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錫蘭抨擊台灣媒體亂象,師大教授:父母應從小建立孩子的媒體素養,而非淪為「被填鴨」的閱聽人
文章目錄
「小狗被殺、房子燒起來、馬桶有怪物跑出來……。」如果有一天,孩子童言童語聊著這些驚悚的影片內容,你會怎麼做?
網路短影音造假、暗藏惡意的事件層出不窮。例如,為了流量而捏造的毛孩假救援YouTube影片;色彩鮮艷、浮誇的韓國「吃播」,卻是誘導吃下可能致命的東西;或是抖音瘋傳、製造恐慌的不實動物傳染病等,連成人都很難判斷真偽,遑論認知發展中的孩子。
如何把關,確保兒少接觸「適齡」的影音內容,甚至分辨真假,正是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的第一難題。
影音人物對於孩子自我形象建立的影響
紀錄片導演黃嘉俊的孩子某天告訴他: 「我想變成Elsa!」當下他的第一反應是,驚嚇!接著他告訴自己,「時間到了!」媒體素養課題正找上他。
他一改家庭生活中刻意不依賴3C、不看電視的態度,開始陪著女兒觀看國內外的兒童節目,時間上要遵守規定、類型上則力求多元。
從《CoComelon》、《阿奇幼幼園》、《沙拉與乖乖鴨》到《聖提亞哥的海洋冒險》等,黃嘉俊會一邊和女兒討論內容,一邊觀察其反應,探究孩子被角色吸引的關鍵原因。
身兼富邦文教基金會兒童節目孵育委員的他深知,虛擬人物對幼兒的影響不容小覷,是社會學習的一環,更是形塑自我形象的重要依據。
諸如「Elsa背後隱含的女性形象?鞏固或顛覆了哪些主流價值?除了迪士尼公主外,女孩有沒有其他可能?」都是媒體素養教育關注的內涵,也是黃嘉俊希望能循序漸進引導孩子,用學齡前能懂的語言、陪著孩子反思的方向。
被廣告「騙了」的感覺
廣告,也是幼兒父母常觸及的媒體素養難題。有一次,女兒無意間看到玩具動力沙的開箱影片,拉著長輩買到手後,卻發現是劣質品、實用性極低。
正沮喪之際,黃嘉俊和太太趕快機會教育,讓孩子知道這是商人行銷的手法,目的是誘發消費,其中所述不一定全然真實,購物前還是要仔細比較。
隨著手機、平板等數位上網工具普及,媒體內容的影響無所不在,如此般關於媒體素養的例子,生活細節中俯拾即是,從學齡前即開始發生。
媒體使用兩大原則:合理、學會對自己負責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林子斌表示,媒體素養是透過讓下一代更了解媒體,能獨立做出好的判斷,父母應從學齡前開始引導,建立孩子對數位工具、網路的基本認識,在合理的使用前提下,學會對自己的媒體使用行為負責。
什麼是合理的使用?林子斌說,使用時間、頻率上的合理分配,學齡前可由父母主導,例如每10至15分鐘就得休息,設計獎懲機制,達標才有下次。
等孩子大一點,規則再由雙方討論,取得共識,執行時保留一點彈性。最大原則是,絕不在孩子哭鬧、吃飯時以3C餵養,「讓手機、平板變成保母,這起了頭很可怕。」
如何做到對自己負責?媒體內容上,父母不可能無時無刻審查、監看,要教給孩子的反而是負責任的態度,自行判斷哪些內容適合、哪些不適合,前提是愈早開始愈好,「等到開始用社群媒體了,很難再做到自我控制,」林子斌直言。
相隔20年 教育部推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2.0
十二年國教上路後,「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被列為九大核心素養之一。今年3月,教育部再度發布「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距離2002年的第一版,已隔了逾20年之久。
2.0版白皮書,聚焦在網路科技和社群媒體的多重影響下,如何培育知情、負責、利他的數位公民,直指數位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的三大課題:「學習辨識假訊息、正確使用短影音、強化網路個資安全。」
