殘留,不用擔心,正常照顧小朋友。
2.低濃度陽性
(必須超過各檢驗單位其可信的最低量測值,否則應該判斷為陰性)
由於濃度低,那目前小孩應該不會有藥物過量的副作用。由於不能完全排除之前有接觸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沒有接觸),那就正常觀察是否有戒斷等顯然精神或情绪變化的現象,停止藥物的接觸,過了一個月戒斷症狀大概也就都恢復了。所以也不用太擔心。
另外提醒家長注意不要自行買藥給兒童使用,並注意家中成人用藥的保管。
3.高濃度陽性
小朋友有可能有接觸,且體內仍有藥物,提醒注意觀察是否有藥物相關副作用,並暫時停止目前手邊的藥物給兒童使用。如果有精神相關症狀,可安排至兒童神經內科追蹤。
另外建議醫療院所,此時可以啟動「疑似兒童不良對待」的檢體保留機制。(不代表一定有兒童不當對待,不一定需馬上通報,只是保留給萬一之後有特殊狀況須轉特殊毒物檢驗的可能)
我們再次強調,其實血液尿液檢查只是醫療的一小部分,不管檢查結果如何,醫師都會考慮病史及藥物接觸史及症狀。醫師只要在就診中發現任何疑似兒童不當對待的狀況(這種狀況應該很少)就可以通報,和篩檢結果無必然關係,屬於正常醫療程序。
這次疑似兒童不當用藥的風暴,地方政府提供篩檢服務,應該是「短期」對於確實有「疑慮」的個案,提供一個醫療管道來協助,減少這類個案家屬的憂慮。這個措施,應該會設定一個期限,之後應該恢復常規醫療。
事件過後,希望政府、社會,及家長可以大家持續對於兒童用藥安全重視,一起努力。
歐良修醫師呼籲
另外呼籲,更嚴重的是大家面對少子化的危機中,台灣面對兒童的的生育,養育教育,兒童醫療,及兒科醫師的培育,某種程度我們就像是重視國防一樣重要,這種投資是不可以打折或挪用他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