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幼兒園相關> 小朋友吵架了怎麼處理?兒科醫:大人不介入,簡單運用「孩子們」讓他們變成「同一國」輕鬆解決

小朋友吵架了怎麼處理?兒科醫:大人不介入,簡單運用「孩子們」讓他們變成「同一國」輕鬆解決

家裡大寶和和小寶總是搶來搶去、學校老師告狀兒子又和同學吵架......當孩子起了爭執,爸媽們都怎麼處理?

身為父母,總是不厭其煩地講道理、再不聽,甚至用罵的方式中斷爭吵,搞得自己和孩子都不開心。

大人不要介入

你最近有沒有對大寶說:「你不要這樣對妹妹!」

你最近有沒有跟孩子說:「不行!你不能打人!」

小兒專科醫師黃師堯表示,過了3歲左右,看每個孩子個人的溝通與理解能力,如果吵架打架,只要不見血,基本上不會插手。

他也建議,當孩子在爭吵的時候,不要當審判官,不要當警察,也不要介入;大人的介入會使雙方的紛爭更明顯更不平衡!

善用「孩子們」、「一起」的方式

黃師堯解釋,把他們歸類在同一國,與你(大人)不同一國,會有幫助。

一個方法就是用語言上來轉換狀況。不要用你,用「你們」,但是「你們」還是有種針對的感覺;用「孩子們」就比較中立。如果孩子比較小的話,用「一起」來引導他們合作。

「孩子們,一起想一想,怎麼樣玩每個人都會覺得開心又好玩?」

「孩子們,你們發現問題是什麼了嗎? 一起想出解決的方法了嗎?」

「孩子們,你們想要先分開玩一下,還是想想看一起玩要怎麼做才會好玩?」

孩子|父母|吵架|打人|孩子們|一起|二選一|兒科醫師

「二選一」讓孩子自己選擇

如果是小一點的孩子們,可以給二擇一的選擇,例如:

「孩子們,你們想要輪流玩車車呢?還是一起玩積木?」

黃師堯指出,簡單的「言語轉換」就可以改變孩子對狀況的認知與行動,同時也能提醒我們處理的原則。

當然,如果你出手打孩子來解決問題,孩子也會學到,「喔,打人可以解決問題啊!」

孩子|父母|吵架|打人|孩子們|一起|二選一|兒科醫師

孩子在家是小霸王,什麼東西都是他的,當有了弟弟妹妹、或是到了學校,「分享」亦成為了一門功課。下次不妨試試,引導孩子們變成同一國自己主動選擇解決方式吧!

本文由【小兒科醫師黃師堯】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黃師堯 Dr. Lawrence 台灣的孩子 世界的孩子
IG:黃師堯醫師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孩子動手打人,別只說不可以!筆記2大應對重點,3歲前後策略不同!
一張椅子讓孩子和好只要1分鐘,爸媽必學這一招!孩子們會自己找到修復關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