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保存觀念8成主婦都做錯!營養師破解5大正確知識:煮後食材須掌握x小時黃金保鮮期
到底「食物保存」怎麼做才正確?8成民眾長年養成的錯誤觀念是甚麼?確保食材、食品新鮮度,預防感染風險又該怎麼做?知名人氣營養師高敏敏現身解答5大「食物保鮮觀念」,讓妳我在日常也能時刻檢視飲食健康。
食物保存觀念1:切勿食物放涼再冰
從小到大,由於長輩的生活、烹煮習慣,也讓我們養成了許多不正確的食物保存錯誤觀念!其中最大的隱憂就是:食物放涼再冰!
營養師點出,由於食物擺放至室溫下容易滋生細菌、引發毒素產生,因此建議以2小時為限;若室溫高於32°C則應縮短為1小時。因此,食物若沒吃完切忌需盡快冰至5°C以下冰箱保存,切勿「放涼了再冰!」
食物保存觀念2:高溫環境要小心
食物存放於高溫環境本就是項危險舉動,但到底「多熱」更具健康隱憂,妳是否清楚呢?營養師表示,食物存放守則一,就是要避開7~60°C的「高危險溫度帶」。當食物長時間擺放於此環境,便可能激活細菌孳生、毒素增長,進而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
食物保存觀念3:小於7°C更健康
那麼到底該怎麼保存?多低溫更健康呢?營養師指出,最佳的食物保存溫度為7°C以下,小於7°C的環境能有效抑制細菌增長,同時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另外,若為烹煮過的食物,則建議立即存放於5°C以下的冰箱,保存效果更佳。
食物保存觀念4:冰箱定時整理
不只要留意保存環境的溫度、時間,冰箱的空間收納也是延長食物保鮮期、健康度的關鍵!營養師補充,過滿的冰箱空間容易使環境的溫度失衡,同時也會增加食物細菌相互影響的可能性。因此,建議冰箱空間控制7-8成滿,同時秉持先進先出、生食熟食分開放的取用原則,更加健康。
食物保存觀念5:浸泡食物要小心
最後,營養師也要提醒,日常除了過期、久放食物要當心之外,日常也要時刻留意不吃浸泡過久的食材,像是濕木耳、濕澱粉、濕藥材等,以及避免久泡、久釀等食品,同時隨時留心手部清潔,更可以避免食品安全疑慮。
延伸閱讀
.為什麼需要補充魚油? 營養師解釋3個觀念:什麼時間吃最適合?腸胃不佳這樣吃是大忌
.素食者「增肌減脂」怎麼吃?營養師指引8大高蛋白質蔬菜:毛豆、花椰菜不輸水煮雞胸
Bella.tw
做自己最時尚!Bella儂儂是你最信任的夥伴,看見都會女性擁有的各種樣貌,成熟,自信,追求夢想,信仰女性具有豐富的內在涵養與勇敢的自信光彩,懂你的品味格調,無需汲營他人眼光。Bella鼓勵你成為你自己,擁有最真實的信念,你就是美好事物的解答。本文由《Bella儂儂》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官網/Bella儂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