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不同調,溝通4訣竅!心理師夫妻檔邱惠振、張雅淳:永遠別忘記「我們是隊友,不是對手」
在教養孩子時,大人若是觀念不同調、行為不同步,甚至出現矛盾和衝突,常會引發不良影響,若想消弭歧見、找出共識,得靠有效的溝通。
諮商心理師邱惠振與張雅淳,是業界知名的夫妻檔,育有兩個兒子,分別是五歲與七歲;兩人直言,儘管本身有心理專業,甚至實務工作經驗還集中在伴侶諮商與兒少諮商,但在日常生活中,也難免碰到教養不同調的情況。
「例如,孩子放學後,時間要怎麼規劃?要不要補習、學才藝?放假時要出去玩,或者要待在家?在家能不能打電動呢?」邱惠振與張雅淳說,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於教養大小事當然也各有想法。
不過,教養不同調,可以是危機,也能視為轉機,若在看見彼此的差異時願意進一步溝通,必然對關係有益,「而這有個大前提,就是得時時提醒自己:我們是隊友、是partner,不是敵人。」
孩子會映照出家庭的樣子
當大人的教養觀念不一致時,在孩子身上多少會產生影響。張雅淳觀察,最常見的狀況,是父母中其中一方較為嚴格,另一方則相對放鬆,孩子可能會無所適從,或慢慢變得見機行事,親子關係也會出現「化學變化」。
比較嚴重時,還會衍生各種問題。比方說,父母因對教養的意見不同,常在孩子面前爭吵,可能會引發孩子自責、壓力大或自我懷疑;若夫妻間因此產生嫌隙,也可能衝擊關係,甚至埋下離婚的種子。
張雅淳還曾見過,父母中的其中一方,偷偷帶孩子去打機台、吃速食,然後叫孩子不要說出去;結果,孩子後來開始出現偷竊行為,追根溯源,原來孩子在有過「偷偷做某件事,有機會成功」的經驗後,已經習慣鑽漏洞、走偏門。
邱惠振說,孩子會映照出家庭的樣子,若希望孩子好,夫妻就得試著透過溝通,找出共識。
溝通前:先掌握3原則,穩住情緒
邱惠振的專長是伴侶諮商,曾赴美進修,向婚姻與家庭大師高曼(John M Gottman)學習,並取得「The Gottman's Couple Thearpy」的三階段認證,目前台灣僅有兩人獲得此認證。
他分享,在進到溝通階段前,可以先掌握以下三個原則來「暖身」,有助於提高勝率:
原則1➔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溝通的第一個大前提,就是先處理情緒。邱惠振表示,任何伴侶都會有衝突,吵架並不是壞事,而是展開溝通的契機,但當情緒一直高漲時,還是要有「停損點」,避免造成太大的傷害。
最好用的方法是「暫停」,在物理上拉出一些空間,例如一人待在原地、一人到別的房間,避免一看到對方就火大。
若想離開家中,也別奪門而出,而是先聲明「我出去走走」,然後把手機帶著,讓對方能聯絡得上;要注意的是,有些人不喜歡在吵架時「被丟下」的感覺,平常就能試著聊看看「吵架時要怎麼降溫」,聽聽彼此的意見,等到真的吵架時,才不會做出火上澆油的行為。
原則2➔彼此建立「共親職」的共識
張雅淳專精兒少諮商,近期還出版了《用遊戲陪伴孩子走過情緒風暴》一書,而除了心理學專業之外,她還是台師大的家庭教育博士。
她分享,近年來很多專家在提倡「共親職」(co-parenting)的觀念,意思是指伴侶間共同分擔照顧、教養孩子的責任。
已有不少研究發現,共親職的好處多多,能凝聚家庭情感,也有益於孩子的發展;而且,婚姻關係、親子關係、共親職程度等等,都是互相牽動、高度相關的。
張雅淳強調,在討論教養議題前,夫妻間若能建立共識,意識到彼此是夥伴、隊友,有同心協力的意願,問題其實就已經解決一大半了。
