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歡」、不講理,都不考慮別人?專家提醒:不是孩子講不聽,而是認知能力尚未成熟
□當事情不順心,立刻爆炸,大哭大鬧。
□別人都要聽我的,要別人按照自己意思。
□無法等待、忍耐,延宕滿足很困難,想要的一定要立刻得到。
□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有錯。
□不會負責,每次出現問題都覺得是別人害的。
□不會跟別人互相禮讓,不懂得要輪流或是排隊。
□任何東西都不願意分享。
家中孩子是否有這些問題?當孩子出現這些看似以自我為中心的霸王行為,真的就是令人擔心的小霸王嗎?
你家的孩子是小霸王嗎?
「家長覺得孩子是小霸王,經常都是因為孩子對於不開心情緒反應激烈,讓家長覺得很『歡』、不講道理,」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陳富美談到,其實,對於不開心的反應,牽涉到孩子幾項先天氣質:
情緒強度差異
情緒強度較強的孩子,遇到不順心或不開心,立刻會有很強烈的反應,像是放聲大哭等,往往讓成人覺得孩子很胡鬧。
注意力分散度
如果注意力分散度低,也就是專注度高,對於當下進行的活動或不開心的情緒,不容易被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難以安撫,會讓人覺得孩子不好溝通。
堅持度
對於正在做、想要做的事,就是一定要完成,難以妥協,甚至覺得別人一定得聽他的,經常讓家長覺得不講道理。
「先天氣質沒有好壞之分,」陳富美強調,「專注度高、堅持度高在學習上都是好的,然而,面對處理情緒時,可能形成阻力。」
家長透過日常觀察,了解孩子先天氣質,能幫助家長較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高張的情緒,以及為什麼會產生這些行為,而不只是認為孩子無理取鬧,急於想要如何導正。
先從了解孩子開始
「我想要」、「現在就要」、「我不要等」、「我不管」,學齡前的孩子隨心所欲、想幹嘛就幹嘛、不考慮別人,讓家長不禁擔憂,小時候就這樣蠻橫,長大怎麼辦?
童伴心理治療所所長蔡百祥笑說,「其實從演化角度來看,某個年紀以下的孩子為了生存,都必須要是小霸王才行。」
兩、三歲的孩子,本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方式,隨著發展,才慢慢開始有了人我不同的概念,這是一段正常的成長歷程。
例如在遊戲時,小小孩只會獨自玩,接著是平行式遊戲,儘管兩人玩一樣的玩具,卻各玩各的,到了三、四歲,才會逐漸發展出一起遊戲的能力,然而,即使這個階段,因為孩子還沒發展出成熟的人我關係,玩遊戲時也只是找別人玩自己想玩的,或要別人按照自己的意思玩,這會讓成人誤認孩子很霸道,其實,五、六歲以後,孩子才能一起合作,玩比較複雜、需要遵守規則的遊戲。
「我認為真正的小霸王應該是能理解別人感覺,但仍然不在乎,這才算是真正的小霸王,」蔡百祥強調,「如果小小孩不能理解別人的感受,或不知道自己行為會造成了別人不舒服,並不能算是小霸王。」
「當我聽到家長、老師說這個孩子很霸道,是壞孩子時,都會感到擔心,」蔡百祥幫小小孩們喊冤,並提醒,「孩子年紀在四歲以下,實在不能用小霸王來形容,家長不該替孩子貼上標籤。」
孩子要能跳脫出小霸王行為,必須發展出包括「辨識情緒」、「理解想他人在想什麼」與「調適情緒」幾項能力,然而,學齡前孩子的認知發展都還沒有辦法到達這些階段。
從群體中學習個別差異 進而建立同理心
「在我的課堂中有項作業,讓大學生到幼兒園觀察紀錄孩子們發生衝突最多的原因,非常有趣的是,第一名竟然是因為『我要幫忙他,但他不讓我幫』,」陳富美說。
幫助別人是好事,為什麼對方不讓我幫忙?你為什麼不聽我的?孩子會有這些反應,是因為孩子只能從自己角度思考,不理解他人和自己的差異,不知道「你的幫助不是我需要的」。