白皮書中也採用歐盟的架構,以批判性思考為基礎,提出媒體素養五大培力重點:近用(Access)、分析(Analysis)、創造(Creation)、反思(Reflection)與行動(Action)。
林子斌的博士論文即是探討第一版白皮書,時隔20年,他眼中的2.0版,雖然納入數位工具、社群媒體等概念,主軸仍是「打假、對抗」等偏向保護主義的精神,五種能力的分類也過於教條,把媒體素養限縮為一組靜態的技能。
「假新聞、詐騙、個資安全等,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媒體文化環境,每個人多少都會遇到,可以更正向表述。媒體素養應該是動態、循序漸進的,能成為孩子lifelong(一輩子)的能力。」
林子斌說,不論手機、平板、數位頻道或網路社群,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過於恐慌,甚至用禁絕的方式,恐造成孩子的基礎能力不如人,或是有朝一日放寬了,孩子反而會更加沉迷。
媒體素養從家庭做起
林子斌把對媒體素養的開放信念,具體落實在家庭中。分別就讀國小中、高年級的兩個女兒,大班開始接觸網路,養成高度自律的使用習慣,現在會和他共玩同一款手遊、互通玩家心得。
有一回,學校作業要上網查家鄉景點,老家在花蓮的他,帶著小女兒從中文輸入、Google搜尋太魯閣、挑選照片到下載,按部就班學習基礎的資訊處理能力。這一路上的陪伴與尊重,都種下親子間媒體使用時互信的種籽。
「多參與她們的數位活動,不用責備的語氣、不否定對方的觀點,孩子比較會跟我談,互相的。」林子斌說,父母要先反思自己的媒體使用行為,好的、壞的都會傳給下一代,這正是媒體素養教育重要的地方,從家庭開始做起。
熱血老師教拍片:開一扇窗給孩子
媒體素養與人格的養成息息相關,有賴家庭教育扎根。新北市龍埔國小教師鄭智仁建議,家長一旦決定要給用手機、平板了,可引導孩子多認識網路不一樣的功能,而不是只是當成娛樂工具、打發時間。
當老師前,鄭智仁待過廣播電台、雜誌社,念政大廣電所時加入教授吳翠珍的媒體素養研究室,特殊背景,讓他成為媒體素養的種子教師,在教學上堅持導入媒體素養教育。
從106年起,他利用每週3堂綜合課,帶著龍埔國小高年級的學生,從企劃專題、設計訪綱,採訪時的提問眉角、攝影技巧,到後製剪接、撰寫新聞稿等,都是他授課的範圍。期末,每組會發表一支完整的影音作品,互相觀摩。
鄭智仁觀察,有些孩子對教科書提不起勁,卻對課本外的世界很有感,現行學校制度很難給這些孩子空間,「我教媒體近用、製作媒體內容,不是想產出多偉大的作品,而是開一扇窗,一旦學生拍出興趣,或許就開啟了一連串主動學習的契機。」
憑藉多年經驗,鄭智仁也提出媒體素養實作課,供家長參考。
媒體素養實作課一:3C近用/安排一場家庭旅遊
以安排家庭旅遊為例,鄭智仁說,家長可以讓孩子協助查找資料,使用Google Maps、規劃景點到景點之間的交通路線,排序當天行程,或是看評價、挑選餐廳等,「派任務、營造闖關的感覺,到了目的地,孩子會想『這是我找的、我讓家人玩得開心』,會很有成就感。」
媒體素養實作課二:假訊息/對一切保持懷疑
鄭智仁認為,假訊息很難逐一查證,家長可以先幫孩子建立觀念:「所有訊息都可能造假,或是不完全為假、部分為真,最難判別。」既然容易造假,第一,對任何訊息都要保持距離,不輕易相信。第二,多看看不同管道對這件事的說法,不依賴單一消息來源。
媒體素養實作課三:再現/打破對性別、少數族群的刻板印象
去年,家樂福找YouTuber阿翰拍的「阮月嬌」廣告,因模仿越南口音引發歧視爭議。當時,鄭智仁班上有兩位同學的媽媽是越南籍,他順勢邀來課間,分享越南的特色食物、文化優勢等。
「刻板印象是源自於不了解,才會依賴片面的媒體訊息,從親身互動中,學生可修正本來的錯誤印象。」他建議家長,也可以主動做類似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