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懷孕備孕> 【禾馨宜蘊助你好孕】習慣性流產如何備孕?避免子宮內膜炎作怪,及早檢查及早治療,提高懷孕率

【禾馨宜蘊助你好孕】習慣性流產如何備孕?避免子宮內膜炎作怪,及早檢查及早治療,提高懷孕率

習慣性流產大部分是「偶發性」,但根據最近研究顯示,慢性子宮內膜炎與習慣性流產也有高度關聯。若能即時發現,並以抗生素治療,將能改善內膜品質並提高懷孕率。

文章目錄

習慣性流產│子宮內膜炎│抗生素│不孕
(女性若有慢性子宮內膜炎,經診斷治療仍有機會懷孕生子。圖/shutterstock)

30歲的陳小姐結婚三年,因兩側輸卵管阻塞接受兩次試管嬰兒治療,雖然兩次都有懷孕,但都以流產收場。陳小姐身心俱疲,積極尋找原因,並接受免疫檢查及夫妻雙方染色體檢查,結果均正常。

後來輾轉來我的門診尋求協助,經詳細詢問病史,發現她有長期復發性陰道感染問題,有時也會有子宮不正常出血的困惱。建議接受子宮鏡檢查,懷疑有慢性子宮內膜炎,經內膜切片及病理檢查確定診斷,並投予抗生素治療痊癒後,再經由試管嬰兒治療終於順利懷孕,且足月生產,總算嘗到為人父母的喜悅! 

認識習慣性流產

習慣性流產是指在第一孕期有「兩次」或「兩次以上」的自然流產經驗,根據統計,自然懷孕的孕程中,大約10~15%會自然流產,約5%的懷孕女性會遇到兩次自然流產;而只有1%的懷孕婦女會遇到三次以上的自然流產。

過去,只有重複三次自然流產的婦女,才會建議積極篩檢;現今則是有兩次自然流產經驗時,就需要積極檢查。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

習慣性流產大部分是「偶發性」,多數是胚胎染色體異常而自然淘汰,而胚胎染色體異常跟懷孕女性的年紀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其他的原因包括:夫妻染色體異常、免疫疾病、荷爾蒙及代謝疾病、子宮結構異常或慢性子宮內膜炎等。

如果確定原因為夫妻染色體異常,必須以試管嬰兒加上胚胎著床前染色體篩檢來治療;如果是免疫相關問題,如:抗磷脂抗體症候群,則建議低劑量阿斯匹林以及低分子量肝素治療。而荷爾蒙及代謝相關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異常、泌乳激素異常,須先以藥物控制。至於子宮結構異常,如:子宮中隔,可考慮子宮腔鏡手術切除。此外,最近研究顯示,慢性子宮內膜炎與習慣性流產也有高度關聯。 

慢性子宮內膜炎與不孕的關係

子宮內膜分為功能層與基底層,功能層雖有週期性剝脫(即為月經),但其基底層並不隨之剝脫,一旦基底層有慢性炎症,即可長期感染內膜的功能層,導致慢性子宮內膜炎。

早在1978年就有學者著述慢性子宮內膜炎與不孕的關係,但大部分的醫師都忽視這個警訊,而把研究著重在試管嬰兒術式的研發上。幾十年過去,不孕醫學已有相當大的進步,然而,胚胎重複著床失敗與習慣性流產仍是未能解決的問題,經過進一步研究後,發現此兩者的患者有高達30%是罹患慢性子宮內膜炎。 

習慣性流產│子宮內膜炎│抗生素│不孕
(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很高的機率會破壞內膜品質,若即時發現治療,大部分的內膜品質會恢復。圖片提供/禾馨宜蘊生殖中心

一般患者無症狀.診斷方式有兩種

慢性子宮內膜炎是由於病原菌造成子宮內膜持續發炎,而子宮腔的細菌又從陰道來的細菌占大多數,因此,女性若有細菌性陰道炎或白帶就要即時治療,避免陰道細菌侵入子宮造成發炎。

病患若患有慢性子宮內膜炎,一般表現無症狀,但部分病患會主訴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子宮異常出血及分泌物增加。診斷有兩種方式:一是進行子宮內膜刮除手術,取得的內膜組織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無發炎細胞(漿細胞),是目前最準確及有效診斷慢性子宮內膜炎的方法。

第二種是軟式子宮鏡檢查,除了不需麻醉外,10分鐘內即可完成檢查,準確度可達80%,但較需要依賴醫師的經驗,以子宮鏡在影像下直接觀察子宮內膜是否水腫、局部或瀰漫性內膜充血、微小息肉等,一般認為這些息肉是因為內膜長期發炎而被誘發出來的。 

抗生素治療可改善病況

治療準則是讓病患服用治療披衣菌的抗生素14天,如依舊發炎則進一步同時使用兩線的抗生素持續治療14天。理論上,病況皆能獲得改善,可望提高下次試管嬰兒治療成功率,以及降低再度流產的風險!

在備孕過程中,習慣性流產是讓許多準父母感到最失望,也最難過的事情之一。及早檢查,儘早發現原因,接受專業諮詢,及早治療,才能避免再次發生流產的機會。

目前研究指出,慢性子宮內膜炎有很高的機率會破壞內膜品質,導致試管嬰兒胚胎屢次著床失敗,或是著床後容易流產,但若能即時發現並以抗生素治療,大部分的內膜品質會恢復,可以提高懷孕率,降低流產率,患者可不必過於擔心。

 

吳成玄醫師

【專欄說明】本專欄由宜蘊醫療各院區醫師團隊執筆,提供易懂專業的衛教內容,陪伴備孕這條路途上的每一位朋友。

吳成玄醫師

現任/台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副院長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高雄醫學大學婦產學科部定助理教授.衛福部人工生殖機構評鑑委員
學歷/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為何流產發生在我身上?自然淘汰雖常見,但醫師提醒:連續流產兩次,夫妻應接受染色體檢查
習慣性流產怎麼辦?是否需要借助人工生殖?又該怎麼找到合適的不孕症醫師?找到適合的醫師以早日求子成功

看更多禾馨宜蘊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