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變成自己小時候最討厭的那種大人了嗎?當個有「鬆弛感」的爸媽,孩子情緒更穩定
生活中有太多煩心事,當它們糾結在一起,很容易對另一半、甚至是孩子不耐煩。
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給了親愛的人,對外人卻寬容。
作家Jens Mama在臉書粉專分享了朋友的故事,讓她體會到所謂「鬆弛感」家庭,真的要從「情緒穩定」開始。
********
那天約朋友的家人孩子聚會,大家一起在餐廳聊天;不久,我們點的食物上桌了,朋友的老公點了雲吞麵,兩個孩子們點了義大利麵。
4歲的兒子和爸爸說:「我想要用筷子吃麵。」
爸爸:「義大利麵用叉就可以了。」
兒子:「我想和你一樣用筷子。我會用。」
媽媽:「可以讓他試一試。」
爸爸遞了雙筷子給兒子,大家都在安靜地用餐。突然,兒子的筷子掉在地上,他想彎下腰撿筷子,卻一個不小心把整盤義大利麵打翻了,紅色醬汁沾到了爸爸白色的衣服。😳
接著,聽見6歲的女兒說:「哎唷,弟弟又不小心啦!」
當時,我心想完了完了......孩子要被罵被打了,他老爸半個身子都是義大利麵,我看暴風雨要降臨了。老公和我對望,很怕接下來發生尷尬的畫面。
(孩子打翻食物,還弄了你一身,你會如何面對?)
但是,正好相反!朋友全家人都挺冷靜的。兒子向爸爸說聲:「Sorry爸爸,我沒受傷。」
媽媽拿了張紙巾給爸爸,爸爸沒暴怒、沒抱怨媽媽、沒打沒罵孩子......接過紙巾擦衣服,只是說了句:「沒受傷就好,下次小心就可以了。」
兒子自己蹲下來清理地上的麵,接著媽媽帶兒子去廁所洗手。
女兒看著爸爸,大聲笑說:「哈哈!爸爸,你的衣服也喜歡吃義大利麵🍝。」 爸爸聽見了,也跟著一起大笑:「我的衣服真的要謝謝弟弟,請我吃義大利麵!哈哈!」
這時候才發覺,原來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才能有從容淡定的孩子。
允許孩子去犯錯,允許孩子不完美。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解決問題,讓孩子有能力處理突發狀況,才能遇事不慌不易怒,不執著於小事情。
那天,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朋友的兩個孩子,總是自信滿滿,眼裡有光❤️
(允許孩子犯錯並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不是來自多有錢?多高學歷的家庭?而是源於這種「溫柔有愛」的家庭氛圍。
隨後,爸爸向服務員要求多一套兒童塑料盤,姊姊把自己盤中的義大利麵分些給弟弟,和弟弟說道:「回家後,你要把剛買的零食分些給我哦。」
弟弟接過盤子說:「爸爸,我要再試試用筷子。」而這次,弟弟記住了一手抓著盤子,一手用筷子吃麵。
雖然弟弟吃得髒兮兮,但朋友一家人嘻嘻哈哈地看著弟弟髒髒貓的模樣 ......
朋友是我的中學同學,我看過朋友腳帶傷痕上學,我看過朋友擅改了拿B的考卷,我看過朋友放學後在我家,從中午呆到晚上都不願回家,只因父母吵架,不想回家被罵被打。
現在我才發現,朋友沒有把最痛苦的經歷流傳給孩子,沒有把最恨的育兒方式延續下去,沒有成為她最討厭的那種大人......
我記得,朋友和我說過,不是每個家都是避風港。但很幸運,她遇見了一個情緒穩定的人,然後自己也變成了這樣的人。
或許,一個越過越好的家庭,背後都有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他們說,情緒穩定是被愛出來的,我相信了。❤️
(父母情緒穩定了,孩子也會更有自信。)
決定生下孩子,就要必須負上教育的責任,不能推卸給他人。但育兒方式真的有千百種,或許教育可以嚴肅,也可以溫柔,但有些事情則必須要堅定。
或許,教育就是:你有你的溫柔,我有我的堅持,但我們依然互相尊重。
千萬別把孩子生下來,就放他在一邊,任由他傷害別人/自己。好好教育,是父母一輩子要修的課......沒有最完美的育兒方式,只有最適合。
有網友說,看見朋友的家庭教育,才深深體會到,就算自己的家庭不曾有「鬆弛感」,也可以讓孩子感受自己不曾體會過的「情緒穩定」家庭氛圍。
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們卻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我們再來重新過一次,而這次,記得要快樂。
Jens Mama也補充,當然,做爸媽的也不必過度內疚,自責和內耗並不會把快樂帶給這個家,有時候只是爸媽太累了;而每個人的育兒方式不同,大家互相尊重就好。
希望爸媽們都可以好好休息,給自己一些時間。人生就是不斷學習,慢慢來,慢慢變好,要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文由【作家 Jens Mama】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Jens Mama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朋友的「鬆弛感」家庭
大家都在說教養孩子要溫柔而堅定、要好好說話並且情緒穩定。但就是這麼簡單的幾個字,即使身為父母,也需要用一生去學習。作家Jens Mama在臉書粉專分享了朋友的故事,讓她體會到所謂「鬆弛感」家庭,真的要從「情緒穩定」開始。
********
那天約朋友的家人孩子聚會,大家一起在餐廳聊天;不久,我們點的食物上桌了,朋友的老公點了雲吞麵,兩個孩子們點了義大利麵。
4歲的兒子和爸爸說:「我想要用筷子吃麵。」
爸爸:「義大利麵用叉就可以了。」
兒子:「我想和你一樣用筷子。我會用。」
媽媽:「可以讓他試一試。」
爸爸遞了雙筷子給兒子,大家都在安靜地用餐。突然,兒子的筷子掉在地上,他想彎下腰撿筷子,卻一個不小心把整盤義大利麵打翻了,紅色醬汁沾到了爸爸白色的衣服。😳
接著,聽見6歲的女兒說:「哎唷,弟弟又不小心啦!」
當時,我心想完了完了......孩子要被罵被打了,他老爸半個身子都是義大利麵,我看暴風雨要降臨了。老公和我對望,很怕接下來發生尷尬的畫面。
(孩子打翻食物,還弄了你一身,你會如何面對?)
