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曾清祥專欄】世界一改變,孩子就崩潰?陪孩子練習如何「擁抱彈性」

【曾清祥專欄】世界一改變,孩子就崩潰?陪孩子練習如何「擁抱彈性」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固著的行為,但有「固著行為」的孩子,經常因為改變而感到不安,該如何幫助他們?

文章目錄

 

最近閱讀了一本關於美學的書。作者試著探討美學的意義,究竟是形式或想法?他用自己喝咖啡的習慣舉例,原本他喝咖啡時,總是加入一定比例的牛奶和糖,恰到好處的味覺體驗,讓他感到這是一種自我美學的享受。而這樣的習慣,他也保持好多年。

然而有天,咖啡師突然問了他一個問題:「你喝咖啡都要加這些東西嗎?有沒有試過喝咖啡時,只搭配一口冰水?」

接著,咖啡師重新製作了一杯咖啡,並給了他一杯冰水。讓他在喝完一口咖啡後,把那股酸味與凡人難懂的果香,能在冰水中擴散開來。這種尾韻就像是一個黑洞將人吸引進去,也讓人不斷思考這個可能似曾相似的滋味。這時的他才察覺,有時候,形式反而限制了你的想法。

教養

這讓我想起,臨床上,我們常在一些有社交互動障礙的孩子身上所看到的固著行為(stereotype behavior),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固著的行為,因為改變常常帶來不安,不過,相反地,這些固著行為能夠減少我們在生活中的焦慮。就像我在家裡吃飯看電視,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我會感覺在那個位置上,連拿放東西都是最佳角度,凡事都很自然。

但有一天,我下班回家晚了,發現太太坐在我的位置上吃飯。我女兒突然問她:「媽媽,你為什麼坐在爸爸的位置上?」我太太突然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我的個人固著行為,也可能成了我女兒的固著行為。

引導孩子看到彈性的美好

造成孩子社交互動障礙的固著行為,往往會讓孩子陷入無止境的崩潰中,也讓爸媽傷透腦筋。孩子有多大的程度可以接受被改變?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嘗試先預告孩子可能會發生的情況,讓他有心理準備,也有更多應付突發狀況的選擇及策略。我們也會持續地讓孩子去感受,當彈性發生時,到底有何不同之處,而這些不同之處是不是我們可以接受的?以及該用什麼方式去適應它?

 教養

練習聽說話口氣.理解別人的意圖

此外,有些小孩的固著行為是因為缺乏同理心,無法思考別人的立場跟想法。所以,他們只有想到自己現在想要發出聲音,而無法理解這樣的行為會造成別人的不悅或是干擾。就像咖啡的故事一樣,如果作者當時沒有思考別人給他意見的立場是出自於良善,試圖提供他另一個品嘗咖啡的方式,反而憤而生氣離開或是無法從善如流的嘗試,那麼,結果可能不會那樣美好。

因此,我們常常教導孩子們讀懂別人的意圖,不論是從表情上找線索,仔細聽聽別人口氣上的變化,甚至是去理解同伴朋友的肢體語言動作,讓孩子們有些應對的策略。此外,讓孩子學習關心小動物跟關懷身體不適,或是心裡需要被關心的家人,這些都也可以讓孩子們學會甚麼是同理他人,也才不會常誤判形式且固著。

幫助孩子學會表達

最後,有件事想提醒各位家長,通常這類的小孩有時的固著會受到表達能力不好所影響。這裡提到的「表達能力」不一定是語言發展的遲緩。而是孩子的想法需求講不出來,就會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比方說,不順他的意思,就大哭發脾氣,可能是固著的表現,是孩子表達能力的不足所造成。

這樣的情況在處理上會分為兩部分。一個是純語言學的練習,叫做重說故事(retell story)。幫小孩選一本書,讓他從頭到尾念一次,然後蓋上書本,請他重講一次故事。此時,家長必須扮演引導的角色,這樣才能加強小孩的敘事能力。

第二個方法則是針對這類孩子的「缺乏時序性」來設計。比如孩子常常在學校跟同學發生肢體衝突,爸媽不妨先拿來一張紙,畫一條直線,假設事件是在學校跟同學肢體衝突,直線的終點就是「跟同學打架」。

跟孩子依照時間的順序來聊一下這個事件:比方說,早上8:30我進教室,後來小明來找我玩,我不想跟他玩;過了半小時之後,他又來找我,我就走開沒理他;到了下課後,他還是一直跟著我。最後,我忍不住就推他,然後就打了起來……經過這樣的練習,孩子不但可以把事情講得完整,也可從中學習與討論還有哪些步驟或方法,是我們能用來避免衝突發生的。這樣也會讓我們顯得有彈性,更容易拓展人際關係,交到好朋友。

 教養

同理孩子的困難

當固著行為發生的時候,我們最重要的是先同理孩子必有困難之處,也不需要在當下一定要矯正他的行為。讓孩子多學習自省的能力是重要的,也就是他自己要懂得觀察自己的行為。

誰說處女座的強迫性格不能跟水瓶座的不修邊幅自我放縱同時存在呢?看起來固著及有原則,但還是可以處處充滿彈性的。跟家長們共勉之。

安兒康小兒專科診所/曾清祥院長
復健科醫師曾清祥
我是個三寶爸,也是個復健科醫師!有個快到青少年叛逆期的大兒子,也有兩個年幼無知的幼稚園小兒子和女兒,每天面對不同的敎養方式和層出不窮的問題,扮演著不同的生活角色。想要知道我們吵吵鬧鬧的生活故事嗎?讓我慢慢來告訴你。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曾清祥專欄】特殊兒父母的修煉之路,崩潰、擔憂與心疼,從來沒少過

【曾清祥專欄】亞斯爸媽的用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