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失眠超困擾!中西醫聯手攻略孕期睡眠障礙,打造出專屬孕婦的好睡心法!
根據美國國際睡眠協會(US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婦女睡眠調查報告指出,高達78%的婦女,曾在孕期經歷打鼾、呼吸中止症候群、失眠等睡眠困擾;更有15%的婦女,在孕後期承受不寧腿症候群(睡覺時,腿部持續活動,醒來後,覺得肌肉痠痛)的睡眠困擾,讓孕媽咪無法順利入睡或易被驚醒,以致覺得疲憊不堪。
臺中禾馨宜蘊生殖中心主任黃佩真表示,懷孕後,荷爾蒙等身體變化,會影響睡眠的結構和連續性,導致原有的睡眠問題因而加重,睡眠障礙也會愈發嚴重。
長期失眠對人的生理、心理和情緒健康都有著巨大影響,特別是孕婦若長期睡不好,自然會出現憂鬱焦慮和躁鬱的情緒,對胎兒的生長、發育皆有負面影響,不可不慎。
失眠、睡眠障礙.會影響腹中胎兒?
基本上,胎兒的睡眠週期,與孕婦的作息時間各自獨立,因此,女性並不用擔心失眠會影響胎兒的休息。但若孕媽咪本身有長期的失眠或睡眠障礙,便容易對身心靈狀態、食欲產生負面影響,出現心情起伏不定、暴飲暴食或食不下嚥,而長期不規律的飲食,恐會提高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等併發症的機率。
黃佩真醫師補充,為了確保母體與胎兒的健康,孕期的睡眠品質、時間是否充足都十分重要。
孕期3階段常見睡眠問題
對多數人而言,懷孕是一件開心又充滿期待的事情。然而,伴隨著小生命的即將來臨,新手爸媽的家庭生活、工作都將有不可預知的轉變。因此,種種的未知數,會讓新手父母的心中,開始出現有形或無形的壓力,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睡眠狀態。根據調查顯示,孕媽咪在懷孕期初期,發生失眠的機率約有5%~30%,到了懷孕後期則高達60%。
黃佩真醫師指出,失眠或睡眠障礙會隨著懷孕初、中、後期的生理狀況,而有所不同;若只是發生短期的睡眠障礙,只要透過改善睡眠品質,就可讓孕婦恢復元氣;但假設是中、長期的睡眠困擾,則可能影響到孕媽咪的身、心靈狀態,甚至產生孕期焦慮或憂鬱的症狀。對此,關於孕婦在懷孕初、中、後期的睡眠問題,有以下說明:
1.初期.感覺疲憊、較為淺眠
此時,女性體內的黃體素,為了讓受精卵穩定著床,濃度會大為增加,造成體內的黃體素發生改變,就如同月經來潮前的黃體期症狀,容易感到疲倦、勞累且脾氣波動大。
因此,孕初期的孕媽咪,會出現不定時的嗜睡,相對增加了白天睡眠時間,縮短夜晚深層睡眠的時常。此外,黃體素容易讓膀胱與尿道肌肉張力改變,使得尿意頻繁,進而影響睡眠;而黃體素也會減緩平滑肌的子宮收縮,腸道肌肉因黃體素而鬆弛,蠕動的速度變慢、影響消化的速度,進而使孕媽咪有脹氣、噁心等等,影響連續睡眠。
2.中期.身體變形不適,睡眠品質不佳
中期時,由於荷爾蒙的改變與子宮體積變化,會讓食道括約肌張力下降、腹內壓上升、橫膈上頂等改變,容易發生打呼、呼吸中止症、體內循環變差、胃食道逆流等不適感,導致睡覺呼吸品質不佳。
此外,入睡與清晨時,胎動的現象特別活躍,當胎兒過度劇烈活動時,也會使孕婦於睡夢中驚醒。
3.後期.雌激素升高,難一覺天亮
懷孕進入後期,胎兒生長快速,子宮愈來愈膨大,會促使孕媽咪的骨盆腔前傾,連帶腰部、臀部、骨盆和恥骨也會感到疼痛。另外,在後期時,胎頭下降也會壓迫膀胱,導致頻尿及夜尿,進而影響睡眠品質。
撐大的子宮會壓迫到孕婦的下肢及骨盆腔靜脈,讓血液循環與回流能力變差,造成靜脈回流下肢循環不良,而容易產生水腫、下肢腫脹、痠痛和抽筋等不適感。除此之外,胎動和假性宮縮,也容易造成孕婦的睡眠中斷。
7招訣竅改善孕期失眠
長期失眠的負面影響不可輕忽,因此,認清自己是否有睡眠障礙非常重要,若屬於嚴重的情況,則需由醫師評估有無須要服藥改善。對此,黃佩真醫師提出7種方式,幫助孕婦維持良好的日常生活作息,改善失眠問題:
1.睡前避免滑手機:入睡前持續盯著散發藍光的電子產品時,會難以刺激松果體產生褪黑激素,阻斷準備就寢的狀態。
2.白天可進行適度伸展運動30分鐘:幫助體力消耗,保持經絡暢通不氣結。
3.睡前應減少飲水:孕前就有頻尿的人,更需注意水分的攝取量。
4.減少刺激性食物:避免茶和咖啡等提神飲品。
5.白天適時小睡:日間適度的休息,可緩解疲憊和不適感,但不宜超過1.5小時。
