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嗎?研究指出,對孩子吼叫的危害與性虐待或身體虐待一樣
你是否記得自己童年時被父母大罵的片刻?使否偶爾注意到鄰居家長因孩子不做作業而對孩子大吼大叫?這種對待孩子的行為在大多數家庭中都很常見,被認為是一種教養方式。
大吼大叫的危害往往被低估
美國和倫敦的新研究指出,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危害與性虐待或身體虐待一樣。這項研究由英國慈善機構Words Matter委託進行,於本月發表在《兒童虐待與忽視》雜誌(Child Abuse & Neglect)。
研究呼籲,必須將對孩子的言語虐待視為一種「虐待形式」。研究人員的研究包括負面言語的音量、語氣和內容。
言語虐待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一生。倫敦大學學院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種虐待可能會造成的影響,包括肥胖、憤怒、藥物濫用、憂鬱和自殘風險增加,
受虐的孩子往後也很可能會在生活中重現虐待的模式,像是找一個會虐待他們的伴侶。他也很可能成為一個會虐待他人的大人,因為他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喊叫聲調和批評性詞語,因為這就是他們小時候的經歷。
很多人以為虐待只有身體上的傷害。其實,虐待兒童絕非這麼單純,目前,虐待兒童有四種類型:身體虐待、性虐待、情緒虐待和忽視。
語言虐待是情緒虐待的的關鍵,特徵大吼大叫、羞辱和言語威脅。這些類型的成人行為與身體虐待和性虐待一樣,對兒童的發展造成損害。然而,對於成年人實施的兒童言語虐待,人們的關注較少。另外,也必須特別指出,非言語虐待的情緒虐待,包括沉默對待、情感忽視、社會孤立、冷漠、反感和目睹家庭暴力。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顯示,2014年,兒童情緒虐待的發生率(36.1%)高於身體虐待(22%)和性虐待(25%)。
或許你也無意中對孩子施加言語虐待
其實孩子們天生是相信著大人的,但許多人卻用言語辱罵背叛了孩子的信任。兒童言語虐待很難預防,因為很少有成年人意識到這是一個常見且有害的問題。這需要父母有意識的與孩子交談,理解自己說的話、說話的方式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並開始更積極地與孩子交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