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親職專家:別讓過度教養,壞了孩子的成長
文章目錄
專注力是一種認知的心理歷程,像個過濾器,能過濾掉不需要的刺激,將重要的外界訊息帶入意識中,讓大腦更精細處理這些訊息,才能調整自己的行為,或做出有效且快速的反應。
現代很多父母擔心孩子的專注力有問題,與其擔憂焦慮,不如從日常生活的教養面開始調整,親子共同努力。
以下為採訪多位專家,彙整出提升專注力的具體做法,除了生活中教養的Dos & Don’ts之外,也特別針對「寫功課」常見問題深入討論,並且帶孩子如何玩出專注力。
Dos1: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專心
長期關注兒少發展的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吳欣怡說,孩子的專注力本來就會隨年齡增長而提升,通常不用特別訓練。
但確實,現代生活有太多刺激如3C產品等,干擾因素多,孩子很難有完整、足夠多的時間好好觀察、完成一件事。
「理想狀態是日常生活中,就讓孩子知道何謂專心,並且適時對孩子的專心行為給予肯定,」吳欣怡說。
父母可以先用能溝通的語言,讓孩子了解什麼叫專心,問問孩子:「你做什麼事的時候是專心的?什麼時候是不專心的?」把這些事情寫下來。
如果孩子一時想不出來自己的專心經驗,可以幫助孩子聯想,例如對準籃框投籃時、組合樂高積木時、玩手機遊戲時,藉由真實的生活經驗,讓孩子知道「專心」是什麼,並讓他們記住這種感覺。
吳欣怡強調,有自覺才有自律,接著可以針對不專心的事情討論原因,再來思考解方。
若想要再藉由一些活動如手作、桌遊、閱讀、運動等等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陳宜男說,關鍵是父母一起陪同,讓孩子好好經驗這個活動。
他建議父母,每週至少要有3天、每次至少30分鐘,非常專心的陪伴孩子玩耍或運動等等,親子共同經歷專注時光。
Dos2: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大多數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也是成長與學習的重要驅動力。
本名陳建宏的塗鴉名師「大金剛」觀察,有時候孩子無法聚焦在眼前的任務,其實是被某一樣他很好奇的東西吸引過去了,這時先讓孩子充分滿足好奇心,是比較好的方法。
比方說,父母希望孩子畫畫、看書或者做功課,孩子卻一直想出去看在對街施工的挖土機。
大金剛建議,不妨讓孩子花個幾分鐘出去看挖土機,「孩子看夠了、滿足了,接下來就會比較專心;如果硬是要孩子先專心完成任務,不讓孩子出去看,可能很難有好結果。」大金剛強調,與其對抗孩子的好奇心,不如先滿足,通常孩子僅僅是好奇,並非故意不專心。
Dos3:排除生理、心理干擾因素
有時候孩子不專心,背後可能有其他因素作祟。
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長陳伯峰說,很多孩子會因為在環境中感受到壓力,而注意力不集中,例如父母吵架甚至離婚、跟同學朋友之間的相處問題等等,這些煩惱都會讓孩子無法專心。
生理的干擾因素也很多,例如有些孩子無法專心是因為肌耐力不足坐不住,也有孩子因為鼻子過敏無法集中精神。父母應該協助孩子找出不專心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且協助解決。
吳欣怡特別提醒,邁入青春期的孩子因為荷爾蒙的變化、課業壓力的增加,身心會承受相當多壓力。父母平時反而需要思考孩子學業上的不專心是否與課業難度有關,並多關懷孩子的人際關係及情緒狀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理解,以及適度的情緒調適管道。
四招讓孩子專心寫功課
孩子上學後,父母最常見的困擾就是要盯功課。若覺得孩子寫功課不專心、希望能該善,不妨試試以下方法。
找出不專心的真正原因
陳宜男說,孩子不專心,通常有其他原因,比方說,有新鮮事想跟父母分享、想先做別的事情、人際關係令孩子煩心……等等。
先釐清原因後,若是可以立刻解決的(例如有新鮮事想跟父母分享),就先解決;如果需要花比較長時間解決(如人際困擾),也可以先承諾孩子功課做完後一定跟他聊聊,讓孩子先把心情安定下來。
引導孩子把功課分割成小份
有些孩子寫作業不專心,是因為無趣或太難,這時候不妨引導孩子分配時間,把功課切割成小份。
陳伯峰舉例,如果孩子能專心的時間就是10分鐘,那要孩子連續寫30分鐘的國語作業確實不容易,不妨先寫10分鐘國語、再寫10分鐘數學,交替安排,試著延長孩子的專注時間。
給予陪伴但別過度涉入
陳宜男建議,孩子寫功課時,家中其他人最好也靜下來讀讀書、做點靜態的活動,千萬別在旁看電視、玩電腦、滑手機,這樣孩子不分心也難。
李顯文則說,在陪伴孩子寫功課時,不要過度涉入;孩子有問題時,最好請他繼續寫、把問題留到最後,然後一次問完、一次解決完,以免寫一下、問一下,一直中斷,也切記別一直嫌孩子字醜,要孩子擦掉重寫。
規定「完成時間」就好
