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健康生活,除了運動與養生,你還能做什麼?5招讓你養成正向「心理肌力」 ,創造滿滿幸福感
何時想過運動與養生?一旦開始與朋友談及這個話題,難道代表著「我們老了」?
一旦當我們保溫杯裡開始泡枸杞,經常肩頸酸痛找復健師的時候,代表著我們擁有了讓自己更健康的生活意識。
但是,擁有健康生活的意識,我們能做甚麼?年輕時青春無敵,時間與體力讓我們盡情揮霍;到了中年時多的是不得已,這時候不只有育兒與工作壓力,甚至身體小病小痛也開始出現。這時候的我們該開始的不只養生與運動,養成正向「心理肌力」更是必須!
第一步:斷捨離,減法學
雖然物質生活給予一定程度的幸福感,但是過多囤積用不上的東西,卻也無形中帶給身心不少負擔。
「斷舍離」注重的不只是擁有的物質,同樣也是空間—確保乾淨整潔為目的,到了一定年齡,我們要學著斷捨離,嘗試「減去」生活中不必要的東西。
第二步:低欲望,更快樂
很多時候,很多東西不是我們「需要」,而是我們「想要」!一旦慾望沒辦法滿足,可能就會導致生活焦慮與空虛,其實幸福,來自於一顆安靜踏實的心。
第三步:懂理財,保平安
開始學習理財,不要一拿到薪水就支出,否則一到月底,就會變成名副其實的月光族。除了定期定額存款,也可以幫孩子投資,並從小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第四步:正思考,免憂鬱
生活工作上總是會有不少不順心,不順意的事情,緞練心理肌力,避免心理能量流錯地方。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培養改變的勇氣,同時轉換情緒壓力,才能有助於自己免除憂鬱
第五步:同理心,更幸福
不少人因為有了小孩才懂得父母的無奈與辛苦,也只有在這個時候更有同理心,懂得體恤家人,擁有更多耐性,同時更珍惜在一起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