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翔減少工作,為了和女兒多相處!出席記者會呼籲關心偏鄉兒童衣服發霉、洗冷水澡的困境
在少子化的今天,每個孩子都應該當作寶貝疼惜,但在偏鄉角落,卻有一群弱勢的孩子連基本生活都無法受到妥善照顧。兒盟在溫暖的聖誕節前夕招開記者會,邀請愛心大使賀軍翔,分享成為二寶爸後的心路歷程,期待更多人了解與關注偏鄉兒少面臨的各項生活議題。
賀軍翔提到許多偏鄉地區的孩子因為照顧者不在身邊,往往出現小孩照顧小孩的現象,這些孩子瞬間要逼著自己長大。升格為二寶爸的他,一想到這些孩子承受他無所想像的辛苦,便感到十分心疼。他希望每個有餘裕的大好人們都能號召親友一起「出錢、出力、出愛心」,幫助偏鄉孩子、偏鄉家庭。
此外,他更分享成為二寶爸後的心路歷程:「當爸爸之後更能體會孩子真的是我們未來的希望,值得我們所有的愛和投資。」
衣服發霉、家中沒有熱水器
台灣偏鄉孩子有許多穿著舊衣、破鞋,待在髒亂與蟲咬的屋子過冬。根據兒福聯盟2023年的問卷調查,偏鄉兒少有三成以上有襪子、衣服與鞋子發霉、破損與不合身的狀況,兩成三(23.7%)的兒少即使鞋子破了仍然繼續穿破鞋。
居住環境方面,超過四成(43.3%)兒少身上經常有蚊蟲叮咬傷口與家中經常出現老鼠、蟑螂或螞蟻(40.3%)。在寒冷冬日常有保暖不足、屋內比室外冷。有不少人甚至沒有熱水可以洗澡,約有4.4%的偏鄉兒少家中沒有熱水器,兒少在寒冷冬日裡只有冰冷的水可用,或是需另外燒水使用,兒少在冬日生活所面臨的挑戰實在令人不捨。
偏鄉兒少的「貧窮性肥胖」
偏鄉兒少的飲食習慣主要考慮充飢、便宜,因此零食或麵包等高醣類食物往往成為主要選擇,這樣的結果導致偏鄉兒少出現「貧窮性肥胖」現象。此外,更有近兩成(19.8%)的偏鄉兒少曾因為吃不飽,而以非正餐食物充飢。長久不均衡飲食又周遭又缺乏大人的照顧提醒, 也難怪超過三成三的偏鄉兒少在身體質量指數(BMI)上達過重及肥胖(33.2%,14.0%過重、19.2%肥胖),相較於教育部統計111學年度全台國小學生過重及肥胖比例26.4%(12.4%過重、14.0%肥胖)高出許多,值得進一步關心。
沒有爸媽的年節
寒冬年節之際,人人都希望在溫暖家中和親人團圓、相聚。而在偏鄉,兩成四(24.5%)的兒少無法和父母一起過年。進一步分析無法相聚的原因,四成四(44.6%)兒少不知道父母為何無法回來陪自己過年,三成八(38.9%)則因為父母須工作而無法見面,其餘原因包含生病、去世、服刑、離婚、無法聯繫等。
偏鄉兒少最希望在2024年能實現的跨年願望中,有51.2%希望家人可以在一起、50.1%希望得到好成績、45.7%希望家裡沒有人生病、37.3%希望可以出去旅遊,另有31.4%跨年願望是賺錢。聽見他們的願望,忍不住心疼。
點燃生命之火
過去十幾年來兒盟偏鄉傳愛專案藉由「點燃生命之火」善款的挹注,一方面透過經濟補助、寒暑假的物資箱資助到年節的年菜紅包,希能維持他們基本生活穩定;另外並透過社工的定期家訪、校訪、社團、營隊活動的提供、城市交流、職業體驗......等服務,攜手學校一起陪伴孩子身心,這需要社會大眾的齊心響應。
阿彤和她祖祖的故事
記者會上播放一段影片,是阿彤和她祖祖的故事。阿彤沒有看過爸爸,從小就靠年邁的外曾祖父母靠著老人年金照顧長大。阿祖(外曾祖母)總說:「就自己的孫子啊!我不照顧誰要照顧。」阿彤從小比較瘦小,加上吃得又少,現在已經11歲的她只有20幾公斤,已經五年級的她,總是被誤認為三年級的學生,阿祖很自責的說:「就因為家境比較貧窮不能給他更多,早餐就吃片吐司,有時候吃個泡麵這樣,應該要喝牛奶,牛奶比較營養。」
一起來看看需要關懷的偏鄉孩子們!
◆ 兒福聯盟「傳愛偏鄉 讓孩子更好」,線上捐款網址:http://i.children.org.tw
捐款專線:02-2799-0333轉1
◆第39屆「點燃生命之火」全民愛心募款運動,活動網址: https://www.ctbcfoundation.org/light-up-a-life/index.aspx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