邱惠振補充提醒,即便伴侶間有一方比較擅長教養或是主要照顧者,也別輕易對另一方貼上「豬隊友」的標籤,此舉形同推開對方,亦會傷害彼此的關係。
原則3➔別讓「戰場」無限延伸,回歸到夫妻間
教養不同調,有時還牽扯到協力照顧者,例如阿公阿嬤、或其他親戚,邱惠振建議,此時一定要先回到小家庭內,以伴侶兩人為主來溝通。
比方說,在討論教養方式時,先生如果一直拿「我媽媽說…」來當說詞,太太可能就會覺得「這是我的孩子,又不是你媽媽的孩子。」或是「所以你媽比我更會照顧孩子嗎?」衍生出更多角力,讓情況更複雜。
邱惠振說,為了避免「戰場」再擴大,最好還是回到夫妻兩人之間來溝通,然後「自己的長輩自己處理」,比較單純、好聚焦。
溝通時:依循4步驟,耐心找最大公約數
Gottman曾提出,伴侶間在碰到衝突時,溝通是有步驟的,大致如下:
Step1➔輪流說跟聽
首先,是夫妻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跟立場,述說的面向包含情感、故事、價值觀等;還要特別講講自己「可退讓」跟「不可退讓」的部分。當然,一人在述說時,另一人要好好聆聽。
比方說,邱惠振與張雅淳近期就對「週末時間該如何分配」有不同看法,邱惠振習慣在家放鬆,難免會跟孩子一起打電動,張雅淳則希望能多帶著孩子到外頭走走;當雙方意識到彼此得好溝通時,便先開放式的聊聊。
Step2➔多問對方兒時經驗
在溝通時,也得針對彼此的想法,再深入探究其背後原因,特別是有沒有「小時候的相關經驗」或「故事」、對於此事有哪些「好的回憶」或「壞的回憶」。尤其是,如果有「不能退讓之處」,更要好好傾聽對方為何如此堅持。
「談到後來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受原生家庭影響,像我是中部人,住比較鄉下,從小就到處趴趴走,我家更是假日一定會出去玩;而我先生是北部人,從小就習慣待在家。」張雅淳說。
她坦言,在啟動溝通前,自己也曾經有情緒,想直接把家裡的電動都收起來,但溝通後才發現,事情並沒有對或錯,彼此都是受到過往的經驗跟習慣所驅動。
Step3➔找出最大公約數
在深度理解彼此後,再試著異中求同,找出雙方的最大公約數。比方說,張雅淳希望多帶孩子到外頭走走,目的是能多接觸新事物,而邱惠振喜歡玩各種電動,也是喜歡新奇的感覺;以此來看,兩人的共同關鍵字,就是「多元」跟「探索」。
倘若陷入僵局、找不到共通點,「人有時候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對於這件事的情緒太深刻。」邱惠振舉例,若某人自認成績不好影響後續職涯,並且因而產生很多負面情緒,那當伴侶希望別那麼重視孩子成績時,此人短期內當然很難改觀。
不過,這樣的「結」只要開始被聽見、被理解,就有鬆開的可能。邱惠振建議,不妨保持一定程度的溝通,例如每週撥個十分鐘談談。
Step4➔形成具體計畫
當夫妻雙方針對歧異點找出新共識後,便可據此擬定具體計畫。比方說,邱惠振與張雅淳後來就決定,每週的週間有三天可以玩電動,週末則多安排外出的行程;在實施時,也維持彈性,不斷依照實際情況再優化。
假若溝通情況不佳、難有進展,也可適時尋求專業協助。邱惠振形容,溝通就是個「調頻」的過程,關鍵是彼此都願意試試看、轉轉看。
共親職還有個重點,就是伴侶共同學習,無論是知識、概念、技巧、心態或責任,各個層面都一起成長。攜手同行,從不理所當然,需要努力,也值得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