有些孩子每天都因為寫功課,延後睡覺時間。
對此李顯文建議,與其規定孩子幾點開始寫功課,不如規定孩子幾點寫完功課,例如希望孩子每天晚上九點半上床睡覺,扣掉洗澡、睡前聊天時間之後,可以規定孩子每晚八點半之前寫完功課。
萬一真寫不完,也要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Don'ts1:過度介入,一直打斷孩子
想像一個場景:某天,孩子趴在紗窗上看窗外,看似在放空,父母走過來,忍不住開始叮嚀:「別弄髒手啊!摸完紗窗要洗手喔!啊等一下要記得寫作業!你怎麼還沒去洗澡?」一陣叨念後,才發現孩子其實正在認真觀察盆栽上的小蟲子,心無旁騖,父母卻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破壞孩子專注力的罪魁禍首。
「現代家長常會犯的錯,就是太過關注孩子,很常干涉孩子,常常在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時,問孩子要不要喝水、尿尿,或者問孩子到底在做什麼,」《STEP高效能父母學》作者李顯文直言,這種情況很常見,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常常是父母本身,而這類父母,通常太有教養的熱情跟責任心。
Don'ts2:常責罵孩子不專心,貶抑孩子
很多心理學的研究都已經證實,自我形象真的會影響動機與行為。
李顯文強調,不專心、表現不好的孩子,通常自我形象比較低,大人要試著努力讓孩子感覺到「我其實是個好孩子,有些方面我還是很不錯的」,而非開口就是罵;當孩子自我形象慢慢建立起來,就會看重自己,願意投入與專注。
舉例來說,孩子自己寫完功課了,父母卻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一聲不吭;或孩子摸東摸西、放空,父母只得過來責罵、盯著寫功課;有些孩子為了得到父母的關注,會選擇後者。
陳宜男建議,平常就要多關注孩子,並且在孩子有好表現時,立刻給具體的讚美;孩子表現不佳時,也別急著罵人,不妨用正面鼓勵,例如孩子作業寫不完,可以說:「你上次寫很棒呀,這次應該也可以喔!」
Don'ts3:3C成癮,習慣強烈刺激
陳伯峰指出,3C產品炫目、快節奏的聲光刺激,容易讓大腦過於活躍。孩子接觸3C時看起來非常專注,但其實專注力是被帶著走的,而非主動投入。
長時間下來,大腦就像成癮般,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兒腦開竅手冊》中也提醒,兒童節目典型的亮麗色彩和快速剪接,有可能干擾到正常的注意力發展;暴露在緊扣人心的刺激,例如快節奏的娛樂節目中,有可能使得轉換成自主注意力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
在一項國外研究中發現,3歲前觀看暴力節目的孩童,在5到8歲時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可能性,增加為兩倍。
陳伯峰建議,愈晚給孩子玩3C愈好。陳宜男則說,父母要多費心引導,讓孩子知道真實世界中還有很多很好玩的東西。
而這其實不難,只要父母願意花時間陪伴,大多能吸引到孩子的注意力。畢竟每個孩子心中最大的願望,都是跟父母一起玩。
4項原則玩出專注力
腦神經科學家認為,遊戲是最好的認知功能訓練,玩耍時,也是大腦額葉最有創造力的時刻。
在遊戲中,孩子能拿回專注力的主控權,並感受自我效能及成就感。那要怎麼陪伴孩子玩耍呢?可以掌握以下四點原則。
把選擇權還給孩子
吳欣怡指出,有國外研究顯示,讓孩子自己選擇要進行的任務,確實能增加孩子專注的時間。例如,讀繪本時,比起大人直接拿起繪本就唸,或孩子自己去書架挑書,後者的專注時間較長。
如果擔心孩子挑選不適當的書籍,不妨先把書架上的書篩選過。
學齡前→多感官體驗
小小孩的家長,要多費心理解孩子的發展階段,予以呼應。例如0到3歲處於感覺動作階段,可以帶孩子觸摸各種物品來玩觸覺的專注。
吳欣怡舉例,可以摸摸毛巾,感覺軟軟的、粗粗的還是毛毛的,用不同手指頭摸毛巾布,或用毛巾碰臉,看看有什麼不同感覺。
畫畫亂塗鴉、串珠珠、捏土,都是很棒的感覺動作專注遊戲;玩慢動作比手畫腳,可以體會不同姿勢下身體平衡、控制身體的感覺。
若孩子玩一下就想換別的,也別擔心,因為學齡前孩子的專注持續時間本來就是為4到30分鐘不等。
低年級→加強視覺與聽覺的專注
孩子6歲以後,可以多些視覺和聽覺的專注力訓練,為上學做準備。
吳欣怡舉例,最常玩的視覺專注遊戲像是尋找威利、找一找不同、連連看、拼圖等等,若要增加持續專注的時間,只要增加遊戲的難度即可。
聽覺方面,可以善用家裡現有的東西,例如敲打不同物件,猜猜敲了幾聲,或正在敲什麼物件;或者唸出書中一段小故事,讓孩子注意聽裡面有幾個「的」字或「你/我/他」。
中、高年級→強化邏輯思考
孩子愈長愈大,可以多一些邏輯思考的活動及桌遊。吳欣怡說,臨床上也常運用推理尋找的遊戲,例如把物品藏在某個角落,用手機拍下周遭線索,讓孩子根據線索,觀察環境四周尋找出寶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