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名人部落客> 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要開始做「老前整理」增加生活品質,8招教你如何開始斷捨離

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要開始做「老前整理」增加生活品質,8招教你如何開始斷捨離

居家整理很耗費體力,想要自己動手就要趁還有體力時開始,居家整聊師建議當孩子獨立,便可進行老前整理。

文章目錄

居家整理很耗費體力,想要自己動手就要趁還有體力時開始,居家整聊師建議當孩子獨立,便可進行老前整理。圖/居家整聊室提供

「老前整理」的風潮來自日本,是指人們在自己還健康時,整理自己的物品。

不管是收蔵還是囤積,在老後真正來臨之前進行「斷捨離」,「老前整理」協助大家在心理和居住環境都挪出空間,迎接人生新階段。

如何開始斷捨離?

1.先想像自己想要的在家生活,規畫藍圖

2.評估家中物品量跟自身體力

3.若自己動手,從東西最少或情感涉入最少的開始五個技巧

4.「想要」與「必要」不同,判斷物品是否必要

5.評估物品現在有沒有在使用

6.平時順手整理各種空間與角落,定期清理

7.養成贈送、轉賣、捐獻與資源回收物品的習慣

8.設定期限,物品若未使用即淘汰或轉送

過來人談斷捨離

阿秀姨看似樂觀開朗,但她其實每天都不想回家,老公驟逝之後,她很難面對這個過去充滿愛和回憶的地方,家中堆滿雜物。直到居家整理師找到阿秀姨一直找不到的婚紗照……。

你是否曾經對生活中充斥的各種物品感到棘手,在迎接人生下半場的同時,也許曾經想過斷捨離,不想為下一代留下負擔,卻不知從何開始,就此卡關?看似難度很高的斷捨離究竟要如何跨出第一步,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人生步入中年,當家中堆滿歲月的痕跡、捨不得丟掉的物品,不僅處處絆住生活動線,甚至可能影響家庭關係,讓人生窒礙難行,當人生迎來下半場,比起囤積回憶,老前整理、斷捨離已是不得不面對的首要課題。

斷捨離要從何開始?專家建議第一是心中要先有藍圖。圖/居家整聊室提供

 

雜物滿屋 婆媳關係惡化

「我不要讓我的孩子在這種環境長大」,聽到待產的媳婦這樣說,婆婆簡直氣炸了;她說,這個家住了卅多年,從來沒聽老公、孩子抱怨過東西堆太多、不方便。

居家整聊室創辦人鄭博元接到夾在媽媽跟老婆中間的兒子委託,來到案主家中時,這對婆媳關係幾乎惡化到冰點,他與另一名整聊師分頭安撫兩人,試著同理婆婆,也讓她理解段捨離不是要丟掉她的東西,而是整理出用不到的物品,給予更好的去處及使用價值,花了兩天時間完成任務,婆婆對家中整理後的動線及空間配置很滿意,媳婦也開心有了安全的育兒空間。

鄭博元表示,斷捨離流行許久,但在台灣,很多熟齡、高齡族獲取相關資訊的管道不足,或是覺得自己就能整理,很難落實,直到家庭關係已經生變,像是兒女已經受不了長輩的囤積習慣,或是家中成員異動、空間使用狀況改變,長輩要自己斷捨離又沒體力,才會尋求居家整聊服務。

J.T.曾服務一對熟齡夫妻,兩人都有一定的社經地位,在外總是光鮮亮麗的模樣,家中卻堆滿物品、寸步難行,直到一家之主生病,家中須騰出輪椅能通行的無障礙空間,女主人才找整理師協助。

她印象深刻,那間占地頗大的透天厝,房間、走道、浴室都堆滿東西,隨處可見高級服飾、各式化妝品、百貨公司滿額送的贈品、參加社團活動的獎牌與胸章,「你知道這是用多少錢才換來的嗎?」最後出動四名整理師,足足花了四個工作天,還花錢雇用兩趟清運車,才讓男主人可以在無障礙的家中靜養。

鄭博元說,居家整理很耗費體力,想要自己動手就要趁還有體力時開始,他建議可以在家中孩子獨立後開始著手,一邊整理一邊回憶人生上半場,同時思考規畫人生的下半場,通常這樣的整理會很漫長,甚至要三、四年才能決定哪些東西要留、哪些要丟,但可以把家裡打造成想要的樣子。

先有藍圖 未來想要怎麼過

至於斷捨離要從何開始?他建議第一是心中要先有藍圖,想像自己想要的在家生活要怎麼過,再評估家中物品量和體力,若體力不足就尋找專業服務,自己整理就從東西最少或是情感涉入程度最少的物品開始,若尋求專業服務,就從最頭痛的開始整理。

J.T.認為,可以先從容易的東西開始斷捨離,熟齡族的老後生活想怎麼過,只要經歷過物品斷捨離,先把空間整理好,就會知道接下來的生活該在意什麼。

 

👌本文由【元氣網】授權
 文/不是遺物整理!步入中年後要開始做「老前整理」增加生活品質,8招教你如何開始斷捨離
 更多文章請見 元氣網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必學居家收納5技巧,衣服不堆疊,揪出家裡為什麼變亂的原因
陪孩子學「斷捨離」,從整理收納養成邏輯與思辨能力

 

看更多udn元氣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