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報復性飲食?心理師:飲食療癒之於人類心理健康,是透過五感體驗感受食物美妙
和適合的人一起吃飯,其實是與人連結的象徵。心田諮商心理師白家瑞提到,吃東西時要專注,細細品嚐食物的口感,用健康的食物與情緒重新建造起正向關係。
把食物和情緒做連結
女人們,特別需要自我肯定、愛自己。所以,切記,不要報復性飲食,雖然很艱難,但是,心理師白家瑞說明,飲食療癒之於人類的重要性,可以透過拉長飲食時間,細嚼慢嚥,精挑細選飲食種類,再者,使用其他方式,替代情緒性進食,也是可以的。
此外,健康食物若能重新和情緒做連結,取代不健康的食物,那真的就太完美了。記得,要拉長飲食時間,細嚼慢嚥。
當你發現自己正在報復性飲食時,可以怎麼做?
當你食欲旺盛,又發現自己是報復性飲食時,心理師白家瑞提供8招內心喊話:
內心喊話1: 我有足夠的能量完成我所有想做的事情
內心喊話2: 我能請求也獲得別人的幫助
內心喊話3: 我愛現在的自己
內心喊話4: 我接受生活中所有的好事
內心喊話5: 我放下匆匆忙忙的需求
內心喊話6: 我原諒過去所有痛苦的來源,並且同意讓快樂進入我的生活
內心喊話7: 我可以放鬆和相信我的直覺
內心喊話8: 卸下我的戒心和防衛是可以的
如何利用食物療育自我?
我們可以從食物結構去分析,今天吃脆脆的?或許此時此刻的情緒是剛硬、生氣、緊繃;今天吃滑順的?或許此時此刻的情緒是羞愧、哀傷、恐懼;今天吃綜合的?或許,你只想品嚐它的口感。
進一步地說,常見的「渴望」療癒食物有哪些?巧克力象徵愛與提神作用;牛奶帶來安撫感;「脆」的鹹零嘴等同於嘎吱嘎吱的酥脆感、牙齒的滿足本能、發洩怒氣;飲料可以安定起伏的能量、避開情緒痛苦;高油脂可緩和空虛、不安全感、寂寞感;辛辣則可用來追求刺激、興奮劑、舒緩疼痛;麵包與澱粉製品帶出安慰與平靜;餅乾蛋糕象徵擁抱、喜悅、安心;糖果則是快樂、獎勵、娛樂的表徵。
找回吃的快樂回憶
白心理師說,挑一張最有回憶的食物吧!把自己的角色換到食物的位置,假裝自己就是那個食物,訪問食物(對方):食物味道如何、它如何被吃、吃的頻率、關鍵人物、重要觀察,以及關鍵話語為何。你會藉由回憶找回飲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