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夠善良的我們》來認識抖音流行詞 #delulu:過度關注所沒有的東西,讓我們更難感到知足
《不夠善良的我們》中,簡慶芬總是在社群中偷窺Rebecca的生活狀態,在平凡職業婦女生活中,幻想著自己能過上她精彩不斷的人生。而簡慶芬的狀態,正呼應著抖音時下最流行的名詞:delulu。
# delulu,弄假,可以成真嗎?
z世代在tiktok標註delulu自於英文「Delusion」帶有妄想的概念,意味著「弄假,直到成真」(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很多媽媽在年輕時有了孩子,一不小心進入了三明治世代,在照顧父母和剛出生的寶寶之間焦頭爛額。焦慮伴隨著輾轉難眠,成了深夜時光的家常便飯。
就跟工作一樣,許多人都在興趣跟麵包之間,以薪資篩選工作,偏偏在職涯路線,興趣、能力、價值觀,都相符的工作寥寥無幾。而家庭狀況也是一樣,你的薪水可能負擔不了你想要買的房子、想要選擇的雙語幼兒園,無法負擔你們家庭每年一次出國旅行……導致生活中有太多不滿足,活在幻想中可能還比較快樂!但delulu心態也可能招致嚴重的後果,例如,這使人們過度關注所沒有的東西、令人感到失望的待遇,讓我們更難感到知足。
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夢想當成自己的!
有人認為delulu是一種「顯化魔法」,就像跟宇宙許願,當我們刻意且誠心地許願,並通過談論具象化夢想和目標,能使我們離實現它們更靠近。
但最關鍵的區隔是「行動」。若有人不斷談論著自己的夢想,或羨慕別人的人生,對於現狀卻沒有任何改善行動,那麼delulu效應根本不會起顯化作用。
定義你自己的生活
部落客Zoey佐依在《該不該離職換工作?試試看用積木法來堆出理想職涯》文中提到,
Zoey佐依說明,有人希望自己可以在大企業打拼賺錢、有人想要前進歐美展開不一樣的生活、有人則希望自己能夠趕快買到房子,安居樂業。這邊有一個重點是:「千萬不要把別人的夢想當成自己的!」,別人的夢想是賺大錢,但搞不好你比較適合樸實無華的生活,那錢也許就不是最理想的要素 (但還是很重要! )。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積木,我們會用一塊塊的積木堆出房子、城堡,或任何我們想要的東西,同樣的,我們也可以用積木來堆出我們的理想工作,不過這些積木必須要由自己來定義。」
而不只是工作,家庭的幸福美滿也是一樣。先去定義理想家庭的樣貌,再分析一下自己現在想要增強哪些不放?最後寫一張Remider放在看得到的地方時時提醒自己:「我現在做得事情是否能幫助我實現藍圖?」
忘了怎麼快樂,怎麼辦?
如果你像簡慶芬一樣,過度沉浸在delulu的幻想裡,忘記自己生活中的快樂,怎麼辦?精神科職能治療師-尼克小姐在IG限動提及6大要點,舒服一點,才能往前推移快樂品質:
快樂療法1: 生活調整-睡飽、吃得營養、運動
快樂療法2: 理性一點-省去麻煩
快樂療法3: 適當宣洩-讓負面情緒過得快一點
快樂療法4: 去愉快的、被支持的社交
快樂療法5: 處理重大創傷-需要時間,但必須
快樂療法6: 專注當下
你可以發現以上的方法都是在追求「躺平」,躺平不可恥,但是有用!媽媽們,偶爾「躺平」一下吧!
媽媽們總是過度負責,連喘息的時間都不敢擁有。躺平之後再站起來,或許,你才能從不滿的生活狀態中暫時抽離,用一種新的觀點看到自己的生活,得到繼續前進的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