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扮演這個家庭照妖鏡的角色。」兒少精神科醫師的診間故事
在憂鬱症、躁鬱症不斷被討論的現代社會,你是否想過,我們的孩子也一樣面臨許多身心問題?根據教育部統計,109年學生自殺的通報案件,比105年成長八倍,而且年齡層逐步下降。還有已經被廣泛認識的自閉症、過動症、亞斯柏格症,以及拒學行為等,以上都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的專業領域。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又稱為「兒童心智科」(以下簡稱兒心科),主要是看18歲以下的對象。我們採訪了謝依婷醫師,他已經在此專業領域中耕耘十年。
兒心科醫師的沉重負擔
兒心科醫師看診時必須要能切換角色,和不同年齡層的病患對話,謝依婷醫師笑說:「看到小小孩就要說『玩車車』,看到國小學生聊寶可夢,國高中生則問玩什麼電動、看什麼動漫。」這樣不是很花時間嗎?「這還不是最難的,兒心科醫師服務的對象往往不只孩子,還有疲倦的家長,甚至是孩子的老師。在醫院工作時,我常常是最晚離開的那個人。」
在學校,孩子需要老師與同學的理解。為此,醫師也會盡力抽空參加學校舉辦的個案討論會,給出建議,希望老師協助或必要時入班宣導,像是讓孩子在分組時不要落單、發揮專長等,扭轉他在班上的邊緣狀況,建立自信,而這對孩子確實有非常大的幫助。
家長要先照顧好自己
孩子來到診間,醫師要梳理他的問題,往往必須了解家長。謝依婷醫師感嘆,許多孩子默默承受了來自家長的傷害,他在他的新書《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裡,以小說的方式寫了許多這樣的故事:自殘的女孩,媽媽在生他時難產死亡,被家族視為罪人;高三資優生,嚴重失眠,爸媽卻只會在乎他考試有沒有考好……「讓孩子不得不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扮演這個家庭照妖鏡的角色。」這是書裡讓人看了非常揪心的一句話。
家長們為何看不見孩子的傷?或許是因為家長也有自己的困境,「孩子的行為與情緒問題往往反映了家裡的狀況。爸媽不快樂,孩子都知道,所以家長必須先好好照顧自己。」醫師不斷提到這一點。
如何陪伴孩子
許多爸媽下班時間已晚,而孩子可能剛從補習班回到家,一家人都很疲憊,應該先好好休息才對,但這樣一來能好好相處、聊天的時間卻少之又少。特別是當孩子身心出問題,更需要陪伴時,分身乏術的家長該怎麼辦?
謝依婷醫師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談好好陪伴、溝通真的很不容易,也很勉強,所以應該做的是有品質的陪伴,而不是一味追求陪伴時間長短,陪伴品質才是重點。」
「有品質的陪伴」必須很有意識的提早安排,把工作排開,利用這段時間規劃一次旅行,時間長短或去哪裡都不重要,只要可以營造一個放鬆的氛圍,做孩子喜歡的事,去他喜歡的地方,或是一起運動,就能創造出溫馨的家庭回憶。在放鬆的情境下,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分享他的生活與心情,這麼做好過每天打卡似的刻意問候他「今天過得如何」。
診間的沉重與甜蜜時刻
與過度擔憂孩子的家長相反,有人會否認孩子有問題,像是疏於照顧、或以高壓方式管教孩子的家長。當他不認為自己需要改變,孩子回家後又經歷不堪對待,這是讓謝依婷醫師在臨床上很無力的時刻,但他語氣一轉,說:「我有時候覺得我的角色像是孩子另外的父母,我在陪孩子長大,適時告訴他如何去應對,甚至想辦法離開,讓他覺得未來有別的出路。」
不少從門診「畢業」的孩子會在寒暑假回來看診,但其實更像是來看一個老朋友,讓醫師知道「我現在過得還可以」。謝依婷醫師說:「這些當年很虛弱、憤怒甚至自殘的孩子,好好的長大了,而且還記得我,那種欣慰是支持我的重要力量。」很多動人又感傷的故事,寫在新書裡,推薦大家閱讀。
書名/《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
作者/謝依婷
出版社/寶瓶出版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