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預防3防線,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最佳篩檢方法
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雖然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
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
依據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由民國84年每10萬人25人下降至110年每10萬人7人,降幅達7成。另,110年子宮頸癌發生人數為1,310人,因此,如何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及早接受治療,更顯得相當重要。
子宮頸癌,預防三防線
預防子宮頸癌:安全性行為
人類乳突病毒主要透過性接觸傳染,正確使用保險套,可以預防部分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進而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
預防子宮頸癌:接種HPV疫苗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接種HPV疫苗可以保護女性避免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亦能有效預防長期感染人類乳突病毒造成的子宮頸癌。
目前食品藥物管理署已核准3款HPV疫苗,均可預防至少7成造成子宮頸癌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第16、18型)。已有性經驗的婦女亦可依疫苗仿單評估是否接種疫苗,但HPV疫苗無法治療已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型別所引起的疾病。
預防子宮頸癌:定期篩檢
子宮頸癌早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症狀或疼痛,透過篩檢有機會發現異常病灶,子宮頸抹片檢查是經國際實證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提早發現並及早確診治療。
根據癌症登記與篩檢資料分析顯示,經由篩檢發現子宮頸異常的婦女中,癌前病變及早期(0+1期)個案比率高達97%;沒有接受子宮頸癌篩檢而發現子宮頸異常者,早期(0+1期)個案比率僅29%,早期(0+1期)子宮頸癌經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子宮頸癌存活率僅2成。
此外,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為陽性時,並不代表罹患癌症,請女性朋友遵循醫師指示接受進一步檢查,並請依醫囑回診追蹤及診治,儘早阻斷疾病進展,包括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子宮頸癌,另外,即使檢查結果正常,若有任何異狀仍應儘速就醫。
國民健康署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呼籲符合資格的婦女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民眾可利用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前次檢查時間,確認是否符合補助資格。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