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曾心怡心理師專欄】正向教養會寵壞小孩?適度掌握分寸,方能事半功倍

【曾心怡心理師專欄】正向教養會寵壞小孩?適度掌握分寸,方能事半功倍

「你一直和他講道理,他聽不懂啦,用罵的比較快」!「長大的社會才不是這樣,這樣會害到他」!從古至今,教養孩子始終是一大難題,到底該如何才能掌握好分寸?

文章目錄

正向教養│孩子特質│自律│合作
(正向教養並非溺愛小孩,而是根據每個人的特質與發展階段,進而展現符合期待的樣貌。圖/shutterstock)

每次的親職講座,許多家長總會分享一個困擾:「老師,我也想用正向教養,但是家人都認為這是寵壞孩子,該怎麼辦?」教養不同調的問題,相信也是許多家庭的困擾。不過,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何謂「正向教養」。

正向教養的真正意義

大家曾搜尋過衛福部的「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6歲正向教養手冊」嗎?手冊集結了許多兒童心理專家所撰寫出的文章,開宗明義就寫到:「正向教養並非溺愛小孩,而是根據每個人的特質與發展階段,透過適當的技巧去引導與觸發孩子的動機,讓他們學習以正向行為取代負向行為,進而展現符合期待的樣貌」。

「正向教養的親子關係中,父母不靠威嚇和羞辱來控制小朋友,而是透過情感的連結和動機的培養,以及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來讓孩子習得自律,合作行為原則,並使親子之間是親密而具支持性、保護性的關係」。

舉例來說,4歲的小穎好不容易開始變得比較願意上幼兒園,但早上卻逐漸出現不想穿各式衣服的情況。這時,爸媽受制於趕上班的時間壓力,便容易產生焦急的情緒,於是就會使用威脅或是恫嚇的方式,希望小孩在短時間內能做到大人所要的結果,孩子的行為也會因此被貼上鬧脾氣或是不懂事的標籤。

正向教養│孩子特質│自律│合作
(父母不該靠威嚇和羞辱來控制小朋友。圖/shutterstock)

發怒前.先貼近孩子的內心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為何小穎對於上學前挑選衣服會有負面情緒?是因為想要有自己的主見、起床氣,還是認為弟弟不用上學而感到不公平?一開始,大人可能無法確認真正的原因,但是卻可增加對於孩子的耐性與理解,並找到接近的原因和他討論。

心中的在意,一旦被爸媽理解了,就會帶來自身情緒與行為的改變,父母可藉由以下3種方法,進一步了解小朋友的內心所想:

1.展現尊重

我們能在睡前和孩子討論說:「睡前要不要挑選喜歡的衣服放在旁邊,起床時,就能穿上喜愛的衣服上學?」既表達了對小孩自主權的尊重,也減低起床氣對於早晨步調的影響。

2.給予陪伴

父母可試著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知道你很不喜歡一起床就突然要上學,我們陪你玩一下好嗎?」在時間充裕的情境下,表達接納與陪伴。

3.同理心

若是小孩因為弟妹不用去幼兒園而感到不平衡,家長可對他們說:「你是不是覺得弟弟不用上學很不公平?爸媽也知道這樣的感覺」同理他們會有的感受。

以上三種都是深入小朋友內心很好的方式,事實上,如果父母並不清楚他們的內心的真實所想,也無法處理到位,甚至有可能會讓負向反應更加劇烈。 

短期威嚇恐造成傷害

「用處罰的方式最快,我哪有時間陪小孩玩他內心的小劇場」?這可能也是很多家長的疑問。不過,大家可以一起來想看看,我們想達成的教養目標,是為了追求快速、還是要讓孩子能真的懂得?

若是爸爸媽媽靜下心來想這個問題,就能夠了解「快速」,是由於身為大人的我們被逼得沒有時間,或是因為被小孩的情緒而變得急躁,所以才想要短期內就看到成果,但這並不是孩子能夠達到的。

快速的處罰的確可在某些時候恫嚇住孩子,但學到的又是什麼呢?除了害怕外,還伴隨著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做錯的疑惑,並無法讓他們學習到為何某件行為是不合宜的道理。

因此,「正向教養」所達成的目的,是為了讓小朋友透過因為被理解,而降低高張的負面心情。透過情緒紓緩的過程,讓大人說明的道理,更容易被他們吸收,並真正地明白矯正行為背後的真諦。 

正向教養│孩子特質│自律│合作
(正向教養是為了讓小朋友透過因為被理解,進一步真正地明白矯正行為背後的真諦 。圖/shutterstock)

正確的教養方式.有助成長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正向教養會不會寵壞小孩呢?答案是不會的。藉此,反而能讓孩子更具思考力與判斷力,並協助發展出自控的能力。因此,正向教養不是一味地順從其需要,也不是讓他們不要哭就好,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這是會讓孩子毫無約束、規範的方式。

「教養」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但也不需要一直戰戰兢兢地檢討自己,大家所追求的是和孩子共好的家庭關係,並且讓他們能成為獨立,且與社會接軌的個體,讓我們一起努力但不要過於費力吧!

 

曾心怡心理師

曾心怡心理師

從台大醫院到社區,從女人走到母親。看過上千個用人心寫的不易與韌性。期待透過心理學學讓人們活得精彩,讓女性能夠在各種角色中美麗且無懼。

臉書/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蘇文清專欄】倡導正向教養之前,教導者應該要先學習「正確」教養
正向教養: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先做「1件事」有助於孩子更勇於承擔錯誤!

看更多心理師-曾心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