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曾經是一位青春洋溢、對未來懷抱夢想的女孩!又是做了多少妥協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電影《Barbie芭比》在全球掀起一陣粉紅旋風,在笑中帶淚的同時,也道出了母親們背後的心聲。
關於芭比真實擁有者竟是平凡的上班族媽媽葛洛莉,而非女兒莎夏這段,大家都跟著芭比一起震驚不已。
時尚KOL暨作家「凱特王」認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兒仍舊困於母女關係,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與母親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
(芭比的夢幻日常忽然變得不順遂,也展開她踏上找自己的旅程。)
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對她不屑一顧,讓她對自我產生了諸多懷疑。
芭比以為導致自己和現實世界產生連結的是一位女孩,當她充滿希望跑到女孩面前「相認」時,卻受到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批判。
女孩代表的是「每一位對芭比產生質疑並厭惡的女人」,說她是父權的產物,是一個物化女性的象徵,讓女性主義倒退了50年。這類女孩對自己符合時代意義的正確思想感到無比驕傲,對自己內建的女性意識深信不疑。
但女孩沒有想過,同樣都是玩過芭比的人,讓芭比產生覺醒的卻是自己的母親(那個代表思想落後又普通的女性),而非女性意識抬頭代表更進步的自己。
此一對照何嘗不是身為女兒的妳我與母親的關係,但我們從來未曾想過自己之所以不信服母親那一套,正是因為她作為一個女性身分讓我們意識到了「自己不想變成她那樣」。
母親,是所有女人接觸的「第一位女性」。
(女兒對母親的不屑與不諒解,讓她不想變成媽媽的樣子。)
她們帶著上一輩傳給自己的教條,再把自己被現實生活折磨後的生存智慧教給女兒。
她們當中有不少人的目的是希望女兒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而這些規勸與嘮叨就是自己曾吃過的虧,也可能是為了順應社會期待所做出的妥協(俗稱「認命」)。
但她後來卻也成為鼓勵母親回去幫助芭比的關鍵轉折,女兒的激進讓母親重拾了面對困境的勇氣。
凱特王表示:「我不禁想到許多女兒長大後會力勸母親『離婚』這件事。女兒一方面最討厭在母親身上看到『認命』,卻也是希望母親擺脫命運捉弄最強大的支持者。」
(長大後,許多女兒反而成為支持母親「離婚」的勇氣支柱。)
電影中,媽媽有感而發的那段台詞,不僅僅作為喚醒芭比的警世咒語,更可以視為是她對自己過往人生的一次靈魂拷問。
母親的覺醒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換來的,不是網路上的雞湯,更不是被他人灌輸的口號。
這些「經驗談」成功喚醒了芭比們,女兒終於見識到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她對女兒說:「如果真實的我就是這樣暗黑、悲憤又普通呢?」女兒給她一個理解的微笑:「我覺得那樣很酷。」
她也告訴芭比:「我創造出妳,不是因為要給妳一個結局」。意思是說,妳想成為什麼人,妳自己可以決定。
(芭比悟出自己存在的意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凱特王指出,女性主義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身為女人,我們以及我們的上一代、上上一代,甚至是未來的一代都將走在這個過程中。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侷限,當然也有自己的突破。女兒對母親的質疑與嫌棄,便是建立在過去的侷限與當下的突破中。
母女的傳承便是如此,母親不必趕上女兒的進步,女兒不必憎恨母親的畫地自限。
妳走得越遠,表示妳離她所代表的陳腐的體制也就越遠;她曾經無法跨越的鴻溝,妳不但已經跨過去了,還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本文由【凱特王】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凱特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關於芭比中的「母女傳承」
葛洛莉為了青春期的毒舌女兒而苦惱,女兒瞧不起她、自己則年華老去生活平淡,母女關係正值臨界點。時尚KOL暨作家「凱特王」認為:「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女兒仍舊困於母女關係,不知道如何面對自己與母親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
自己不想變成她那樣?
