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初產婦經產婦大不同?5大面向比一比,每胎狀況不一樣

初產婦經產婦大不同?5大面向比一比,每胎狀況不一樣

哪怕是同一人連生好幾胎,也不敢說每胎的狀況都差不多,事實上,每一次懷胎,光是年紀就有差異,更不要說生理與心理的狀況也隨之不同。雖然有過懷孕的經驗,對於再次懷孕,有助部分狀況的判斷,但事事總是以第一次懷孕的狀況為準,卻也未必恰當。無論生第幾胎,該做的產檢都要按時受檢,以確保胎兒的健康。

文章目錄

產檢│待產│自然產│會陰受傷│剖腹產│傷口沾黏│產後復原│子宮收縮│產後憂鬱│子宮頸閉鎖不全
(即使連生好幾胎,也不敢說每胎狀況都差不多,畢竟年紀有差,生理心理狀況也隨之不同。圖/shutterstock)

人們常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輕鬆養」,憑藉第一次的生養經驗,的確讓再次懷胎時,較不會手忙腳亂,只是這一胎遇上的狀況,可能是上一胎所未碰過的;當然,前一胎曾發生的問題,在這胎並不一定會發生。

即使有生過孩子的經驗,但每一次的懷孕都須視為獨立事件,該注意的事,不論生幾胎都要注意,避免以過往的經驗誤判了當下的狀況。

產檢│待產│自然產│會陰受傷│剖腹產│傷口沾黏│產後復原│子宮收縮│產後憂鬱│子宮頸閉鎖不全
(適齡夫妻準備懷孕或是懷孕初期,可以檢測有無攜帶致病基因,了解是否有遺傳至下一代的風險。圖/shutterstock)

面向1產檢項目

每次懷孕都要產檢,不過,有些項目並不是每胎都要做!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董祥鈞表示,「如果是關於基因遺傳疾病的篩檢,一生只要做一次即可,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篩檢(SMA)、X染色體脆折症篩檢等,適齡夫妻準備懷孕或是懷孕初期,可接受帶因者篩檢以檢測有無攜帶致病基因,了解自身的基因是否有遺傳至下一代的風險」。

若於「孕前」檢測發現夫妻雙方帶有相同的疾病基因缺陷,建議儘早安排與醫師進行相關討論與諮詢,了解各種可能的狀況,或適時以胚胎著床前基因診斷(PGD/PGT-M)協助人工試管進行受孕,讓胎兒異常風險降到最低;若於「孕後」 檢測發現,則建議可於懷孕 16~18週左右時,進行羊膜穿刺以進行胎兒之基因型的確認,掌握胎兒的狀況。

至於常規產檢、唐氏症篩檢、妊娠糖尿病篩檢、與乙型鏈球菌篩檢等,還有視適應症而決定是否受檢的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子癇前症篩檢、早產篩檢、羊膜穿刺與TORCH篩檢,「則不分初產婦與經產婦」。

董祥鈞醫師補充,「若前一胎有妊娠糖尿病的病史、第一胎但本身就有糖尿病或家族史,可在懷孕初期即做空腹血糖檢查,並在24~28週接受妊娠糖尿病篩檢,及早了解血糖狀況,做好血糖控管」。

另外,由於根據研究顯示,充足的懷孕早期血中維生素D濃度,可降低子癇前症,並顯著降低早產風險;懷孕期間維生素D嚴重缺乏,可能引發成人骨軟化症及嬰幼兒佝僂症等風險 。董祥鈞醫師表示,「考量國人普遍有維生素D不足(≦20ng/mL)的狀況,備孕媽咪可考慮自費進行維生素D血中濃度檢測,以評估適合補充的劑量」。

產檢│待產│自然產│會陰受傷│剖腹產│傷口沾黏│產後復原│子宮收縮│產後憂鬱│子宮頸閉鎖不全
(定期產前檢查及避免可能引致早產的情況,如有早產徵兆應儘快就醫。圖/shutterstock)

面向2待產時間

「第二胎生得快」是不少人的既有認知,生孩子痛上三天三夜發生於初產婦不算少見,而經產婦則往往屬於「快刀斬亂麻」,當出現規律陣痛後,產程進展的速度就很快,除非兩胎相隔好多年。

董祥鈞醫師依照產程說明初產婦與經產婦所需時間的差異:

第一產程: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

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動期」,「潛伏期」是指開始規則陣痛後到子宮頸開4公分,潛伏期的時間長短因人而異,一般而言,初產婦平均約20小時;經產婦為約14小時。

至於「活動期」,則是從潛伏期之後到子宮頸全開(從開4到10公分),此階段的宮縮頻率會更為密集,約每3分鐘至4分鐘1次,每次持續30至60秒,而子宮頸口擴張的狀況為:初產婦每小時約開1.2公分以上;經產婦則為1.5公分以上。整體而言,初產婦約耗時10小時;經產婦為6小時,實際時間長短仍因人而異。

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到胎兒娩出

產婦於此階段,宮縮頻率會更為密集。一般而言,初產婦在2小時以內;經產婦常在30分鐘以內會分娩。董祥鈞醫師指出,「若產婦超過2小時仍未分娩,就會評估是否該改為剖腹產」。