6.維持身體電解質平衡可預防抽筋:孕期常有抽筋和水腫狀況,可多攝取香蕉、柑橘類和菠菜等富含鉀、鈣、鎂離子的蔬果。
7.多曬太陽:除了補充維生素D之外,可使大腦分泌血清素,創造出好心情。
中醫師解析失眠3體質
若是從中醫的角度,來探討孕期失眠的解決方式,臺中宜蘊中醫診所院長李湘萍中醫師指出,必要時,醫師也會根據孕婦的體質及症狀,開立安全的藥方,或是穴位按摩來改善孕期造成的睡眠困擾。對此,李湘萍中醫師提出3點建議:
1.陰虧血燥型
常見症狀為手腳心熱、口乾舌燥、舌紅少苔、脈細數;臨床表現為夜間難以入睡,淺眠易醒後,難再入睡。這類個案須滋陰降火,清心安神,常以「天王補心丹」方藥治療。
2.痰熱內擾型
症狀為煩躁易怒,口苦乾嘔,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臨床表現為孕期失眠多夢。這類個案須清化痰熱,和中安神,常以「溫膽湯」方藥治療。
3.心脾兩虛型
常見症狀為神疲食少,體型瘦弱,面黃,舌淡紅,邊有齒痕,苔薄,脈細弱;臨床表現為失眠驚悸,多夢易醒。這類個案須補益心脾,養心安神,常以「歸脾湯」方藥治療。
改善孕期失眠.從日常開始
除了健康的身體狀態,孕媽咪想要改善孕期失眠,也能從日常生活著手,養成良好、穩定的睡眠品質。
1.飲食
少量多餐,避免過飽或空腹,減少攝取刺激性的食物和飲料。此外,孕婦可多攝取好眠食物,例如:櫻桃、核桃、燕麥、香蕉、菠菜,有助調節睡眠;鈣、鉀、鎂,可放鬆神經且促進睡眠;牛奶、豆漿等含鈣質食物,則能改善腿部抽筋。
2.情緒
建議孕媽咪保持心情愉快、積極正向的狀態,避免情緒波動影響睡眠。生活中,可嘗試如深呼吸、腹式呼吸、冥想、聆聽輕音樂、孕婦按摩或藥膳足浴等舒緩的活動,有益放鬆身心、預防失眠。
3.運動
孕期並非不動如山才稱為「安胎」,應該每天進行適度的運動,例如:到公園散步30分鐘,有助維持母體健康、消耗體力,促進睡眠品質;此外,孕婦瑜伽可幫助疏通經絡和平衡陰陽,緩解生理、心理改善睡眠質量。
4.作息
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表,並按照時間規律作息,調整為正常的生理時鐘。大多數的孕婦容易有頻尿的問題,因此,晚上9點之後應少喝水,避免因頻尿而中斷睡眠。
5.睡眠環境
孕媽咪應確保睡眠環境足夠安靜、溫溼適中。孕後期,則可嘗試抱月亮枕入睡,改善因孕肚、姿勢問題難以入眠的困擾。除此之外,臥室於就寢時間,應避免有過強的光線、噪音干擾。睡前,不滑手機或追劇等等,以免負面新聞、電子藍光影響睡眠質量。
正確的穴道按摩.有助改善睡眠障礙
除了平日的飲食作息須特別注意之外,孕媽咪也可進行特定穴位的按摩,改善睡眠障礙和難入眠的困擾:
1.湧泉穴: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腳掌正中線前三分之一處。用手掌包覆腳尖,以拇指按壓湧泉穴。
2.失眠穴:腳後跟的中間位置,可利用筆的尾端按壓或輕敲。
3.太沖穴:腳的大拇指和第二指指縫間,往上1寸(約一個拇指橫寬)處。
4.安眠穴:耳垂後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的中點處。
迎來新生命.更需養好育兒體力
懷孕期間的失眠,會形成一連串的負面反應,例如:身體疲勞、情緒波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孕期併發症等風險。李湘萍中醫師表示,孕婦的睡眠品質與胎兒發育有部分關聯,為避免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因失眠影響到生活和身體的孕婦,也應及時求助婦產科醫師,或透過中醫調理身體以改善症狀。
懷孕初期,先做足身心靈的調適,維持健康飲食及規律作息,也是預防失眠和睡眠障礙的不二法門。身為三寶媽的黃佩真醫師分享,自己懷孕時,也曾因忙碌飽受失眠困擾,造成自身免疫系統失調還感染帶狀疱疹(俗稱:皮蛇),差點引起危險併發症。
因此,孕媽咪千萬不能輕忽,孕期睡眠障礙帶來的殺傷力,當打亂生活作息時,就應及早與醫師討論,畢竟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才能順利產下健康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