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童流感後,竟演變成急性腦病變!出現異常行為、性格改變,專業醫師:發病後出現5徵狀,應立即就醫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光是上週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就增為56,049人,雖然較前一週下降,不過人數仍高於往年同期。此外,上週更新增23例流感併發重症個案,其中1名13歲男童,更在發病後出現「急性腦病變」,甚至出現異常行為、性格改變等狀況。
13歲男童,併發腦病變
疾管署繼續提出,上週(11月14日-20日)新增23例流感併發重症,分別為6例A型H1N1、17例A型H3N2,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有21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有19例具慢性病史;另外,新增5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過流感疫苗,也且均具慢性病史。
在重症個案中最為嚴重的是1名北部13歲男童,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個案本身沒有先天潛在疾病,也沒有接種過本季流感疫苗,在11月上旬開始出現發燒、頭暈、嘔吐等症狀,就醫服藥後,病情雖有改善但又陸續出現呼吸道症狀,再次就醫經過流感快篩確認感染A型流感。
醫師予以治療後,這位男童發病後約一週,家長發現男童開始出現異常行為、性格改變,也有嗜睡、下肢抽動等症狀。林詠青醫師表示,就醫後經醫師研判可能是流感相關的急性腦病變,也有可能是因為腦部發炎的症狀造成腦病變。
另一名重症為中部7歲男童,沒有先天潛在疾病、尚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月中出現發燒、咳嗽有痰、流鼻涕情形,發病隔天家屬發現意識狀況改變,前往就醫快篩確診A流,研判流感併發腦炎,且X光發現也有肺炎表現。經給予抗病毒藥物,並住院6天後順利出院。
腦炎、腦病變有何不同!
林詠青醫師提到,急性腦病變其實是一種腦部發炎的狀況,每個個案的表現會不太一樣,如果發炎有控制下來,多半是可以恢復的,所幸大部分不會有後遺症。
另外,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表示,腦炎、腦病變其實這2個名詞有時是通用的,腦炎這一類的症狀雖然不是那麼常見,可是一旦遇到其實蠻嚴重的,如果感染流感後有意識不清、昏睡叫不醒、抽搐、出現個性或行為上的變化等情形,就必須前往醫院尋求協助。
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在疫報記者會說明,近4周合約實驗室分離出流感病毒以A型H3N2為多,目前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於社區活動度持續,且近期氣溫變化大,須持續觀察疫情變化。
另外,由於2名年齡較小的流感重症個案,皆是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但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因此,林詠青醫師呼籲,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目前公費流感疫苗數量充足還可以提供接種,符合條件者應盡速接種才能減少重症、死亡的風險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