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傷害寶寶大腦的錯誤行為!你是不是不小心犯了,陪玩不是這樣玩 ,副食品軟硬影響孩子的語言能力
文章目錄
0~3歲是寶寶大腦突觸快速生長的重要階段,這時候腦部的訊息,就是靠突觸來傳遞接收的,所以多和寶寶們互動吧,包括觸摸、按摩或是對話,甚至是多帶出門,透過每一個小細節的累積,都是有益寶寶腦部的發育呢。
不過,除了正向的陪伴外,爸媽有可能在生活中無形犯下,不少傷害寶寶大腦的行為而不自知!以下我們歸納9種父母最容易犯的錯誤,一起來看看,你中了幾個?
錯誤行為1: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一旦過度使用電子螢幕,寶寶的大腦恐怕會發育成只會單純觀看,和不停轉換關注的行為。這可是會對孩子的注意力發展造成阻礙,尤其是2歲以前更是要嚴格禁止。
錯誤行為2:不讓寶寶自己吃飯
很多爸媽擔心小孩總是吃得亂七八糟,覺得與其讓他們亂抓亂吃,還不如餵食更快速些。其實,寶寶的小手,透過不斷碰觸與辨認東西後,同時會回饋給大腦進行思考。長期餵飯絕對不利於寶寶的自主思考能力。
錯誤行為3:吃稀軟的食物
很多爸媽或是長輩,總是擔心寶寶吃東西噎住,食物非得打碎成為泥狀才餵食,殊不知這樣的飲食習慣,是會影響寶寶口腔肌肉的發展,導致寶寶大了還會流口水,口齒不清影響語言能力。
錯誤行為4:缺乏活動運動
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孩子不缺聰明,偏偏缺乏專注力!其實,不妨趁寶寶還小就開始培養運動的習慣,因為寶寶在運動時,大腦神經元之間的交流更豐富,注意力會更集中,從而提高記憶力。
錯誤行為5:父母經常吵架
不要以為大人吵架孩子沒感覺,如果父母經常爭吵,孩子的壓力水準會上升,壓力水準一上升,皮質醇就會分泌更多,進而傷害海馬體,而海馬體是負責記憶和學習的地方,不得不防!
錯誤行為6:缺乏有效陪伴
可能不少爸媽會不懂,「我明明已經陪他們去公園了?」原因就是很多家長喜歡一邊看電視看手機一邊陪孩子,這就是所謂的無效陪伴。無效陪伴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聯合注意力」,也就是孩子跟我們,共同關注一件事情的能力,未來上學可能無法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呢。
錯誤行為7:缺乏充足睡眠
父母在寶寶還小的時候,建議建立起他們規律的睡眠時間,才不會影響或是打斷大腦對外界資訊的接收,和處理效率,還會影響前額葉皮層的功能。
錯誤行為8:跟寶寶太少說話
不少父母習慣給寶寶聽故事,其實還是鼓勵面對面和孩子說話吧。原因就是,寶寶是通過觀察大人嘴巴和舌頭的動作,然後模仿來學習發音的,只讓孩子聽故事,恐怕會讓寶寶說話的積極性大打折扣。
錯誤行為9:缺乏關鍵營養品
4個月以前的寶寶,以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為營養來源,不過4個月後的嬰幼兒,搭配副食品開始後,就可以依據寶寶飲食和身體狀況,開始補充營養品。包括「益生菌」,增加體內好菌,幫助消化、調整體質,而「DHA」提升學習力、專注力與反應力。
各位爸媽,想要養出聰明寶寶,取決於我們如何對待他,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