第三產程:從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為止

在第三產程的時間上,初產婦與經產婦差異不大,從胎兒娩出後至胎盤娩出約10~30分鐘。


預產期計算.不分胎次

關於預產期,董祥鈞醫師指出,「不分胎次,都是以40週估算預產期」。但是實際的生產日期,每胎都可能或早或晚。

然而,上一胎若早產,這一胎也可能有早產的機會,「因前胎曾經有早產經驗者,就是此胎發生早產的風險因子」,因此,定期產前檢查及避免可能引致早產的情況,如有早產徵兆應儘快就醫。


產檢│待產│自然產│會陰受傷│剖腹產│傷口沾黏│產後復原│子宮收縮│產後憂鬱│子宮頸閉鎖不全
(初產婦與經產婦的第一、第二的產程所需時間有所差異。圖/shutterstock)

面向3生產狀況

就生產狀況來說,可分為自然產與剖腹產來看:

自然產.會陰受傷

自然產多有陰道傷口撕裂傷的問題,董祥鈞醫師表示,「不論是初產婦或經產婦,多會進行會陰切開,以防止會陰不規則裂傷,而增加傷口疼痛、出血及縫合的難度與時間」。

他說,比起初產婦,經產婦容易出現三、四度會陰裂傷的情況,「因為產程進展較快,胎頭過快衝出而易導致會陰受傷,不只是不規則的裂傷,更可能造成肛門括約肌斷裂或傷口深度直達肛門粘膜」。

剖腹產.傷口與沾黏

無論剖腹產幾次,「表皮部分,通常都會沿著上次的傷口位置下刀,把上次的疤痕(含蟹足腫)修掉」。

董祥鈞醫師指出,值得注意的是沾黏問題,「剖腹產從劃開皮膚到切開子宮,共有七層,在傷口癒合的過程中,容易發生不同程度的沾黏。因此,常見進行第二次剖腹產的經產婦有沾黏狀況,這時,必須先花時間處理沾黏組織,才能取出胎兒」。生產胎次愈多,沾黏狀況會愈嚴重。

為預防沾黏,進行剖腹產時,自費選用防沾黏產品,於復原階段阻絕傷口與膀胱、腸子等器官的接觸,降低沾黏的發生,已是不少產婦熟知的觀念。此外,他提醒,「剖腹產後,在身體狀況許可下,建議第二天及早下床活動,增進腸子蠕動,有助避免與傷口碰在一起導致沾黏」。

產檢│待產│自然產│會陰受傷│剖腹產│傷口沾黏│產後復原│子宮收縮│產後憂鬱│子宮頸閉鎖不全
(無論剖腹產幾次,表皮部分通常都會沿著上次的傷口位置下刀,把上次的疤痕修掉。圖/shutterstock)

面向4產後復原

產後,若子宮收縮不良,將影響復原的狀況。通常在產後幾天內,產婦會因子宮收縮而感到疼痛,董祥鈞醫師表示,「經產婦的疼痛程度常比初產婦來得強烈,而且會感覺一胎比一胎更痛」。

由於子宮收縮不良是引起產後大出血的原因之一,「提醒產婦於產後應適度進行子宮環形按摩,有助降低產後大出血的發生。初產婦容易有宮縮不良的狀況,更需要以按摩加強子宮收縮」。

董祥鈞醫師指出,「當產後排除物的顏色從一開始的鮮紅色轉為褐色,再變為較為清澈狀時,子宮收縮的狀況就會漸漸消失」。若產後排除物顏色一直呈現鮮紅色,且量明顯變多,又或者是原本已轉淡的顏色又變紅,是子宮收縮不良的警訊,產婦務必及時就醫。

產檢│待產│自然產│會陰受傷│剖腹產│傷口沾黏│產後復原│子宮收縮│產後憂鬱│子宮頸閉鎖不全
若產婦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問題,生第一胎的初產婦往往不知情。圖/shutterstock)

面向5產後憂鬱的發生

生愈多孩子,是否愈容易有產後憂鬱?董祥鈞醫師表示,「產後憂鬱與生育胎數並無直接關係,產後憂鬱症發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明,可能跟生理、心理及社會因子有關,並且與育兒支援的多寡有些許關係」。

他提醒,「產婦需要先生與家人的支持,若察覺產婦的情緒不同以往,必須提高警覺,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子宮頸閉鎖不全.第一次難避免悲傷結局

若產婦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問題,生第一胎的初產婦往往不知情,董祥鈞醫師說,「而是在發生早產或流產後,究其原因才發現是此原因所致」。

他指出,若孕婦曾有前胎子宮頸閉鎖不全、子宮頸手術病史(子宮頸肌瘤或大顆的瘜肉切除、子宮頸圓錐狀切除等)、多次人工流產手術、中期的引產、前胎胎兒過大或第二產程過久等),較容易發生子宮閉鎖不全的問題,請務必在產檢時,主動告知醫師。

董祥鈞醫師表示,「確認孕婦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問題,約在13~15週時,進行『子宮頸環紮手術』,在子宮頸尚未有變化前,先予以預防性環紮手術,多數可維持到足月再生產」。


 

董祥鈞醫師

 

董祥鈞醫師

現任/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經歷/三軍總醫院澎湖分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三軍總醫院婦產部總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自然產寶寶真的比較健康?醫生解答剖腹產6大迷思
「子宮頸閉鎖不全」有拯救方法嗎?及早進行「子宮頸環紮手術」,成功率相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