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問學生:「你最受不了爸媽什麼?你會希望他們做什麼改變?」學生們不約而同指出這3件事
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常有一種心情,怎麼孩子進入青春期就像變了個人,成天擺臭臉、對爸媽愛理不理,不知道孩子心裡到底在想什麼。
台師大社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蔡怡怡在前年和今年,針對任教的班級、進行問卷調查,「青春期最受不了家長的哪個部份?你會希望他們做什麼改變?」調查這群剛過青春期孩子的真實心聲,青少年到底是怎麼看待爸媽的教養呢?
大學生分享,青春期教養切忌這3點
蔡怡怡指出,從2次調查結果來看,青少年最受不了爸媽的教養,分別是:
第1名「控制、管很多」
如:「最受不了他們總是說:『你應該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卻還是不斷要求我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要順著他們的意」「希望孩子完全按照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成長」「需要知道我在哪裡,開定位、拍照給他們」「管很多,限制手機使用,有時候連出去都會限制」。
第2名「想法不被理解,父母不尊重或不關心孩子」
如:「一直幫我做決定」「不聽人說話,習慣把自己的價值觀與生活態度原封不動套在我身上」「他們都無法理解我的想法和情緒」「進我房間不敲門」。
第3名「嘮叨,一直念」
像是「太操心我,所以有點囉嗦」「很常碎碎念」「沒有自己的生活且不敢嘗試,太把重心跟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擔憂太多」。
另外,前年第1次調查結果,不少人反映「爸媽雙重標準」很讓人受不了。例如:大人要孩子好好說話,自己卻常常無法冷靜溝通,或是自己一直滑手機卻不准小孩用。第2次調查則未上榜。
青少年希望爸媽能夠尊重他們
大學生提出「希望爸媽改變的部分」,絕大部分都是希望父母能傾聽他們的想法,尊重自己、減少控制。
如:「安靜聽我說話就好」「希望當時爸媽能用更多溝通的方式,更理解我,也讓我理解他們的考量,而不是用強硬或情緒勒索的方式禁止」。
蔡怡怡分析,父母無法做到尊重孩子,背後有幾種可能的原因:
子女的獨立引發父母的不安和焦慮
隨著身心發展,青少年開始尋求更多的自主權和自由,學習如何成為負責任的大人。這種變化可能會讓一些父母感到不安,或是期待親子關係像小時候般親密。當爸媽感覺孩子愈來愈有主見、不聽話,可能會讓他們對孩子做更多的控制。
擔心和保護心態
有些父母擔心孩子不夠成熟、能力不足,因此過度介入孩子的事,甚至直接幫他做決定。
傳統的親子關係觀念
傳統文化認為父母的權威不容質疑,可能導致爸媽和孩子相處時,過於強勢而忘了尊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
高度的期望和壓力
有些父母對孩子有高度的期望,如:獲得好成績、念名校、取得好工作,因此不自覺地過度控制孩子。
你以為的「提醒」,其實是「嘮叨」
「大人控制、管很多,通常會伴隨著嘮叨、碎念。」若孩子不想被管或不予理會,爸媽就會陷入嘮叨;嘮叨的問題出在,「父母的方法沒有用,或是父母也沒有其他的管教方法。」
大人常常以為「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你覺得自己是在提醒,問題是孩子覺得你在嘮叨。」
平心而論,現代父母多半能夠理解應該要尊重孩子,也知道建立好的親子溝通方式,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非常重要,但從「知道」到「做到」,父母還在努力學習中。「親子關係並非一成不變,因此爸媽要像變色龍,順著孩子的身心變化及需求,持續成長才行。」
蔡怡怡認為,有時做出改變,需要的是一個契機或觸媒,「有時候親子發生衝突,父母才會開始覺察,這樣管孩子對嗎?」有位爸爸成天罵兒子,從生活習慣到成績、態度無一不罵,兒子終於受不了說:「你高中時很會念書嗎?你一直叫我念書,就好像班上最後一名的來教我怎麼讀書,我會聽嗎?」爸爸這才意識到需調整自己的說話方式。