凱特王解析,芭比覺醒的初始是因為對「死亡」產生了疑惑,這個疑惑則源自於現實生活中,身為母親的葛洛莉想起了女兒小時候和她一起玩芭比的情景。(芭比的夢幻日常忽然變得不順遂,也展開她踏上找自己的旅程。)
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對她不屑一顧,讓她對自我產生了諸多懷疑。
芭比以為導致自己和現實世界產生連結的是一位女孩,當她充滿希望跑到女孩面前「相認」時,卻受到有史以來最強烈的批判。
女孩代表的是「每一位對芭比產生質疑並厭惡的女人」,說她是父權的產物,是一個物化女性的象徵,讓女性主義倒退了50年。這類女孩對自己符合時代意義的正確思想感到無比驕傲,對自己內建的女性意識深信不疑。
但女孩沒有想過,同樣都是玩過芭比的人,讓芭比產生覺醒的卻是自己的母親(那個代表思想落後又普通的女性),而非女性意識抬頭代表更進步的自己。
此一對照何嘗不是身為女兒的妳我與母親的關係,但我們從來未曾想過自己之所以不信服母親那一套,正是因為她作為一個女性身分讓我們意識到了「自己不想變成她那樣」。
母親,是所有女人接觸的「第一位女性」。
(女兒對母親的不屑與不諒解,讓她不想變成媽媽的樣子。)
媽媽的嘮叨都是她們吃過的虧
相信不少女孩都從媽媽那裡接受過一些「身為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子」、「女人要怎樣做才是對的」......種種的規勸與嘮叨。她們帶著上一輩傳給自己的教條,再把自己被現實生活折磨後的生存智慧教給女兒。
她們當中有不少人的目的是希望女兒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而這些規勸與嘮叨就是自己曾吃過的虧,也可能是為了順應社會期待所做出的妥協(俗稱「認命」)。
女兒在母親「離婚」中扮演的角色
母女二人來到被父權制馴化後的芭比世界,面對無力改善的現況,兩人驅車打算離開。女兒對於母親與芭比的放棄十分憤怒,心裡更加確定「呵呵,你們就是這樣不爭氣的女人」。但她後來卻也成為鼓勵母親回去幫助芭比的關鍵轉折,女兒的激進讓母親重拾了面對困境的勇氣。
凱特王表示:「我不禁想到許多女兒長大後會力勸母親『離婚』這件事。女兒一方面最討厭在母親身上看到『認命』,卻也是希望母親擺脫命運捉弄最強大的支持者。」
(長大後,許多女兒反而成為支持母親「離婚」的勇氣支柱。)
母親的覺醒
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曾經是一位青春洋溢、對未來懷抱夢想的女孩;身為女兒的人卻鮮少知道這一路以來她經歷過多少矛盾掙扎,多少迂迴妥協才成為現在這個樣子-普通又悲哀。電影中,媽媽有感而發的那段台詞,不僅僅作為喚醒芭比的警世咒語,更可以視為是她對自己過往人生的一次靈魂拷問。
母親的覺醒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換來的,不是網路上的雞湯,更不是被他人灌輸的口號。
這些「經驗談」成功喚醒了芭比們,女兒終於見識到母親不為人知的一面。她對女兒說:「如果真實的我就是這樣暗黑、悲憤又普通呢?」女兒給她一個理解的微笑:「我覺得那樣很酷。」
想成為什麼人,自己決定!
電影的最後,當芭比想要成為人類時,象徵「芭比之母」的露絲‧漢德勒拉著芭比的手,將母女相傳的女性記憶傳入芭比身體。露絲對芭比說:「母親存在的意義,就是讓女兒回頭看時,知道自己走了多遠。」她也告訴芭比:「我創造出妳,不是因為要給妳一個結局」。意思是說,妳想成為什麼人,妳自己可以決定。
(芭比悟出自己存在的意義,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凱特王指出,女性主義的發展是一個歷史過程,身為女人,我們以及我們的上一代、上上一代,甚至是未來的一代都將走在這個過程中。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侷限,當然也有自己的突破。女兒對母親的質疑與嫌棄,便是建立在過去的侷限與當下的突破中。
母女的傳承便是如此,母親不必趕上女兒的進步,女兒不必憎恨母親的畫地自限。
妳走得越遠,表示妳離她所代表的陳腐的體制也就越遠;她曾經無法跨越的鴻溝,妳不但已經跨過去了,還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
本文由【凱特王】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凱特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