但是,正好相反!朋友全家人都挺冷靜的。兒子向爸爸說聲:「Sorry爸爸,我沒受傷。」
媽媽拿了張紙巾給爸爸,爸爸沒暴怒、沒抱怨媽媽、沒打沒罵孩子......接過紙巾擦衣服,只是說了句:「沒受傷就好,下次小心就可以了。」
兒子自己蹲下來清理地上的麵,接著媽媽帶兒子去廁所洗手。
女兒看著爸爸,大聲笑說:「哈哈!爸爸,你的衣服也喜歡吃義大利麵🍝。」 爸爸聽見了,也跟著一起大笑:「我的衣服真的要謝謝弟弟,請我吃義大利麵!哈哈!」
這時候才發覺,原來有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才能有從容淡定的孩子。
允許孩子犯錯的爸媽
衣服髒了,洗洗就好、杯子打翻,擦乾就好、跌倒受傷,能重新站起來就好。孩子從「錯誤」裡能學到的,遠遠比「成功」來得多。允許孩子去犯錯,允許孩子不完美。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解決問題,讓孩子有能力處理突發狀況,才能遇事不慌不易怒,不執著於小事情。
那天,我終於知道......為什麼朋友的兩個孩子,總是自信滿滿,眼裡有光❤️
(允許孩子犯錯並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一個自信勇敢的孩子不是來自多有錢?多高學歷的家庭?而是源於這種「溫柔有愛」的家庭氛圍。
隨後,爸爸向服務員要求多一套兒童塑料盤,姊姊把自己盤中的義大利麵分些給弟弟,和弟弟說道:「回家後,你要把剛買的零食分些給我哦。」
弟弟接過盤子說:「爸爸,我要再試試用筷子。」而這次,弟弟記住了一手抓著盤子,一手用筷子吃麵。
雖然弟弟吃得髒兮兮,但朋友一家人嘻嘻哈哈地看著弟弟髒髒貓的模樣 ......
情緒穩定是被愛出來的
回家的路上,老公問我,朋友的原生家庭是不是也那麼有愛?朋友是我的中學同學,我看過朋友腳帶傷痕上學,我看過朋友擅改了拿B的考卷,我看過朋友放學後在我家,從中午呆到晚上都不願回家,只因父母吵架,不想回家被罵被打。
現在我才發現,朋友沒有把最痛苦的經歷流傳給孩子,沒有把最恨的育兒方式延續下去,沒有成為她最討厭的那種大人......
我記得,朋友和我說過,不是每個家都是避風港。但很幸運,她遇見了一個情緒穩定的人,然後自己也變成了這樣的人。
或許,一個越過越好的家庭,背後都有個情緒穩定的父母。
他們說,情緒穩定是被愛出來的,我相信了。❤️
(父母情緒穩定了,孩子也會更有自信。)
我們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
網友們對故事中朋友與先生的處理方式,有贊同、有反對。Jens Mama表示,這篇絕對不是鼓勵大家不管教/放任孩子。決定生下孩子,就要必須負上教育的責任,不能推卸給他人。但育兒方式真的有千百種,或許教育可以嚴肅,也可以溫柔,但有些事情則必須要堅定。
或許,教育就是:你有你的溫柔,我有我的堅持,但我們依然互相尊重。
千萬別把孩子生下來,就放他在一邊,任由他傷害別人/自己。好好教育,是父母一輩子要修的課......沒有最完美的育兒方式,只有最適合。
有網友說,看見朋友的家庭教育,才深深體會到,就算自己的家庭不曾有「鬆弛感」,也可以讓孩子感受自己不曾體會過的「情緒穩定」家庭氛圍。
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我們卻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孩子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我們再來重新過一次,而這次,記得要快樂。
Jens Mama也補充,當然,做爸媽的也不必過度內疚,自責和內耗並不會把快樂帶給這個家,有時候只是爸媽太累了;而每個人的育兒方式不同,大家互相尊重就好。
希望爸媽們都可以好好休息,給自己一些時間。人生就是不斷學習,慢慢來,慢慢變好,要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文由【作家 Jens Mama】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Jens Mama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