「孩子必須有機會去認識他人和自己不同,透過一次又一次經驗,才能逐漸學會如何和他人相處,」陳富美解釋,「幼兒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域。」
在和年齡相仿的玩伴相處過程中,孩子會漸漸發現,「我喜歡吃的東西,其他人卻覺得難吃」、「我覺得這遊戲很無聊,但有的人喜歡玩」,開始明白其他人和自己有不同的喜好及感受。
當孩子不願輪流、不想排隊,公共的玩具卻不分其他孩子玩,就會在群體中產生衝突,孩子就得試著開始調整,從這些經驗,逐漸理解「不是我想要就可以,還必須考慮其他人」。
當孩子漸漸懂得人我差異,逐步建立起同理心,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進而尊重他人,就是一段社會化的歷程。
孩子不是故意的 只是認知能力尚未成熟
「對太小的孩子講道理,經常沒有效果,不是因為孩子講不聽,而是孩子認知能力還沒發展到能聽得懂,但家長卻誤解孩子很壞,」陳富美談到。
當孩子直接拿走別人東西,被父母責罵「不可以偷拿別人東西」,但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偷,覺得只是想玩就去拿,甚至搞不清楚爸媽為什麼生氣,感到委屈,反而情緒更高張,哭得更傷心。
由於很多抽象的觀念孩子都還沒有建立,因此,父母應該用小小孩更理解的語言,「別人的東西必須要先問過他,他答應了借你就可以玩」。
學齡前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還沒發展成熟,要調整好情緒非常困難,即使父母已經說明,但因為想得到的東西得不到,仍會大哭大鬧。
蔡百祥提醒,「家長應該給學齡前的孩子更多增加情緒辨識、接納情緒的練習。」當孩子陷入情緒漩渦時,對孩子說任何道理都沒有用,父母可以等孩子情緒宣洩完,平靜下來後,再聽聽孩子為什麼這麼生氣或是難過。
然而,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蔡百祥建議,「家長應該避免猜測孩子有負面動機,」例如當孩子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難過或失望大哭,只是單純抒發情緒,但家長卻自己解讀為「孩子就是故意用吵鬧來逼我讓步買給他」,就會讓家長更怒火中燒,造成親子之間緊張。
換個角度,如果用中性的角度看待孩子情緒,認為孩子只是在宣洩情緒,就比較能接受孩子的情緒。
而家長也必須接納並尊重孩子的情緒,例如孩子被拿走東西感到非常生氣時,但家長千萬不能不以為然,「借他一下又不會怎樣,怎麼這麼小氣」。「即使父母覺得這又沒什麼,也必須尊重孩子覺得不舒服的感受,」陳富美提醒,只有當孩子的感受被尊重,才會懂得尊重他人感受。
教養方式也深深影響孩子是否在學齡後成為真正的小霸王
如果太過溺愛、過度保護,沒有約束,或是即使覺得不對,還是覺得算了,會讓孩子習慣認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有人幫忙收拾善後,就會永遠覺得世界是繞著自己打轉。
父母應該從小在教養上建立明確清晰規則,把對於孩子的要求說仔細,並給予適當的行為後果,蔡百祥強調,「其實把規範說清楚,可以為小小孩帶來安全感,不會感到無所適從。」
相反的,太過權威的教養方式,也同樣會導致小霸王的產生。
有些父母為了終止小孩不適當的行為,嚴厲吼罵或體罰,雖然能獲得立即效果,但長久下來會衍伸出更多問題。不但可能造成孩子表面上聽話,私底下又是另一套外,如果父母的態度是『我說了算』,就是讓孩子認為,只要比較有權力、比較兇悍的一方就可以成為霸王。
「對孩子來說,爸媽就是大霸王,」陳富美強調,「孩子只會學習到面對權威就讓步,並沒有機會成長,甚至等到有天自己在身型或各方面不再處於劣勢時,就不會要再聽家長的了。」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