掌握教養5原則,有助親子相互理解
蔡怡怡指出,青少年進入中學時期,身心都處於複雜且關鍵的發展,同時也面臨學校課業、社交和同儕等許多新挑戰。身為家長,如何和青少年溝通、理解他們?蔡怡怡提出以下5個建議:
想清楚自己和孩子溝通想要達到什麼目標
你和孩子溝通,到底要達到什麼目標?這個目標合不合理?例如:要求孩子考試考100分、不可以打電動或手遊,對中學生來說實在太難了,尤其是男生,禁止打電動,可能造成他交友、人際相處困難。
此外,問問自己,用嘮叨或批評的方法真的有效嗎?蔡怡怡提醒,父母要覺察到自己正在嘮叨,並思考自己為何嘮叨?背後是否有過多的期待,或是擔心、焦慮。「教養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改變的,當你想清楚究竟想要達成什麼目標,再跟孩子溝通,效果會比較好。」
調整自己的情緒
在青少年期,大腦的前額葉(控制規劃、決策和衝動控制)正在發展,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出現衝動、情緒化的行為。蔡怡怡建議爸媽,先接納自己跟孩子都有情緒,等彼此情緒緩和後,再跟孩子溝通。
她分享「氣順心緩」方法。當你快失去理智、發脾氣時,可以先離開現場,深呼吸、去喝口水、運動、出門散步或買個東西等,讓情緒緩和。另外,可以試試「數數現場有幾種顏色」,例如:白色牆壁、黑色指針、黃色書封、紫色上衣等,讓理智戰勝情緒。
不當「老闆」,當「顧問」
很多青少年認為,爸媽總是用上對下、威權的方式,要求自己「言聽計從」、想要控制自己。
蔡怡怡說:「跟青少年相處,爸媽可以不要當老闆,而是當顧問。」跟孩子溝通時,用「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孩子思考,讓孩子有機會述說觀點,孩子除感受被尊重之外,也能讓孩子找到自己的力量。
「孩子經過引導,所做的選擇和決定,才會是他要的,並願意為自己的決定負責。」蔡怡怡說,「顧問式」的溝通方式,不僅有助於親子相互理解,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表達理解,避免批評和評價
面對青少年,以他們「感興趣、能回應的話題」,或「重複孩子最後一句話的句尾」切入,達到緩和與積極聆聽的效果,孩子會更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和孩子對話時,盡量避免用「你為什麼…」句子,「『為什麼』聽起來很像質疑,孩子會感覺爸媽接下來就是想批評、指責自己。」容易引發青少年的不滿。
改用「陪伴與核對」的句型,例如「你還好嗎? 發生什麼事了?怎麼了?你感覺傷心,還有其他感受嗎?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好奇這件事……,可以跟我分享嗎?」用比較柔軟的方式跟青少年對話。
「3好1感謝」表達對孩子的讚賞
青少年進入叛逆期,情緒暴走、渾身是刺,常讓父母很難受。蔡怡怡建議,爸媽不妨試著找出你欣賞孩子的3個特質,並舉具體例子,例如:你個性很陽光,同學都很喜歡跟你聊天等;並對孩子表達近期的1個感謝,如「上週媽媽常加班,你得準備自己跟弟弟的晚餐,謝謝你的幫忙」。
「3好1感謝」看似簡單,但對中學生父母來說,其實很不容易,需要好好練習。
「父母常要孩子『好還要更好』、精益求精,卻用否定、貶抑的方式讓孩子更挫折,」例如:孩子考了80分,爸媽可能會覺得他可以考得更好;卻忽略了孩子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中,非常努力地學習、完成作業,也付出很多。
一旦爸媽願意開始看孩子表現好的地方,就會發現孩子其實有很多的優點。當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他的心會變得較柔軟,也比較願意跟爸媽聊天溝通,親子關係不致於太僵。
面對瞬息萬變的科技浪潮,「未來沒有制式的標準答案,孩子的人生也是。」蔡怡怡認為,當父母著眼於協助孩子發展多元的天賦、以開放心態允許孩子嘗試多元探索,就不會執著在孩子非得按照自己說的做。「比起擔心和嘮叨孩子,父母更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學習溝通和吸收新知,讓自己和孩子有話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